更新时间:2024-11-05 16:26
荔浦芋,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荔浦芋属天南星科,又叫魁芋、槟榔芋,原为野生芋,是经过野生芋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一个优良品种。荔浦芋个头硕大,肉质细腻,具有特殊的风味,乃芋中极品,其体形椭圆,像织布纺缍,个大体重,一般的有2斤多重,也有五六斤重的。芋皮粗糙呈棕色,皮上节与节之间的距离比较短,芋肉上的槟榔花纹明显,香味很浓。
荔浦芋以个头大,芋肉白色、质松软者为上等。剖开芋头可见芋肉布满细小红筋,类似槟榔花纹,栽培学称之为槟榔芋。母芋椭圆形,子芋5个—8个。以产母芋为主,一般单个重1000—1500克,大的可达2500克。
荔浦芋营养丰富,含有粗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较高的钙和无机盐等多种成份,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强身健体之功效,既是制作饮食点心、佳肴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补身体的营养佳品。由于荔浦芋淀粉含量高,且具有特殊芳香味,利用荔浦芋的香、酥、粉、黏、甜、可口,可加工成香芋粉和数十种食品,也可把芋去皮,漂烫、包装、速冻之后出口。
荔浦芋喜高温多湿的环境,在13—15℃以上开始发芽,生长期要求20℃以上的温度,球茎在27—30℃时发育良好。生长初期,根系较浅,不耐干旱,种芋发根后,新生植株逐渐膨大而成为“母芋”,其后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形成新的球状茎,即鲜芋,在适宜环境下不断分蘖,而成为“子芋”、“孙芋”等。芋根为须根,但不太发达,分布在砂壤土层24—27厘米,在生长的中后期,保持和延长叶片的寿命,可为球茎的形成提供更多的养分。荔浦芋比较耐阴,不需要太强的光照,高温干旱会使叶片枯死。生长期内需要充足的水分,比较适合在潮湿地区栽培。
荔浦芋喜生高温多湿的条件,在中国长江以南均有栽培,但以荔浦市栽培的芋产量高、品质好,因为荔浦市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水源丰富,具备有适合荔浦芋生长的环境条件。
荔浦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南缘,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10℃的活动积温6308℃,无霜期316天,全年日照平均数1536.6小时。荔浦芋的生长,从2月中下旬播种,到霜降前后收获,全生育期为220—250天,喜高温多湿的环境。根据我县的气候特点,全年四季分明,冬短夏长,温、光、雨量充足,非常适合荔浦芋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荔浦芋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品质的提高。
广西各地日照时数在1200—2200小时,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西部多、东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日照时数均以夏季最多,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1%一32%冬季最少,仅占全年日照时数的14%—17%。地处广西偏东北方向的荔浦市日照时间相对来说较短,春季日照多于秋季。广西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26%一50%,地域分布特点与日照时数相似,全区大部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秋季大于春季。从光照条件来看,结合荔浦芋的生长特点,荔浦市的光照条件是非常适合芋头生长的。
荔浦市属于中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多年平均气温19.7℃,最热月份为7月(代表夏季),平均气温29.50℃;最冷月份为1月(代表冬季),平均气温9.10℃。各地平均气温在5.5—15.4℃,南高北低,南北相差约10℃。荔浦2—3月份温度平均13—15℃,正适合荔浦芋头的发芽期,4月份以后均在20℃以上的温度,能够满足荔浦芋头生长期和成熟期的生长条件。
荔浦市年平均降雨量1442.1毫米,雨量最多的集中在4—8月,占全年雨量的68.3%。境内河流属珠江水系两江支流,流域面积大于50千米的河流的11条,总长316千米,呈扇状分布于全县。全县有中小型水库45座,还有引水工程21处,设计灌溉超过3460公顷,另有小水塘273个。水资源较丰富,水利条件比较好,水利沟、渠遍布各乡镇、村屯。荔浦市降水相对来说比较丰富,满足了芋头生长需要的水分条件。
荔浦芋属槟榔芋种,因盛产于荔浦而闻名,故称荔浦芋。
荔浦芋在荔浦市进行人工栽培已有400年的历史,据记载,荔浦芋自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福建漳州一带传入荔浦,首先栽于县城城西关帝庙一带,并向周边辐射种植,在荔浦市特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下,受环境小气候的影响,逐渐形成集色、香、味于一体的地方名特优产品,品质优于其它地方所产芋头,很早在周边县对荔浦所产槟榔芋就有了“荔浦芋”一词的称谓。在清代,荔浦芋作为广西珍稀的“皇室贡品”,年年进贡朝廷。
据民国三年(1914年)《荔浦志》记载:“旧志云:有大至十余斤者,今实无。但以城外关帝庙前所出者为佳。剖之,现槟榔纹,谓之槟榔芋”。“纹棕色致密,粉松而不粘,气香。他处有移种者,仅形似耳,无纹,谓之榔芋”。
据《广西文献》记载,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蒋介石到广西巡视,桂系将领白崇禧就特地用这道广西名菜招待牙齿不好的蒋介石,他吃后赞不绝口。
20世纪50年代开始,荔浦芋出口东南亚。
2000年以来,荔浦芋的外销量已占到了总产量的70%,销售市场延伸到日本及东南亚、欧美国家,2002年销往美国的荔浦芋有30吨。
荔浦芋作为荔浦市的主要传统产品,在境内13个乡镇都有种植,尤以青山、新坪、杜莫、修仁种植居多。2000年后逐渐发展。由于应用了生物工程技术,通过对荔浦芋进行提纯复壮,大大改善了荔浦芋品质,现所生产的种苗不仅保持了原来荔浦芋的品味,还大大增加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已达2500公斤。
1997年,荔浦市栽培荔浦芋面积达3800公顷。
2002年,桂林市荔浦芋种植面积达7870.6公顷,总产母芋21万吨。
2010年,荔浦市栽培荔浦芋面积达2666多公顷。
2011年,荔浦市实施“万家灯火”项目,进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8个行政村的7.5万农户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覆盖了全县100%的村以及85%的农户,示范推广面积达5万多公顷,水稻、荔浦芋、马蹄等作物推广应用2000多吨,节本增收4902.03万元。
2024年,荔浦芋的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年产量达到10万余吨,种植和加工销售产值超过20亿元。有荔浦芋加工企业29家,其中深加工企业10家,获得荔浦芋地理标志授权合作社、企业等101家,覆盖流通、加工、电商销售、商超、批发等电商企业和网点800多家,电商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农村电商服务网点100多个。
2000年,荔浦芋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05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荔浦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荔浦芋被北京奥运会指定为专用芋头。
2015年,荔浦芋获农业部地理标志。
2019年,荔浦芋获绿色农产品认证。
2019年11月15日,荔浦芋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2021年,荔浦芋获香港认证中心颁发的优质“正”印认证。
2022年,荔浦芋品牌价值评价14.18亿元。
2024年5月,荔浦芋品牌价值评价为26.26亿元。
荔浦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我县荔浦芋原产地域范围的通知》(荔政办发[2004]8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市现辖行政区域。
(一)立地条例
土壤为壤土,PH值6.0至7.0、水田、轮作。
(二)栽培管理
1.选种:选主芋饱满,无病虫害,无霉烂,品种纯度不低于95%,大小单个重50克左右的种芋。
2.播种:播种时间在1月上旬至3月上旬。种植密度双行种植每公顷27000株至30000株,单行种植每公顷22500株至27000株,株距30厘米至40厘米。
3.用水:保持土壤湿润而沟内不积水,中期炎热酷暑天,沟内保持10厘米至15厘米深的水层,在采收前20天排干水。
4.施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中氮、磷、钾合理配合,不偏施氮肥。
5.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混配剂。
(三)采收与贮藏
1.采收:霜降前后采收,采收时避免机械伤。
2.贮藏:必须在通风、干爽、卫生的室内分层存放。在自然条件下贮藏期为4个月。
(四)质量特色
1.感官:母芋形状完整,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节间隔较密集,表面整洁,剖面为灰白色,明显的棕红色槟榔花纹多,肉质结构紧密,单个重量≥500克。口感:具有松、细、糯、清甜、香味浓郁等特色。
2.理化指标:荔浦芋鲜品含蛋白质≥1.5%,总糖≥1.0%,直链淀粉≥1.5%,支链淀粉≥7.0%,氨基酸总量≥1.0%。
荔浦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荔浦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广东广西扣肉最出名的,是以荔浦芋头夹扣肉蒸熟而成的“荔芋扣肉”。荔浦芋扣肉皮色金黄,酥松无渣,绵软甘醇,芋香浓烈,肉肥而不腻。
关于荔浦芋的传说,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有一集就专门讲道,当年清朝人刘墉辅佐皇帝忠心耿耿,常直言进谏,有一次讲话太直,把乾隆爷给得罪了,被贬到广西当巡抚。广西每年须进贡荔浦芋到北京给皇帝享用,芋头沉重兼路途遥远,浪费民脂民膏甚巨。刘墉体恤民情,赴任后以貌似芋头、质粗味劣的山薯冒充芋头给乾隆食用。乾隆吃了果然倒尽胃口,马上免掉荔浦芋的进贡。荔浦芋有此典故,荔浦芋扣肉从此名扬四海,成为广西的名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