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新江

更新时间:2024-10-20 21:54

荣新江,男,1960年生于天津,敦煌学家、历史学家。1978年9月至198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93年8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助教、讲师、副教授;1993年8月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1998年8月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2018年担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21年7月当选为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2024年2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人物经历

1960年,荣新江生于天津。

1978年9月至1982年8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2年9月至198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在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留学。

1985年9月至1987年9月,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助教。

1987年9月至1988年9月,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讲师。

1988年9月至1993年8月,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副教授(期间:1990年9月至1991年2月赴日本龙谷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做访问研究;1992年11月至1993年5月应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邀请,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做访问研究)。

1993年8月,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

1994年10月至11月,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做访问研究。

1995年8月至9月,应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邀请,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做访问研究。

1996年5月至8月,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做访问教授。

1996年10月至1997年1月,赴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研究会做访问学者。

1997年6月,赴法国高等实验研究院做访问教授。12月,被评为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同年,入选北京市“百人工程”。

1998年8月,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

2001年10月,应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邀请,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做访问研究。

2004年6月,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7年1月至3月,赴日本中央大学访问,担任东洋文库客员研究员。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赴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做访问研究。

2010年3月至2017年12月,担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2012年1月至2月,应邀到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做访问教授。

2013年4月至5月,应邀访问台湾中研院史语所。

2014年9月至10月,赴日本龙谷大学亚洲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做访问教授。

2016年,入选国家级“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2018年,担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2021年7月,当选为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

2024年6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向荣新江颁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书。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荣新江的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外关系史研究

①突破以往文明传播和以语言学—神话学比较研究为主的路径,尝试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历史研究,勾勒、描述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人群以及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流,已结集的有《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2001年)、《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2015年)。

②对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粟特人做了系统研究,揭示中古丝路上粟特人的聚落形态、信仰和生活状况等,并以粟特研究为线索揭示出中古中西交流史研究领域内以往不为人知的一些方面,论文结集为《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2014年),并主编出版《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2004年)、《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2005年)、《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2016年)。

③以课题推进集体研究,成果合编为《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2004年)、《马可·波罗 扬州 丝绸之路》(2016年)、《马可·波罗与10—14世纪的丝绸之路》(2019年)、《丝绸之路新探索:考古、文献与学术史》(2019年),多方面推动中外关系史和丝绸之路研究。

二、敦煌吐鲁番研究

①多年来在中国国外调查流失的敦煌吐鲁番文献,出版专著《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1996年),基本弄清流失国宝的情形。

②以敦煌文献为基础,重点研究唐宋敦煌归义军政权,写出第一部归义军史专著:《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1996年)。

③领导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整理小组,整理自1997年以来新出土的吐鲁番文书,出版《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两册(2008年);主持编纂《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35册(2020年)。此外,还主编出版《吐鲁番文书总目(欧美卷)》(2007年),并汇集多年收集的吐鲁番文书,合编为《吐鲁番出土文献散录》(2021年)。

三、隋唐史研究

①主编大型学术年刊《唐研究》(1-23卷,1995-2017年),推动中国国内外隋唐史研究的进步,倡导学科发展方向。主持北大985项目“盛唐工程”,编辑出版专著5种6册。

②强调社会史研究的转向,尝试以社会流动、性别划分、世俗信仰等多重视角观照隋唐史的研究,特别重视城市社会史的研究,相关论文已结集为《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2009);并最早提出“长安学”,在《唐研究》上推出三个“长安学”专号。

③主持整理唐代墓志五百方,合编为《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2012年),为学术界提供新材料。

四、西域史和民族史研究

①利用对敦煌吐鲁番文书及东西方学者对西域胡语文献研究的成果,以及多次赴西北地区考察,系统研究了西北民族的变迁史,发表一系列论文,并出版《于阗史丛考》(合著,1993年;2008年增订本),此书被中国国外学者评价为“是最可信赖的”。又合著《于阗与敦煌》(2013年),深入系统阐述10世纪前后于阗与敦煌关系史。

②多方面推动西域史研究,合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研究论集》(2010年)、《秩序与生活:中古时期的吐鲁番社会》(2011年)、《黄文弻所获西域文献论集》(2013年)、《西域考古·史地·语言研究新视野:黄文弼与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丝绸之路与新疆出土文献——旅顺博物馆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年),组织多学科、多领域学者,多角度推进西域史研究。

③合编《龟兹石窟题记》(2020年),推动古代龟兹石窟寺研究。

截至2021年7月,荣新江发表有关丝绸之路、西域史等方面西文论文50余篇,日文论文30余篇;出版英文、日文等外文专著若干种。

人才培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荣新江在中外关系史、丝绸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亚史、敦煌吐鲁番学等学科都有杰出贡献,是蜚声国际学界的著名敦煌学家和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评)

荣新江在国际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中华读书报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