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克多巴胺

更新时间:2024-02-24 02:36

莱克多巴胺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18H23NO3,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克仑巴安β肾上腺受体激动剂。自2011年12月5日起在中国境内禁止生产和销售莱克多巴胺。

检测方法

一、液相方法

试剂和溶液

乙腈和甲醇:色谱纯;甲醇、二氯甲烷正己烷:分析纯;2%冰乙酸:取5ml 冰乙酸,用水定容到250ml。

提取液:取900ml甲醇,用水定容到1 000ml,再加2ml浓盐酸,混匀。

流动相:取320ml乙腈,用水定容到1 000ml,再加20ml冰乙酸和0.87g戊烷磺酸钠,混匀。

莱克多巴胺标准贮备液:准确称取莱克多巴胺(纯度≥99%)0.100 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定容,其浓度1 000μg/ml的贮备液,置4℃冰箱中保存。

克仑巴安标准工作溶液:分别准确吸取一定量的标准贮备液,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2%冰醋酸稀释、定容,配制成浓度为0.01μg/ml、0.1μg/ml、0.2μg/ml、0.5μg/ml、1.0μg/ml、2.0μg/ml的标准溶液,分别进HPLC检测。

仪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荧光检测器;离心机;振荡器;微孔滤膜(0.45μm)。

HPLC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柱,250×4.6mm(i.d),粒径5μm;柱温:室温;动相:320ml乙腈+680ml超纯水+20ml冰乙酸+0.87g戊烷磺酸钠;激发波长:226nm;发射波长:305nm。

二、酶联免疫快速检测试剂盒

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检测样本中的莱克多巴胺,在微孔条上预包被上偶联抗原,样本中的莱克多巴胺将和微孔条上预包被偶联抗原竞争抗莱克多巴胺抗体,加入酶标记物后,用TMB底物显色,样本吸光度值与其所含莱克多巴胺含量成负相关,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得出样本中莱克多巴胺的残留量。

醇盐酸

理化性质:可溶于水,微溶于丙酮,可溶于乙醇,pH=6~7,呈中性,熔点:159.8℃

性质

化学分子式:C18H23NO3Cl  

分子量:337.83

海关编码:2922.1100

化学分类:苯基乙醇胺类

风险解读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发现了个别猪肉制品中检测出莱克多巴胺。那么,莱克多巴胺究竟是什么物质?为什么在牲畜饲养过程中会使用该物质?食用含有此物质的肉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哪些伤害?国内外对此有哪些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6年第11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组织有关专家解读“莱克多巴胺”

一、莱克多巴胺是一种β-兴奋剂类化合物,属于第二代瘦肉精

莱克多巴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β-肾上腺受体激动剂(俗称β-兴奋剂)类化合物,是由美国制药公司研究出的毒性小、代谢快的克伦特罗替代品,属于第二代瘦肉精。因其具有调节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国外也称为蛋白质再分配剂(Repartitioner),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症和肌肉萎缩症等。

莱克多巴胺的毒性远低于具有相同功能的其它瘦肉精添加物。常规剂量的瘦肉精类药物可在机体内被代谢并排出体外,不会对机体造成伤害,但过量摄入莱克多巴胺,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其症状与动物中毒症状相似,表现为肌肉震颤、四肢麻痹、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腹痛、肌肉疼痛、恶心眩晕等症状,重者可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甚至死亡。

二、世界各国对莱克多巴胺在养殖业的适用范围的规定不尽相同

当莱克多巴胺的使用量为临床使用量的5~10倍时,可以增加胴体蛋白质含量、减少脂肪组织,有效提高瘦肉率和饲料利用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莱克多巴胺在猪和牛中的最高残留量(MRL)标准均为:肌肉10μg/kg、脂肪10μg/kg、肝40μg/kg、肾90μg/kg,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1μg/kg。世界各国对莱克多巴胺在养殖业适用范围的规定不尽相同。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莱克多巴胺可作为瘦肉精被允许用于畜禽养殖,以提高动物的蛋白质含量和瘦肉率;但在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畜牧养殖中该类药物被全面禁止。中国台湾地区不允许使用,但允许进口使用了β-兴奋剂的动物产品。

三、我国禁止生产、销售和在动物养殖中使用莱克多巴胺

2002年,农业部、原卫生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告第176号)禁止莱克多巴胺在动物养殖中的使用。2011年12月5日,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原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六部委发布联合公告(2011年第41号),要求即日起在我国境内禁止生产和销售莱克多巴胺。

因此,专家建议:一是从源头上进行把控,将肉类安全风险降至最低。畜牧养殖者应在源头上严格禁止莱克多巴胺在养殖中的使用。加强对饲料生产流通过程的监控,以及对猪、牛、羊等养殖场的管理,推广简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二是监管部门加强对进口肉类产品的监管。鉴于近年来我国畜肉进口量逐年增加,监管部门应在严控国内肉制品质量的同时,加强对进口肉类产品药物残留的监督抽查,严禁不合格肉类产品进入我国。三是消费者要理性认识肉品的安全问题。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4、2015年肉及肉制品的抽检合格率为96.6%,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特别是检出莱克多巴胺的个别批次产品都要求有关单位及时采取下架等措施,同时进行追根溯源,严格查处。消费者应理性看待肉品安全问题,注重从正规渠道采购。同时,要关注本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布的抽检结果,不要购买监管部门公布的抽检不合格产品。

禁产禁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发布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公告,自2011年12月5日起在我国境内禁止生产和销售莱克多巴胺。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发现给动物饲喂盐酸克伦特罗,可以提高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获得很好经济效益。由此,美国开始将其用于动物养殖,并逐渐推广到其他国家。后来发现其毒副作用较大,80年代末欧盟、美国先后公布禁止使用。随后,美国制药企业研究出毒性小、代谢快的替代品莱克多巴胺,使用时只要严格掌握剂量、执行停药期规定,几乎不会在动物体内残留。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先后批准将莱克多巴胺用于生猪养殖。

上世纪90年代初,“瘦肉精”传入我国,1999年广东省高明市发生首例境内食用含盐酸克伦特罗猪肺中毒事件,引起了有关方面及社会关注。2014年,农业部会同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规定禁止使用盐酸克伦特罗、克仑巴安、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瘦肉精”类物质。

安全性

急性毒性

在动物实验中,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3 547-2 545 mg/kg,大鼠的半数致死量为474-365 mg/kg。

中毒症状

在大量食用含有莱克多巴胺残留的肉类或内脏时,可能引发中毒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肌肉震颤、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上升、促进心血管疾病,影响生殖系统,等等。

相关事件

2014年7月12日,台北市环保局在木栅垃圾焚化厂,销毁重7 490 kg的含瘦肉精进口美国牛肉。2014年2、3月间,台湾爆发瘦肉精争议。这批含动物用药莱克多巴胺(俗称瘦肉精)进口美国牛肉,都是来自遭封存下架退货的树森公司基隆、高雄两地仓储,其中瘦肉精含量最高的部分肉品,达2.9ppb(浓度单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