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尼茨尔

更新时间:2023-10-16 15:56

莱尼茨尔,奥地利植物学家,1888年在做胆甾醇苯酸酶加热实验时发现液晶。

主要贡献

液晶的发现可追溯到19世纪。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F.Reinitzer)在做胆甾醇苯酸酶加热实验时发现,当加热到145.5℃时,晶体融成一片混浊的液体,继续加热到178.5℃时,混浊的液体又变得清澈透明;再把液体冷却,液体颜色又从紫、橙到绿各色变化。开始时,他认为这种物质具有两个熔点,并怀疑是由某种不纯因素造成的。同年,他把这一现象告诉了德国卡斯鲁尔大学物理学家勒曼(D.Lehmann)。勒曼在偏光显微镜下发现,这种奇异的液体具有与晶体类似的双折射性质,并首次把这种状态的液体命名为“液晶”,从此,科学家开始了对液晶的深入研究。

1980年初,主要应用于手表、时钟等一般家电用品的数字显示的TN-LCD制品大量出现在生活中,到1986年液晶技术提升,STN型液晶显示器朝被广泛应用在信息处理机、笔记本电脑等用品,LCD首次进军计算机显示领域,可以说液晶技术并不新鲜。但是直到2001年以前,LCD的应用还主要局限于高端商用或者一些专业领域,距离我们真正的DIY市场还有很大距离。

1968年,在美国RCA公司(发明收音机与电视的公司)的沙诺夫研发中心,工程师们发现液晶分子会受到电压的影响而改变其分子的排列状态,并且可以让射入的光线产生偏转的现象。利用此原理,RCA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液晶的显示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