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6 18:25
莱阳梨,山东省莱阳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莱阳梨皮呈黄绿色,粗糙而有褐色锈斑,果形头粗尾细,萼部凹入,表面上并不美观,但去皮后擎着粗硬的果梗,宛如一支乳白色的雪糕,其肉质细嫩,汁水丰富,甘甜如饴,口感清脆香甜,有独特的风味,是梨中的上品。
莱阳梨其色略呈暗绿,上有褐色斑点,型为椭圆,仅莱阳五龙河两岸若干亩产正宗莱阳梨,清脆多汁,如若不慎掉落,落地既迸裂如水散,食之解渴消暑,不尽清凉。
莱阳梨皮呈绿黄色,粗糙而有黑斑,果形头粗尾细,表面上并不美观,但去皮后擎着粗硬的果梗,其肉质细嫩,甘甜如饴,清脆可口,有独特的风味
莱阳梨之所以成为梨果之中的佼佼者,是与它生长的自然环境分不开的。”莱阳梨主要产地在五龙河流域,莱阳境内有五条大河,即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蚬河和白龙河。这五条河在照旺庄五龙河口汇流。已淤积成一片广阔的油沙地。这种细沙土壤里腐植质特别多,含云母也多,土质松散,通透性好,对光的反射性强。因此这里栽培的梨树能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并且由于这种沙土升温急,散热快,昼夜温差大,梨树白天在光合作用中获得糖分,晚上低温不易消耗,从而加快了梨果糖分的积累。因此,莱阳梨含糖量达14%左右。
“莱阳梨的传说”故事流传很广,大部分学者传承人认为该故事起源于明末(1627年),形成于清初(1658年)。据《莱阳县志》载:“相传邑人于茌平得来”那就是说应先有梨后有传说。据考查,迄今在莱阳照旺庄镇芦儿港村梨园还有一株400多年的老梨树,树干生长仍很健壮,年株产量近三、四百公斤。
《莱阳县志》载:“县河、漳水河两岸,沙土广漠,含腐植物。”这种沙土是一种独特的棕色细沙土,含云母多,土块松散,通透性好,利于梨树生长,而且对光的反射性强,能使树叶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这种得生独厚的自然环境,是造成莱阳梨独特风味的主要原因。
莱阳梨相传是清时邑人张凤清在茌平县任督学,查学时尝到一种梨:皮薄、肉细、味道鲜美,便带回梨芽与当地杜梨嫁接培育而成的。但据新的考证,茌平历史上并无茌梨栽培。专家们在研究探索茌梨的原祖时,发现了山东省茌梨的“五姐妹”,即青岛恩梨、诸城冰糖子梨、滕州市槎子梨、曹县歪把糙梨和平原县境内原恩县金香梨。它们都有莱阳梨的某些属性,“血缘”亲近,但都不及莱阳梨,莱阳梨独居各色梨果之上。
2010年,莱阳梨产业从业人员为42400人,占该镇人口总数的比重80%;产业增加值为42390万元,占该镇GDP的比重66.8%;营业收入157000万元,占该镇二三产业营业收入的比重61.9%;实缴税金7800万元,占该镇税收的比重55.4%,对该镇财政的贡献率51.8%。
2009年11月19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莱阳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1年10月,入选100个“好客山东网红好物”名单。
莱阳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莱阳市现辖行政区域。
莱阳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山东省莱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莱阳梨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莱阳梨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茌(慈)梨。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风沙土,质地为松砂和紧砂,土层厚度≥50厘米,排水良好,土壤pH值为6.0至7.0,有机质含量≥0.7%。
三、栽培管理。
⒈苗木繁育:以杜梨或秋子梨为砧木,采用嫁接方法繁殖苗木。
⒉栽植时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或第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进行栽植。
⒊栽植密度:每公顷≤825株。
⒋掐花萼:谢花后20天进行,7天内掐完。
⒌肥水管理: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不少于30吨,合理配施无机肥料,适时灌溉。
⒍整形修剪:冬剪和夏剪相结合,确保树体通风透光。
⒎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果实采收。
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后开始采收。
五、质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
⑴果皮色泽:绿色至黄绿色。
⑵果实外形:果呈倒卵形,萼洼深陷有锈斑,果点大而密,果梗周围或一侧凸起,果梗稍斜或直。
⑶口感:肉质细嫩致密,石细胞少,汁多可口。
⒉理化指标:果实横径≥80毫米,硬度7.00至11.00千克力/厘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总酸含量≤0.14%。
⒊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