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塔

更新时间:2024-04-04 21:13

莲花塔(Lotus Pagoda),原名文昌塔,为风水塔,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莲花山北主顶峰上,占地面积为65.12平方米,与琶洲塔赤岗塔合称为广州三塔。

历史沿革

据清乾隆《番禺县志》载:明时有南海监生庞端业、生员郭等冒认税山,招商开采,伤地脉,人文罹厄。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邑举人李惟风等告官封禁,复建浮屠其上,莲花塔始建。

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番禺当地举人李惟风、刘如性、林彦枢、崔知性、梁瑛告官封禁,在山上修建了高塔。

明清时期,广州港为中国第一大港,且长期为一口通商口岸,狮子洋是海内外来广州贸易的所有船只必经水道,莲花塔便成为进出广州港第一个显著航标。

鸦片战争时期,受英侵略者的炮轰枪击,东南面损坏严重,塔顶坍塌。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寇入侵广州,来到珠江口,见莲花山上有城墙,怀疑莲花塔内可能藏有中国军人,发动炮击,将二、三、四、七层东南面塔身轰烂,莲花塔上弹痕累累,“虽烂却不倒”。

1981年,旅居港澳的同胞何添、何贤昆仲捐资修复。

1983年,莲花塔修复工程竣工。每层加建了楼板,内辟宽0.73米的步级螺旋而上,每层塔檐改用绿琉璃瓦、瓦当及滴水,角梁下悬挂铜钟,塔心柱改为钢筋混凝土,重铸了复盆、宝珠仰莲及铜葫芦顶。

1997年,澳门人士何厚铧捐资重修,并贴上金顶,使莲花塔一直保持着完整的面貌,成为“番禺莲花山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特点

莲花塔为壁内折上式楼阁式砖塔,平面作八角形,取“天、地、阴、阳、风、雷、水、火”八卦之意;外观高9层,内为11层,高约50米,用青砖砌筑。占地面积65.12平方米。每层平座和出檐均用隔层牙砖叠涩出跳,以砖砌出角柱,柱间砌出仿额枋相联,柱梁、额枋均涂朱红色。首层外边长3.6米、塔中为空腹,内边长1.24米,西北方向设门。每层有收分,高宽递减,原塔每层楼板为杉木。塔层夹壁,砖砌梯级,绕壁而上可达顶层,每层均设有窗户。

文物遗存

莲花塔每层外檐角均设风摆铜铃,共七十二个,塔顶供奉孔子像。

历史文化

该塔原名文昌塔,因山上多砺石,故取名“石砺塔”,因其附近山坡上有一块天然狮形岩石,又称“狮子塔”。

文物价值

莲花塔见证了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虽遭受外敌炮轰以及长期的自然风化,但莲花塔仍屹立400余年不倒,莲花塔对研究建塔历史和明清广东海禁历史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文物保护

1983年8月13日,莲花塔被公布为第二批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6月,莲花塔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为从塔基外缘起向外延伸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为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外延伸60米。

2000年,莲花山被定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莲花塔成为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对象。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莲花塔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莲花山北主顶峰上。

门票信息

莲花塔位于广州番禺莲花山景区内,广州番禺莲花山景区门票全票54元/人,适用对象:19周岁(含19周岁)至59周岁(含59周岁)的成年人。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路线:

①可乘坐广州地铁3号线市桥站广州地铁4号线石碁站,再转“市桥-莲花山”的汽车,即可到达莲花塔。

②从广州大基头、广州汽车站、广州东圃客运站及广州火车东站任一汽车站乘坐,到番禺市桥后,再转“市桥-莲花山”的汽车便可到达莲花塔。

自驾游路线:

①广州地区方案:广州市科韵路入口,经南沙港快速路至亚运城出口站下,沿亚运大道往东行驶约8公里,到达莲花塔。

②省内方案:华南快速路接广州市东环高速公路,在昆头出口转南沙港快速路至亚运城出口站下,沿亚运大道往东行驶约8千米,到达莲花塔。

乘船指引:

广州天字码头乘船至莲花山码头(渔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