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20:16
莹(拼音:yí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最早形体为篆文,古字形从玉为形,荧省声。莹本义是像玉般光洁的石头,引申为光洁透明的意思。
“莹”始见于篆文,篆文作图1。“莹”属于省声字。“莹”由“玉”表义,“荧”表音,由于“荧”省去下部的“火”,故云“荧省声”。从玉,表示与玉石有关,指莹石,莹石是一种光洁如玉的石头。“荧”也有光明的意思,兼有表义功能。隶书、楷书承之篆文,楷书所从玉,右下加一小点而定体。汉字简化时将繁体“瑩”上部两个“火”字简写为“艹”。
“莹”是像玉的石头,玉色温润有光,故可延伸为光亮透明的样子,如“晶莹”,这一义项是“莹”在现代汉语中的主要用法。在古书中,“莹”可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使明洁,引申为去惑显真,有比喻阐明事理的意思,如晋代孙绰的《兰亭集后序》:“聊于暧昧之中,期乎莹拂之道”和南朝宋谢灵运的《与诸道人辨宗论》:“昌言折中,允然新论,可谓激流导源,莹拂发晖矣”,这两句中的“莹”都有去惑显真的意思。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卷一】【玉部】乌定切(yìng,今读yíng)
玉色。从玉,荧省声。一曰石之次玉者。《逸论语》曰:“如玉之莹。”
“玉色也”注:谓玉光明之皃,引伸为磨莹。亦作蓥。
“从王(玉),荧省声”注:李善引《说文》乌明切,《唐韵》乌定切,十一部。
“一曰:石之次玉者”注:此字义之别说也。《齐风》传曰:“莹,石似玉也。”《卫风》传曰:“莹,美玉也。”
“《逸论语》曰。如玉之莹”注:此盖引证玉色之义。
永兵切,平庚匣 ‖ 荧声耕部
莹,玉色。《诗》云:“充耳秀莹。”又乌定切。
乌定切,去径影 ‖ 荧声耕部
蓥,蓥饰也。乌定切。四。
莹,上同。《说文》曰:“玉色。一曰石之次玉者。”
【校释】切语下字为开口字,本韵另无合口字,故借用开口字“定”为切语下字,《韵镜》、《七音略》等韵图列合口位置。
【午集上】【玉部】 瑩;部外笔画:10
《广韵》永兵切。《集韵》《正韵》于平切。《韵会》于营切。并音荣。《广韵》玉色。
又《集韵》:石似玉。《诗·衞风》:充耳琇莹。传:琇莹,美石也。《诗·齐风》:尚之以琼莹乎而。传:琼莹,石似玉。《韵会》:《诗诂》曰:《淇奥》诗:充耳琇莹。注:毛云:琇莹,美石也。《诗》尚之以琼华,尚之以琼英,尚之以琼莹。注:毛云:琼英,石似玉。郑云:石似琼似莹。今详琇莹与琇实同文,琼莹与琼英琼华同文,则莹非玉石矣。毛说非也。况琼旣为玉之美,莹又为次玉之石,则一瑱乃似二物,郑说非也。凡玉之生以及其成,有荣,有英,有华,有实,犹草木也。莹即荣也,谓玉之始生,如草木之荣也。英,谓一玉之中最美者,如草木之英华。谓玉之方成,如草木之英华。实谓玉之既成,如草木之实,皆可用之玉也。
又明也。扬子《太玄经》:一生一死,性命莹矣。注:莹,明也。
又六莹,乐名。《列子·周穆王篇》: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以乐之。
又人名。《前汉·功臣表》:祝兹侯吕莹。注:师古曰:莹,音荣。又乌暝反。
又凋也。《楚辞·九思》:堇荼茂兮扶疎,蘅芷雕兮莹嫇。
又《集韵》《韵会》并维倾切。音营。玉似石。
又《唐韵》乌定切。《集韵》《韵会》《正韵》萦定切。并音滢。玉色光洁也。《逸论语》:如玉之莹。
又《正字通》;镜莹。《晋书·乐广传》:此人水镜,见之莹然。《隋书·高熲传》:独孤公犹镜也。每被磨莹,皎然益明。
又心精明亦曰莹。江淹《杂体诗》:开袠莹所疑。韩愈《寄孟简诗》:抱照莹疑怪。
又《集韵》《韵会》《正韵》乌迥切。音濙。《集韵》:听莹,惑也。《正韵》引《庄子》,是黄帝之所听莹,谓闻之而惑也。按,《庄子·齐物论》本作荧。
【规范提示】“艹”3画,首笔是长横。
【写法】“𫇦”宽“玉”窄。“𫇦”,“艹”窄“冖”略宽;“艹”在上半格,“冖”的左点在横中线,㇖(横钩)收笔于横中线。“玉”,居下半格;首笔横在横中线下侧,竖笔写在竖中线,第四笔横与“艹”的横笔等宽。
(参考资料:汉典)
(参考资料: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