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更新时间:2024-01-17 10:18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了作者在赏心亭的所见所感,其中含蓄地表达了对叶丞相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热切希望。词的下片集中写“愁”。下片的笔调虽然轻快,实则是表现作者内心积郁的心情。全词将词人内心的情感多变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词人在写作技巧上更是设喻巧妙,想象奇特,运用移情人景等艺术手法,意蕴十足。

作品原文

菩萨蛮1·赏心亭为叶丞相2赋

青山欲共高人3语,联翩4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5,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苍翠的群山似乎很想同您这位高人交谈。它们联翩而来,络绎不绝,有似万马奔腾。在茫茫的烟雨中它们迷了路,徘徊踟蹰起来。眼看着在向这边靠近,却终于又退了回去。

人们常说头上的鬓发,总是在愁苦中变白的。那么我真该拍手笑话江上的沙鸥了,它们浑身雪白,莫非一身都是愁苦么?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这时辛弃疾被叶衡推荐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到南宋已十二年。辛弃疾生于北国,目睹沦陷于金人铁蹄下的赵宋河山;如今南归十二年,又长期奔忙于各地州府,甚至屡遭诽谤打击,恢复中原的大志一再受阻,壮志未酬却被迫闲居。词人临亭而立,远看巍巍青山,胸中思绪不免激荡,万般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开篇即运用拟人的手法,“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作者登临览胜,远眺重峦叠嶂,那巍峨的青山乎按捺不住内心的迫切,好似万马奔腾般从远处踏尘驰来,要向高人倾吐心中藏匿已久的所思所想。一个“欲”字,赋予青山以人的性情,急切之姿清晰可见;“联翩万马来无数”短短几个字即描绘出一幅叠嶂奔驰、万马回旋的开阔图景,仿佛置身在疆场之中,灵山的飞动之势瞬间跃然纸上。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山间云雾蒸腾,烟气袅袅,盼望着一诉衷肠的青山似乎总也到不了眼前。词人无一字一句写愁,但落寞失望的思绪早已浸润在字里行间。

上片中的高人即指叶衡,词人借由青山、烟雨向他吐露内心的情怀。辛弃疾渴望奔赴战场,恢复宋室河山,而现实却对他再三打击,高人叶衡是他的希望所在。他对高人的倾慕,也无疑体现了他热切盼望驰骋疆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豪迈。而还我河山的胜利却始终如徘徊的青山和烟雨般久久不至,现实与梦想的巨大落差让作者内心愁绪弥漫,豪情渐渐淡去,空留悲戚。

下片作者虽将婉转的愁绪化作揶揄沙鸥之诙谐,但还是集中写“愁”。“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自。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他望着通体雪白的沙鸥,回忆起人们总说头发是因为忧愁而变白,不禁拍手笑言:你这小小的沙鸥竟是世间最为烦忧的了。词末看似将渲染的愁情吹得烟消云散,其实却早已深入骨髓,无可解脱。此时的笔调愈是轻快,这种被呼唤起的愁思愈是如泼墨般浓重。

可以想见,词人忧国忧民,虽只逾而立之年,但两鬓或已斑自,面对着似乎“一身愁”却仍徜徉在自然间的沙鸥,两相对比,这是一种怎样强自解愁又不能解的郁结?那近在咫尺的青山踟蹰不前,那弥漫的烟雨徘徊不来,沙鸥栖水而居,却对万般烦忧浑然不觉,真正一身愁的其实正是他本人。

辛弃疾的描写情感多变,从最初动荡飞驰的豪迈之感到淡淡流露的失望之意,再到用诙谐的语调反向表达难以淡化的愁绪,百转千回,耐人寻味。作者在写作技巧上更是设喻巧妙,想象奇特,运用移情人景等艺术的手法,意蕴十足。

名家点评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五:趣语解颐。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下卷:苏长公为游戏之圣,邢俊臣亦滑稽之雄。若稼轩之《重叠金》云:“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满身都是愁。”便不成词意。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美芹十论》等,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