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岱里奥

更新时间:2023-12-07 10:27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 作曲 李士勋 译 (两幕歌剧) 歌词根据布伊利·冯·J.·索恩莱特纳和G.F.·特莱什克的原作,全本由威廉·岑特纳再版并撰写前言,根据斯图加特、菲利浦·雷克拉姆、出版社版本翻译。

歌剧介绍

主要人物:

费尔南多---首相,男中音

皮萨罗---监狱长,男中音或男低音

弗罗雷斯坦---政治犯,男高音

菲岱里奥---实际上是为救丈夫而女扮男装的弗罗雷斯坦的妻子莱奥诺拉,女高音

洛克---守狱长,男低音

玛塞丽娜---洛克的女儿,女高音

雅基诺---门卫,男高音

其他人物:官吏,士兵,群众,犯人;

时间:18世纪中叶

地点:西班牙塞利维亚城堡附近的一所国家监狱

贝多芬的《菲岱里奥》是一部三幕抒情歌剧,于1805年首演于维也纳。歌剧内涵:不论其宏伟的音乐和艺术的内涵如何,即使不加任何评论,它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无条件地赢得观众和听众。这不仅仅是因为歌剧倍受人们喜爱,而且也因为它确实伟大。例如第三首四重唱,它让四个人在不同感觉的基础上同时关照自己内心的激动;还有莱奥诺拉、弗洛列斯坦和皮查罗的咏叹调,经过漫长的监狱之夜又重见光明的犯人们合唱时那无与伦比的情绪,声音那么浑厚有力、一声比一声高亢的监狱四重唱在重新会合成二重唱时的感情骚动;还有在部长的人道主义忏悔中旋律优美的第二终曲颂歌式的激动。事实上,所有这一切都是对音乐艺术的最庄严的启示。

歌剧赏析

贝多芬的莱奥诺拉,歌剧舞台上最激动人心的形象之一,也不纯粹是幻想的形象,更确切地说,可以追溯到一个历史人物身上,那个隐姓埋名的“杜兰尼的贵妇”(Dame de Touraine)就曾经从雅各宾党人的监牢中救出自己的丈夫。这种奇迹般的拯救符合当时人们的口味。当时的小说和戏剧,在很大程度上都充满了这样的情节。

因此,那位医生、哲学家兼画家的卡尔·古斯塔夫·卡鲁斯(1789-1869)在一封信中的话,对于《菲岱里奥》来说也是恰如其分的:

“精神的最大满足产生于声音王国。他好像总是感到旋律在不断地萦绕着自己,虽然自己不能创造它,但仍然觉得它是那样舒适,在音乐的旋律中,他似乎感觉到自己得到了完善。”

作者介绍

在贝多芬的全部创作中,绝大部分为交响乐作品。尽管他亲自创作的歌剧只有一部,但这并不等于贝多芬与戏剧界没有多大关系,也不等于他不喜欢戏剧,如果那样以为就错了。正相反,早在童年时期,他就熟悉戏剧音乐,因为不仅他的祖父、他的父亲,而且他的第一位老师托比亚斯·弗里德里希·普费弗尔,都曾经在波恩剧院里工作过。年轻的贝多芬在1783、1784年的演出季节里,曾直接参与了Cembalopart一剧的排练和演出并受到信任。1786年以后,他在波恩歌剧院任乐团指挥多年。后来,贝多芬移居欧洲歌剧最活跃的重要城市之一维也纳。

剧情简介

第一幕

皮扎罗怕自己的罪行被弗罗雷斯坦揭发,罗织了罪名让弗罗雷斯坦入狱。弗罗雷斯坦之妻利奥诺拉女扮男装并化名菲岱里奥,潜入监狱,到监狱看守罗可手下工作。罗可的女儿马捷琳娜爱上了菲岱里奥,并且冷落自己的未婚夫雅丘诺。菲岱里奥利用罗可对自己的信任,说服罗可,让自己也可以跟随着与囚犯接触。但罗可有一个条件,就是菲岱里奥不能接近一名被特别关闭的囚犯。利奥诺拉猜想,这就是自己的丈夫。

皮扎罗来视察,因为他收到风,大臣回来监狱视察,所以他一下子就提高了警觉。若大臣发现了弗罗雷斯坦没死,把真相就会大白。所以不是弗罗雷斯坦死,就是他亡。他命令罗可下手谋杀掉弗罗雷斯坦。罗可开始还拒绝,但后来在金钱的诱惑下还是服从了。他要和菲岱里奥为弗洛伦斯坦挖一个墓。利奥诺拉十分愤怒,她请求罗可,让囚犯们出来透透气,暗中观察一下,丈夫可在里面。但遗憾在囚犯中并不见弗罗雷斯坦的身影。皮扎罗对罗可得自把自为十分愤怒。

第二幕

在地牢里,弗罗雷斯坦出现幻觉,看到妻子利奥诺拉像天使一样出现了。利奥诺拉请求罗可,给这囚犯一点酒和面包。他很快就认出了囚犯就是自己的丈夫,但弗洛伦斯坦却没有认出她。皮扎罗来了,弗洛伦斯坦与之争论起来。皮扎罗手里拿着匕首上前。 突然,利奥诺拉上前插在二人之间,拿出一支手枪顶住皮扎罗。千钧一发之际,嘹亮的小号声宣布着大臣来了。皮扎罗要逃跑。弗罗雷斯坦和利奥诺拉得救了,互相拥抱。大臣认出了弗罗雷斯坦,擦出了真情,释放了监狱的囚犯。

初涉戏剧

他最初涉及的并非歌剧,而是一出芭蕾哑剧。那是著名的舞蹈家萨尔瓦多·维加诺(Salvatore Viganó)设计的《普罗米修斯的造物》(Die Gesch?pfe des Prometheus)。

这位舞蹈家一向致力于“在姿态和感觉的深度与表现纯粹的美”方面创造一种新的风格。这出芭蕾哑剧首演于1801年3月28日,历久不衰。1801年演出15场,1802年演出13场。无论如何,戏剧界人士的目光从那时起就已经转向贝多芬,把他看作是戏剧作曲家了。有时候机遇非常关键。1803年,维也纳剧院院长申肯奈德请这位作曲家为他的剧院写一部歌剧。翌年剧院领导易人,新的领导人布劳恩·冯·布劳恩塔尔一上任就与贝多芬签了约。

歌剧雏形

1803年,维也纳剧院院长申肯奈德请这位作曲家为他的剧院写一部歌剧。翌年剧院领导易人,新的领导人布劳恩·冯·布劳恩塔尔一上任就与贝多芬签了约。

当时风靡维也纳的凯鲁比尼的《送水人》之所以能引起贝多芬的注意,不仅是因为它的音乐,而且也由于它的内容。所以,当宫廷剧院秘书约瑟夫·索恩莱特纳(1766-1835)建议采用一部法国歌剧的德文译本时,贝多芬高兴地采取了行动。而这部作品与令人佩服的《送水人》一样,脚本出自同一位作家之手。那就是让·尼可莱·布伊利(1763-1842)的《莱奥诺拉或者夫妇之爱》。

歌剧原作者

让·尼可莱·布伊利(1763-1842),首先是一位法学家和官员,其次才是一位文学家。激情使他从法国大革命动荡岁月里的真实事件中汲取了素材。他本人曾是那场大革命的见证人。

布伊利的可吟唱的、对话式的和富有文采的脚本早已被法国作曲家皮埃尔·嘉瓦(1761-1825)谱曲并于1798年在巴黎上演。

歌剧改名

这出歌剧的总谱完成于1805年秋。为了避免与1804年10月3日在德累斯顿上演并受到欢迎的由佩尔作曲的《莱奥诺拉或者夫妇之爱》相混淆,贝多芬不得不惋惜地将《莱奥诺拉》改为《菲岱里奥》。此外,这个名字来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辛白林》,原是一个忠诚的女人的化名。

遭遇挫折

如果说这部歌剧的雏形1805年11月20日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演出反应冷淡,主要原因毫无疑问是外部环境不利。当时维也纳正处于敌人占领之下。大多数本地人都不愿意在剧院里与法国的军官和士兵坐在一起。评论也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甚至像犯人合唱那样充满灵感的光彩唱段,也被《莱比锡音乐报》的专家贬为“明显的失误”。所以,《菲岱里奥》演出了三场之后便从节目单上消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贝多芬的朋友和施主们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决不想在这第一个挫折面前偃旗息鼓,即使要作一些改动,他们也在所不惜。作曲家没有拒绝朋友们的善意忠告,剧情变得更紧凑,原来的三幕被压缩成两幕,删去了一些,改动了一些。在首演中担任弗洛列斯坦那个角色的不够完美的演员也换了新人。

事实上这第二个本子1806年3月29日在维也纳上演时受到了十分热烈的欢迎。这部作品在第五场演出之后又一次被取消了,这一次的责任在贝多芬本人。因为他认为自己在财政收入上受到欺骗,所以他收回了总谱,这样一来,继续演出就不可能了。

从那以后,《菲岱里奥》被搁置了八年。

1814年,宫廷歌剧院的三名成员请求作曲家将《菲岱里奥》的演出权转让给他们。在作彻底的重新检查和改动的条件下,贝多芬同意了。转向戏剧的导演兼剧作家弗里德里希·格奥尔格·特莱什克(1776-1842)精心润饰了文字,作曲家重新改写了乐曲,进行了一项“世界上最艰辛的工作”。1814年5月23日《菲岱里奥》终于以最后的形式上演了。

四首序曲命运

第一首C-大调序曲直到贝多芬逝世以后才以作品第138号发表。估计在作曲家生前从未被演奏过。众所周知,它在首演之前就被淘汰了,代之以第二首序曲。

第二首序曲已经按照交响诗的形式基本上再现了故事的思路并显示出与人们称之为“伟大的莱奥诺拉序曲”。

第三首序曲表明,经过充分阐述的奏鸣曲套曲形式,在逻辑性和完整性方面超过了表现力并不逊色的有亲缘关系的第二首序曲。这首“伟大的莱奥诺拉序曲”拉开了1806年演出的序幕。

第四首E-大调序曲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