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言中

更新时间:2023-12-29 21:00

萧言中(1965年7月6日-2023年11月18日),是台湾的漫画家、舞台剧编剧、节目主持人,与蔡志忠朱德庸敖幼祥并称台湾漫画界四大才子,是台湾少数的单格漫画家,从1988年出版单幅漫画作品《旧情绵绵Ⅰ》以来,《时报周刊》将其比喻为漫画顽童、短路作家,且经统计是年轻人最喜爱的单幅漫画作品。

人物生平

人物简介

萧言中,著名漫画家。1965年出生于台湾,学生时期常因为上课涂鸦而受罚;长大以后喜欢做疯狂的事,立志要环游全世界。萧言中与蔡志忠朱德庸敖幼祥并称台湾漫画界四大才子,是台湾少数的单格漫画家,从1988年出版单幅漫画作品《旧情绵绵Ⅰ》以来,《时报周刊》将其比喻为漫画顽童、短路作家,且经统计是年轻人最喜爱的单幅漫画作品。

人物特点

长发、山羊胡、金丝眼镜,高高大大的萧言中身上充满艺术家的气质,说起话来柔和平静,眼眸里透着孩童般好奇的目光,聊天过程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他随意不羁的性格和开放跳跃的思维。

个人作品

1988年

出版单幅漫画作品《旧情绵绵Ⅰ》,颠覆传统漫画,再次创造话题,《时报周刊》

报导将其比喻为漫画顽童、短路作家,且经统计是年轻人最喜爱的单幅漫画作品。并受邀至几十所大专院校演讲。

1989年

出版单幅漫画作品《神经界线》、《动物畸谈》,广受喜爱。

至法国参加国际漫画展。

.参加《三人行不行2﹒城市之荒》的演出,担任《巫婆不在家》导演、《彼得与狼》戏剧指导及演出。

1990年

出版单幅漫画作品《疯狂日记Ⅰ》、《疯狂日记Ⅱ》。

1991年

出版单幅漫画作品《旧情绵绵Ⅱ》,再创销售高潮。

1992年

出版单幅漫画作品《童话短路Ⅲ+电影短路》、《短路共和国》。

与文字作家侯文咏先生共同创作《乌鲁木齐大夫说》,首创漫画家与文字作家结合风潮,蔚为风气,同时亦创造亮眼的销售成绩。

1993年

出版单幅漫画作品《笨贼一箩筐》、《电影短路Ⅱ》、《黑白讲Ⅰ&Ⅱ》。

1994年

出版四格漫画作品《Jungle Heart 丛林赤子心》。

萧言中档案

首次进录音室灌录歌曲“Last Oder”,收录于歌手陈升之《风筝》专辑。

1995年

《Jungle Heart 丛林赤子心》首开漫画商品授权先例,获得多家厂商的支持与赞扬。

漫画代言世界知名品牌“Swatch”之“睡眠”手表系列,并结合漫画作品限量出售,造成抢购风潮。

漫画代言“统一食品”中的“轻松小品”系列饮品,于饮料包装上发布漫画作品,突破发表作品的空间限制,再次创造话题,商品销售量直线上升。首次担任系列电视剧《温泉的故乡》男主角。

1997年

出版单幅漫画作品《黑绵羊俱乐部》。

首创将漫画用声音来表现,作品《短路发电厂》有声书出版,萧言中充满激情的声音表现深受读者的喜爱。

真人代言“中华航空公司”平面广告。

漫画代言公益形象“玻璃娃娃”,报纸纷纷报导:致力于公益活动,不落人后的短路漫画家。

于《自由时报》连载文字专栏“巷子里的涂鸦墙”,跻身文字作家之列。

担任超级太阳台“超级旅行家”节目主持人,展开儿时环游世界的梦想。

1998年

.受邀于《China News》连载单幅漫画,与文字作家吴淡如合作出版《有人问我关于爱情的事》。

萧言中档案

受邀担任广电基金会“漫话漫画”节目主持人。

受邀担任中都卡通台总监。

演出屏风表演班年度大戏《征婚启示》华丽版,并受邀至纽约巡回演出。

被GQ杂志喻为—多才多艺的台湾漫画家。

1999年

四格漫画《小海豚找妈妈》报纸连载,并同步于网络连载。

演出绿光剧团年度大戏《结婚?结婚?办桌》。

漫画代言知名金饰品牌“今生金饰”,将漫画造型表现于金饰,蔚成新风潮。

荣获“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名人奖”,得奖人中唯一的漫画家。

2000年

连续主持“超级旅行家”节目长达四年,广受观众喜爱,媒体报导称之为“短路旅行家”。

漫画代言和信电讯-之“电子宝宝”。

漫画代言“SUN MOVIE 世界儿童广电日”。

演出屏风表演班年度荒诞戏剧《莎姆雷特》。

于《自由时报》连载四格漫画《NET一族》。

2001年

.出版单幅漫画作品《童话短路全集》、《骗我吧!魔镜》,独特的幽默特质,一样深受读者的喜爱。尤以《骗我吧!魔镜》更是网友间互相传送分享的漫画。

2002年

出版四格漫画作品《小海豚找妈妈》,温馨感人之剧情广受佳评。

萧言中档案

出版儿童绘本作品《妈妈不见了》、《妈妈的声音》、《奇怪的奶瓶》。

受邀以小海豚家族成员为“国立海洋博物馆”之代言角色。

受邀设计台北捷运公司之纪念套卡。

制作《小海豚找妈妈》故事内容于东森幼幼台“童话故事箱”单元播出,首次儿童节目作品,深获媒体肯定。

2003年

作品《骗我吧!魔镜》,荣获台湾“第二届漫画金像奖”。

于大陆地区出版《童话短路》(上)、《童话短路》(下)、《旧情绵绵》(上)、《旧情绵绵》(下)、《笨贼一箩筐》、《煞有其事》、《整形BAR》,引起大陆媒体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受邀于北京、上海开展系列漫画主题活动和演讲活动,接受大陆地区几十家平面、电视、网络媒体专访报道。

于大陆地区《北京晚报》、《北京娱乐信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搜狐网》、《每日商报》、《合肥晚报》、《少年漫画》、《梦幻总动员》等媒体开设不同风格内容专栏。

TVBS杂志连载《笨贼一箩筐Ⅱ》和《整形BARⅡ》。

成立萧言中玩具国,发展“小海豚”外围商品,担任“海洋博物馆”海洋大使的小海豚--Ree,率领全家族,渐渐成为读者的新宠儿。

受邀担任“陈升十年巡回演唱会”之导演及艺术总监。

人物评价

“坏”孩子

“从小,我就对有图像的东西感兴趣。”萧言中回忆童年,欧美、日韩、本土的动漫书,我几乎临摹个遍,就连黑白电视的图像也不放过。”上小学时,成绩始终不好的萧言中上课时喜欢以课堂趣事为素材勾勾描描,渐渐学会用最简单的线条快速绘画,并把一张张已完成的画作传给同学看。由于学习不好,萧言中很少从父母那里得到零用钱,但机灵的他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制作各种好玩的东西,如风筝。“那时,学习不好就代表你是个坏孩子,我就是个被父母放弃的小孩,但因此也得到了追求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和自由。”如今,当年的“坏”孩子成了很多人的偶像,而他自己,却从未因为没有优秀的学习成绩和名校的毕业证书感到遗憾。“我的一些朋友常抱怨活得很累,因为他们虽然按部就班地上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却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我庆幸自己坚持住了梦想,并和它一起成长。

好奇宝宝

可能是个性使然,萧言中自称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虽为漫画家,他也曾担任舞台剧导演、电视旅游节目主持人,又演戏,又唱歌,又玩乐器,又搞创意设计,生命精彩无限。朱德庸曾说他是一位“不务正业”的漫画家,而萧言中却认为“不务正业”正是他创作漫画的素材和创意的来源。从 “不务正业”中,可以吸收到不同层面的生活养料,近距离观察各行各业的人,这样创作的角度就是多方位的。当笔者问及他是不是还那么“不务正业”,他笑言,近三年,已经很乖了,思维也没有以前那么大胆了。他说:“虽然漫画是我执着的爱好,但如果把它当成职业来做,肯定会有倦怠的时候。疲倦时,我就会放一放,去做一台舞台剧,3个月后再回来画漫画还是那么得心应手。”萧言中就这样在不同的行业间转换角色,从中也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观点

读者不仅是少儿

台湾的动漫市场发展程度如何,是许多动漫迷比较关心的问题。对此,萧言中介绍,在今天的台湾动漫市场,约95%是日本漫画,原创的东西很少。在台湾,漫迷以学生为主,但是在内地,倒是经常有老爷爷老太太拿着漫画书找他签名,这令他很受触动。他说,其实动漫市场是很大的,年龄层也很广,漫迷不是孩子的专称,大人也可以喜爱动漫。不同年龄层的读者所选择的内容可以是不同的,故事情节丰富的比较受孩子欢迎,成人则多偏嗜于哲理性的体现。

对合肥充满期待

对于合肥之行,萧言中称给他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当日上午,在动漫嘉年华漫画大师签名现场,安徽朋友高涨的热情更令他备感欣慰。他兴奋地说:“签名会上,我画干了一支笔,手也僵住了,因为那些漫迷们太可爱了。看到他们排着长队等候着让我画画、签名,我非常感动。我珍惜我的读者,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同时,我也感到很开心。”其实,萧言中和《合肥晚报》也很有缘分。早在2000年,本报副刊《杏花村》就连续刊载其作品《童话短路》和《笨贼一箩筐》,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许多读者就是通过本报认识、熟悉并喜爱上萧言中和他的作品。萧言中表示,《合肥晚报》影响力大,读者群广,可读性强,办得很好。自己的作品能通过《合肥晚报》这个良好的平台源源不断地与合肥地区的漫迷们见面,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创作

“贼父”

一胖一瘦两个笨贼在《新京报》漫画版已经搭档“抢劫”了近3年的时间,不义之财所获无几,倒是盗走读者笑细胞无数。“贼父”萧言中不断地消磨贼之“智商”,消遣贼之“行当”,消灭贼之“气焰”……迄今已直逼500幅漫画,然萧言中立志要与“笨贼”们共勉1000幅。

创意来源

萧言中的全彩系列漫画作品由现代出版社出版,已经上市的是《笨贼一箩筐》与《整形BAR》,他的成名作《童话短路》也呈献在读者眼前。据很多读者回馈表示他们最喜欢《笨贼一箩筐》,萧言中介绍说,笨贼的创意源于很早以前与朋友的一次聊天,“到底是哪一个贼最先想到把丝袜套在头上的”。萧言中觉得这真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因为任何一个人把丝袜套在头上,你都看不出他本来的样子。他顺着这个思路去想这些人怎么想到这些?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于是从1993年开始,笨得可爱的笨贼就一直在萧言中的画笔下偷,还将继续偷下去,因为萧言中“竟对剧中角色画出感情来了”。

在漫画创作方面,除了《笨贼一箩筐》,萧言中表示《整形BAR》也要立志画到1000幅。说到自己的创作对象,萧言中流露出了充分的自信,可是,在谈及台湾本土漫画的前世尤其是今生时,他却满是对台湾文化环境的失望与无可奈何。

出版图书

受访

本土漫画市场小

新京报:你们这一代人的漫画营养来自何处?

萧言中:譬如我是从小看电视上放映的卡通片,日本和好莱坞的都有,譬如《粉红豹》。我有很长一段时期都是天天坐在小板凳上对着电视临摹。

新京报:80年代,台湾本土漫画有一个百花齐放的兴盛期,是谁在推动?

萧言中:台湾解除审查制度之后是各大报社在推动,它们出于竞争的需要而争先在报纸上开漫画专栏,如此一来就产生了一群各具特色的漫画家,但都是年轻漫画家,当年遭受审查之苦的老漫画家年纪都大了,思维已经跟不上时代。内地似乎很重视动漫,四处都在做动漫基地,而台湾除了打压漫画之外没有起过帮助的作用。

难进海外

新京报:90年代中期,台湾漫画市场开始进军海外,结果是什么?

萧言中:在90年代中期之前,台湾并没有向外推广的传统。后来有些报社和出版社有意识带着漫画家参加国外的展览,但这种状况没有维持几年。原因是台湾漫画创作产量不够,漫画人才不够,很难和人家形成竞争。尤其是自从放开日本漫画的引进之后,98%都是日本漫画,本土漫画家坚持不下来,很多都改做电脑游戏了。另外,杂志的销量也在下滑,一家杂志的倒闭会连带地消失几个漫画家。对台湾漫画市场“说绝望也可以”

新京报:你在台湾还开漫画专栏吗?

萧言中:暂时没有了。对于漫画作者来说,漫画编辑很重要,只有好编辑才懂得欣赏好专栏。在台湾一些编辑的年纪太小,他们总问我可不可以画一些贱的、恶搞的漫画,我就不想画。加上台湾一家家报纸在关闭,没有剩几家。再则,以前报刊的文化生活版很受重视,主要是娱乐影视和政治的内容,漫画专栏也随之黯淡下来。

新京报:你好像很不看好台湾的年轻人?

萧言中:大家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我们这批人还有点使命感,愿意努力,想要跟国外竞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不光是赚钱问题。但年轻人越来越功利,而且除非是有名的漫画家,收入也不够多,他们也不愿意辛苦画画,赚那么一点点钱。

新京报:或者是轮回,你们的前辈当年是不是也看不上你们这一代?

萧言中:的确有这种情况,但成长的氛围不一样。我们成长的年代会励志,鼓励大家当总统、老师、医生。80%的人都想当明星。还有,新生代漫画家有个共性是吃不了苦,因为维持专栏需要很强的自律性,很多小孩画着画着就不画了。我们这一代还是很自律的。

新京报:你已经对台湾漫画市场失望了?

萧言中:讲绝望也可以。这七八年出版下滑得很快,漫画读者也随之减少。我的《童话短路》当年出版的时候,1个礼拜就卖了2万本,总共销售出 20多万本,卖1万本以上就是不错的书了。总之是台湾的整个环境都不太好,“教育部长”都用错成语,文化令人担忧,大家都去关心八卦丑闻了。

新京报:有人说台湾漫画界的四大才子争夺内地市场。

萧言中:讲得我们好凶!应该说是我们来跟内地本土漫画创作者一起努力向国际迈进,把蛋糕做大。

新京报:你因此会不会更照顾内地读者群?

萧言中:我希望我看到的是全世界的读者,我没有背那个不必要的包袱说我只画中国漫画。

野心

新京报:你对于漫画最大的野心是什么?

萧言中:打造东方迪斯尼。迪斯尼原本也是一个动画师,但他后来变成经营者,召集有才华的创作力量,做成娱乐王国。所以,单打独斗终究影响力有限。

新京报:有意思的是,你们四大才子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

萧言中:如果产业化的话,就会有负担。市场太小,自己都养不活的话,怎么养活那么多人。在我们最红火的时候都还没有市场意识,因为那个时候作品量还少。我是在创作了10年左右,大约1995年的时候开始有组建团队的想法。

个人影响力有限

新京报:为什么一直没有做起来?

萧言中:因为文化的地位开始下滑了,大家都上网玩游戏,阅读群众在流失。中国的环境还是不太成熟,我去参加国际会议,发现国外人谈的都是两年以后的事情,譬如分析预测两年后会流行恐怖片,就去找画这类漫画画得最好的人,并且把电子游戏等周边商品通通规划好了才开始运作,那个环境才是成熟的。总之,我还在酝酿中,这个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必须得是水到渠成,说不定七八年之后我才能把《笨贼一箩筐》的动画片做出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