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9 15:01
落笔洞遗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荔枝沟东北部的落笔峰南侧,是形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时期的洞穴遗迹。
落笔洞为燕山运动的产物,主要是由于受到地壳深部的物质上涌发生挤压,从而向上隆起产生张力并形成断裂,导致这里的石灰岩一部分上升,一部分下降。该洞是天然石灰岩溶洞,因洞中央有两根钟乳垂吊,形如巨笔悬空而得名。
1983年初,广东省博物馆、海南文化局与崖县文化馆的文博人员首次在落笔洞内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遗迹。
1992—1993年,由海南省博物馆、三亚市博物馆以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对落笔洞遗址进行2次科学发掘。
201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三亚市博物馆在落笔洞略低处发现了仙郎洞遗址,并采集了22件石制品及部分动物骨头和零星夹砂陶片等文化遗物。
落笔洞遗址为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口朝东,高约12米,洞顶高20米、宽9米、深18米,海拔98米,呈现丘陵、阶地、台地镶嵌的丘陵性地貌。该遗址属洞穴堆积,堆积物包括黄色砂质土、灰色砂质土、角砾、墨色土壤等多种类型的物质,文化层堆积分布在近110平方米内,已考古发掘70平方米,遗留面积约40平方米。洞穴堆积层与洞穴外的河流、湖泊沉积有所不同,洞内物质成分混杂。
落笔洞遗址的堆积层序,至上而下可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黄色砂质粘土含少量哺乳动物化石,堆积厚度2—4米;第二单元为灰色或灰黄色砂质土,包含人类化石石器以及大批动物化石,堆积厚度3—4米;第三单元为黑色土壤,包含历史时期的文化遗物,层厚随地面高度变化,最厚者不超过30厘米。
落笔洞遗址中的文化遗存比较丰富,可分为遗迹和遗物两部分,遗迹仅有用火的堆积和灰烬,遗物主要有石、骨、角、蚌、牙制品等。
落笔洞遗址中的用火遗迹仅见于遗址的第二层堆积(即中层的灰色或灰黄色砂质土)中,主要为一处烧火堆积和分布稍广的灰烬层。烧火堆一处,发现于A2Ⅲ层的西北角,是用三块不规则的砾石搭置而成,近呈三角形,中间堆积的烧质土发红,面积不大,约有40厘米×45厘米,厚近20厘米。红烧土中含有一些烧黑的螺壳及黑色胶结炭状物。
灰烬层分布不规则,大致呈条带状,厚约20—35厘米不等。其间夹杂有少量烧土块、炭屑,局部胶结。发现了较多的脊椎动物烧骨及烧黑的螺壳和少许烧石,另有个别石制品、骨角制品也有经火烧黑的痕迹。灰烬层较集中在落笔洞内东北处的A1、A2、B2和中部偏西的C4、C5等几个探方中,其它探方只有零星灰烬。
落笔洞遗址两次发掘所出土的石器成品、半成品及废石料共200余件,其中较为典型的有90件,主要有加工成形的石制品31件,石核3件,石片46件,有加工痕迹或使用痕迹的石片10件。石制品使用的原料为火山岩、黑曜石、石灰岩、水晶石、燧石、石英、脉石英等,其中以火山岩、黑曜石居多,约占石料总数的86%,余者较少见。石制品的制作方法主要采用打制技术,且多为单面打击,仅个别穿孔石器有磨制痕迹。
1.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占石器总量的绝大多数,基本上属砾石制品,大都保存完好,部分标本表面附有碳酸钙胶结物,器身或多或少保留砾石面。在打制技术上,直接单向加工而成的占绝大多数,双向加工者甚少,个别制品有第二步加工痕迹,有的石片仅见直接使用痕迹。器类可分为敲砸器、砍砸器、石锤、刮削器、石核及石片等,石片数量居多。
(1)敲砸器:共5件,编号为HP00001—HP00005。
a.标本HP00001,A1Ⅱ:12,系火山岩制成。用一扁圆形的砾石,打击其顶部一侧略加修理,且与相对的另一侧形成双肩,前端布满敲砸过的疤痕。器体厚重,两面平整,长15.1厘米、宽13.2厘米、厚5.2厘米。
b.标本H00002,D3Ⅶ:22,系石灰岩质,用一近似斧形的砾石制成,体较厚重,器身前端有使用过的砸痕和剥落的片疤。长11.7厘米、宽7.5厘米、厚5.1厘米。
c.标本HP00003,D3ⅩⅣ:6,脉石英质,用一不规则厚砾石制成,因剥片后形似斧状,仅在器身前端稍经打击修理,砸痕不太明显。长11.2厘米、宽6.8厘米、厚4.6厘米。
(2)砍砸器:共8件,编号为HP00006—HP00013。原料多为火山岩,个别为黑曜石、石灰岩。基本器形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砾石打断加工而成,可称作“厚体砍砸器”,在一端单向加工弧形刃;另一种是利用较扁平的大砾石片加工出短薄刃,当属“薄刃砍砸器”。打制加工均较为粗糙,器形不太规则,器身保留岩石面。
a.标本HP00006,D4Ⅵ:6,系火山岩制成。将一椭圆形砾石从中部打断,台面以外的边缘由破裂面向背面单向加工成弧形刃,制作较为粗糙,刃缘呈粗锯齿状且较厚,器体很厚重,手握处留有岩石面。长8.7厘米、宽13.6厘米、厚5.8厘米。
b.标本HP00007,C3Ⅳ:1,火山岩质,用一扁椭圆形砾石打制而成。劈裂面近平,背面窿起,台面斜平,从劈裂面向背面单向加工出弧形刃,刃缘加工较粗,厚刃,刃端有明显的使用痕迹。长13.4厘米、宽10.2厘米、厚4.8厘米。
c.标本H00008,D4Ⅶ:2,火山岩质,利用一自然断裂的砾石制成,器体较厚重。由自然面向砾石面(即背面)打击下几块宽石片,合成为弧形刃缘,石片疤宽2.7—3.4厘米。刃缘不整齐且厚,加工很粗糙,刃部有些使用痕迹,器体保留大部分岩石面。长9.7厘米、宽8.7厘米、厚4.8厘米。
d.标本H00009B3Ⅱ:16,火山岩质,用一扁平砾石片制成。器体较宽大,形似牛舌状,沿下端边缘加工出弧刃,刃缘略厚,加工技术一般,自然台面较平直,留有少许岩面。长8.3厘米、宽8.6厘米、厚3.1厘米。
e.标本HP00010,C3Ⅳ:7,黑曜石质,近呈梯形,器体较小。单面打制出弧刃,刃面与岩石面相交形成锛状,留有较宽的石片疤,保留部分石皮。长6.1厘米、宽7厘米、厚3.3厘米。
f.标本H00011,B2Ⅶ:1,火山岩质,由一大砾石片加工而成。呈椭圆形,体较扁平,一侧边打击出单直刃,刃缘较短薄,背面保留石皮。长10.5厘米、宽8.2厘米、厚2.7厘米。
(3)石锤:共6件,编号为HP00014—HP00019。石料均为火山岩,都是用砾石打制而成,形状不很规则,加工技术粗糙,器体常带有使用后留下的锤击碎疤,保留大部分砾石面。
a.标本HP00014,D6Ⅱ:15,火山岩质,用一较扁平的椭圆形砾石加工而成。背面稍凹下,有石锈,上部由中央向四周慢收下,正面中间有一椭圆形的坑疤,很浅,直径2.3—2.7厘米。其左右侧边又有三块不规则的浅坑疤互相连接,器身下端还留有零星的锤击痕迹,细疤较散乱。长9.9厘米、宽7.1厘米、厚4厘米。
b.标本HP00,C3Ⅲ:12,火山岩质,选用一椭圆形砾石制成,器体较浑厚。在器身一面的中部有因锤击后留下的不规则浅坑疤,分布较散乱,形成近漫圆状的打击疤痕,其中间还留有少.量的砾石面,坑疤深浅不一。在一端还有明显的打制痕迹,是利用斜平的自然台面,打击下几块不规则的石片,留有宽大的片疤。长9.2厘米、宽6.2厘米、厚5.8厘米。
c.标本HP00016,D6Ⅱ:11,火山岩质,用一近长方形的砾石加工而成、器体较扁平。一面中间有椭圆形坑疤,较浅长,锤击痕迹清晰,坑疤长3.1厘米,宽1.8厘米;另一面中部也由两个小圆形组成的椭圆状坑疤,系为锤击所致,疤痕很浅,长3.3厘米、宽1.6厘米,坑疤中央稍凸起。此外,器体个别处也有零星的锤击碎痕。长10.8厘米.宽7.7厘米、厚4.7厘米。
d.标本HP00017,C3Ⅵ:4,火山岩质,系用一近方形砾石制成。除底面外,器身各面均有浅状的锤击砸痕,坑疤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细疤较散乱,通体经火烧过,留有黑烟炱。长8.6厘米.宽8.0厘米,厚6厘米。
(4)石核:共3件,编号为HP00020—HP00022。
a.标本HP00020,D4Ⅵ:3,系黑曜石质,属多面体石核,近呈粗圆锥形,自然台面还保留部分石皮,没有修理台面的痕迹。打片采用石锤直接打击的方法,器身留有石片疤阴面,石片疤大小不一,长者2.4厘米,小者I.8厘米,有部分使用痕迹。高3.8厘米、宽4.5厘米、厚3.8厘米。
b.标本HP00021,C3Ⅳ:10,黑曜石质,器体短小,近楔形,核身有剥片疤痕,较为短窄,高1.6厘米、宽1.8厘米。
(5)刮削器:共6件,编号为HP00023—HP00028。质料以黑曜石为多,大都是利用石片经第二步加工而成的石器,制作技术一般。
a.标本HP00023,C5Ⅲ:39,系黑曜石质,用一厚石片加工制成,为弧刃刮削器。石片背面近平,破裂面向背面加工出刃缘,近圆弧状,刃缘不太整齐,有因使用而剥落的碎屑痕迹。圆弧边两端近台面处加工不明显,较宽平的台面有部分破损,宜于手把持使用。长6.7厘米、宽3.6厘米、厚2.2厘米。
b.标本HP00024,D2Ⅲ:5,火山岩质,为一扁平三角形石片制成。仅在底部边缘由破裂面向背面打击成直刃,刃缘近斜平,略呈细齿状,刃缘边斜上宽近0.7厘米,较薄。长5.2厘米、底宽3—8厘米、厚1.2厘米。
c.标本HP00025,B2Ⅲ:1,燧石质,用一扁平石片制成,近椭圆形。器身大部分边缘有加工痕迹,均由背面向破裂面打击出单面刃缘,当为多刃刮削器,器形较规整,留有使用的碎屑痕。长4厘米、宽2.7厘米、厚1.2厘米。
d.标本HP00026,A21V:2,黑曜石质,用一近三角形石片制成。在底部边缘加工出凹刃,是从背面向破裂面打击的,刃缘稍厚,有少许碎屑痕,加工比较粗糙。长3.3厘米、宽3.2厘米、厚1.5厘米。
(6)石片:共56件,编号为HP00029—HP00084。原料以黑曜石为主,火山岩次之,燧石、水晶石、石英等甚少。大都是由大型砾石剥落下的石片。器体多数呈不规则形,有部分石片为单脊,双脊的很少。其中有加工痕迹的石片10件,直接打击石片46件,个别的有使用痕迹。有加工痕迹的石片10件,编号为HP00029—HP00038。这类石片仅在一侧边缘有局部加工痕迹,而且有的只占边缘的二分之一,或为零星打击点,一般未形成较完整的刃缘,加工技术显得很粗糙,均采用单向打击方法,多数可作刮削器使用。
a.标本HP00029,A4Ⅴ:3,燧石质,器身近扁平长方形,形体较宽大,有台面,单脊低,仅在右侧边缘有加工痕迹,呈细疤状。长4.7厘米、宽3.2厘米、厚1.4厘米。
b.标本HP00030,C2Ⅳ:5,燧石质,近长方形,有台面,无脊,仅在局部边缘有加工痕迹。长3.1厘米、宽2.5厘米.厚1厘米。
c.标本HP00031,B2Ⅲ:21,黑曜石质,近短条形,单脊很低,体扁平,在一侧边有零星的打击点痕迹。长2.5厘米、宽2.1厘米、厚0.7厘米。
d.标本HP00032,D5Ⅰ:11,黑曜石质,近椭圆形,器身比较宽大,无脊,台面不规整且有些石皮,四周边缘较薄,右侧边有部分加工痕迹,可作刮削器用。长4.9厘米、宽4厘米、厚1.5厘米。
e.标本H00033,B2Ⅲ:5,黑曜石质,近长方形,体较扁平,无脊,保留自然台面且有石皮,两侧边均有加工痕迹,未形成较完整的刃缘。长3.9厘米、宽2.8厘米、厚0.9厘米。
(7)打击石片:共46件,编号为HP00039—HP00084。这类石片均未经二次加工,仅个别有使用痕迹,大都可作刮削器使用。
a.标本HP00039,A3Ⅱ:24,火山岩质,近圆形,单脊较高,体很宽大,打击台面,可作刮削器用,远端稍有使用痕迹。长5.5厘米、宽5.4厘米、厚2厘米。
b.标本HP00040,B3Ⅲ:11,火山岩质,近长叶形,单脊,打击台面斜平,可作刮削器用。长7.5厘米、宽2.9厘米、厚1.2厘米。
c.标本HP00041,C7Ⅱ:1,黑曜石质,近半石核形,器身留有剥落的细小石片疤痕,一侧边缘有少量使用痕迹。长3厘米、宽1.8厘米、厚0.7厘米。
d.标本HP00042,AⅢ:1,火山岩质,近椭圆形,一面凹平,一面中央呈脊状隆起,宽端的下部边缘有敲砸的痕迹,当为使用所致。长11.3厘米、宽6.7厘米、厚2.9厘米。
e.标本HP00043,D3Ⅴ:2,火山岩质,不规则形。小台面较平,打击点不清楚,半锥体较为平缓,背部自台面往下又打击下一块石片,仅在背面下端保留部分砾石面,缺乏第二步加工痕迹,可作刮削器使用。长8.1厘米、宽7.0厘米、厚2.0厘米。
2.磨制穿孔石器
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甚少,仅6件,编号为HP00085—HP00090,均为穿孔石器(又称穿孔“重石”、环状石器),都系火山岩质,磨制技术一般。
a.标本HP00085,A2Ⅳ:5,火山岩质,砾石制作,平面呈粗圆环形,器体浑圆厚重,保存完整。器身先打击凿制后再经加磨成圆形,上、下两面较平整;中部两面钻孔加磨,穿孔较规整。器身留有凹凸不平的打制疤痕。最大径8.6厘米、孔外径3.5厘米、孔内径1.3厘米、厚4.5厘米。
b.标本HP00086,A2Ⅱ:32,火山岩质,砾石制作,器体近呈圆角形,器身厚重,保存完整。通体先凿打后经加磨成形,加工较粗糙,一面近平,一面稍鼓起。器身中部两面凿打钻孔,并加.磨,穿孔较粗。底边一端有些使用痕迹,当为敲砸所致;器身有部分打制疤痕。长9.6厘米、宽9.0厘米、孔外径3.8厘米、孔内1.8厘米、厚5.7厘米。
c.标本HP00087,A3Ⅱ:12,火山岩质,器体呈椭圆形,用一扁平砾石制成,完整。中部两面对转成孔,再加磨孔壁,穿孔较小且规整。通体磨制,上、下两面近平,器身部分有经火烧的痕迹。最大径8.7厘米、孔外径2.1厘米、孔内径1.4厘米、厚3.0厘米。
d.标本H00088,C4Ⅴ:8,火山岩质,平面近椭圆形,器身厚重,体较大,残损较甚。中部两面对钻一孔,略经加磨,穿孔较粗大,器身在打制后再稍经加磨,制作甚粗糙。一段有敲砸的痕迹。最大径9.2厘米、孔外径4.0厘米、孔内径1.8厘米。
e.标本HP00089,D4Ⅶ:3,火山岩质,体较小,器身很厚,残半,加磨呈圆形。中部两面对钻成孔,再加磨孔壁,穿孔略小。器身磨制,有部分经火烧过的痕迹,器体厚薄不一,为4—5.9厘米,上、下两面较圆鼓。最大径7.0厘米、孔外径3.0厘米、孔内径1.4厘米。
3.其他石器
此外,在清理遗址过程中,于部分探方里发现不少砾石,原.料多为火山岩和石灰岩。这些砾石可能是作为制造石制品的石料或有其它用途,被遗址的主人携带进洞穴里的,均无加工痕迹。如石灰岩质的有C3Ⅶ:2、D3Ⅶ:16、D3Ⅶ:21等;火山岩质的有A2Ⅲ:13、C5Ⅰ:2、B2Ⅵ:3等,其中后两件留有经火烧过呈黑色烟炱的痕迹。另发现4件呈深红褐色的石块,形体不大,质地较软,如C5Ⅱ:17、A2Ⅱ:49等,用手触摸这些石块后,会留下深红色,不知是否被当作染料来使用的。在遗址中见到几件带有深红色痕迹的动物碎骨,其用途不明。
落笔洞遗址出土的骨、角制品中,以骨制品居多,角制品次之,另有少量牙、蚌制品。器形一般不太规整,加工技术也不甚精良,除个别制品器身磨制修理外,多数仅在刃部加工磨制,部分制品有使用痕迹,有的为直接使用而成。器形主要有铲、锤、锥、矛形器、尖状器、镞、匕、管等,另有部分半成品。
1.骨制品
落笔洞遗址中有骨制品计51件。大都采用哺乳动物肢骨为原料,其中以牛类和鹿类的为多。制作方法主要是利用刮磨、切割和打击相结合的技术,切割和折断痕迹一般在骨体的外部,刻割和打击痕迹一般在骨壁的内侧。部分骨制品通体磨光,也有不少骨器缺乏进一步修整加工的痕迹,仅有少量骨器器形较为规整。小部分骨制品有使用痕迹。器形主要有铲、锥、矛形器、尖状器、镞和匕等,另有一些半成品和骨料。个别骨器留有经火烧过的痕迹。
此外,落笔洞遗址还出土了丰富的破碎骨片,形状大小不一,其中有部分是经人工砍砸或打击的,经仔细观察,在这些人工破碎的动物骨片中,有部分可能是作为工具来加工或直接使用的。
(1)骨铲:共6件,编号为HP00091—HP00096。其中成形的3件,另3件为半成品。利用哺乳动物的长骨加工而成,器体一般较大,骨壁稍厚,为0.5—0.7厘米,刃部多呈圆弧状,且经刮磨加工。
a.标本HP00091,D3Ⅲ:5,保存完整。先把动物长骨打掉一部分,然后再朝骨关节的斜上方切割去一小部分,形成一个斜面,在其断裂面经刮磨加工成圆弧刃,刃缘较宽。器身表面留有碳酸钙胶结物,完好的骨关节利于手握持。通长9.6厘米、刃宽1.6厘米。
b.标本HP00092,D3ⅩⅥ:4,较完整,将动物肢骨下端稍经刮磨,加工成斜弧刃,刃缘较薄,其上半部分未有加磨。长10.3厘米、顶宽3.7厘米。
c.标本HP00093,D61:6,完整,器体较长,由一断裂的动物肢骨制成。肢骨两端均略经刮磨,在其中一端加工成弧刃,刃缘较薄,器身没经修整。通长13.8厘米、宽2.4厘米。
d.标本HP00094,C5Ⅲ:38,上半部已残,器体较长。在肢骨前端的两侧边各向内打击、割刻形成刃部,未再进一步刮磨加工出刃缘,有使用痕迹,当为半成品。残长12.7厘米。
e.标本HP00095,C6Ⅰ:3,形近于标本D3Ⅲ:5,体较长,其前端已打击出一个斜向的断裂而,未再进一步加工刮磨出刃缘,刃部稍残。上端保留原有的骨关节,当是便于手持所用。为一件半成品。长12.9厘米。
(2)骨锥:共7件,编号为HP00097—HP00103。用动物细肢骨加工而成,器身一般较短小。有的器形甚为规整,尖端通体磨光,锥身磨制加工很好,并有使用痕迹。
a.标本HP00097,D5Ⅲ:21,稍残,圆锥形,器形很规整,钝尖,有用痕,器身略经加磨。剖面呈圆形。残长5.5厘米、直径0.6厘米。
b.标本HP00098,D4Ⅴ:15,顶略残,三棱锥形,锥尖长且较锐利,通体磨光,剖面呈三角形,加工甚好。残长5.7厘米、顶宽0.9厘米。
c.标本HP0099,A3Ⅲ:6,上端残,器身较扁平,扁尖通体磨光,很锋利,锥身磨制,经火烧过呈黑褐色。残长5.5厘米、宽1.1厘米。
d.标本HP00100,D4Ⅱ:8,已残,剖面呈椭圆形,在一端刮磨出扁尖,较利,锥身稍经加磨。残长3.3厘米、直径0.7厘米。
e.标本HP00101,D7Ⅱ:1,用一块短骨料刻磨出尖刃而成,锥尖较利,器身未经磨制加工,因火烧过呈黑褐色,制作较粗。长3.3厘米。
(3)骨镞:共2件,编号为HP00105;HP00106。磨制,体短小,加工较精。
a.标本HP00105,c4Ⅱ:10,,尾微残,镞身近圆锥形,中身稍鼓,两头呈尖状,较利。长3.0厘米、直径0.4厘米。
b.标本HP00106,C5Ⅱ:12,已残,似呈短圆锥形,镞锋较尖利。残长1.6厘米。
(4)尖状器:共6件,编号HP00107—HP00112。系用动物肢骨的碎片制作而成。器体有的较宽,有的稍窄,只在骨片的远端两侧边刻割出尖刃,直接使用,多未再刮磨加工,器身大都无进一步修整痕迹,制作技术一般。
a.标本HP00107,D4Ⅵ:7,完整。沿骨片自然弯曲方向在前端加工成斜尖刃,锋较钝,稍经磨制,器身磨光,上半部较宽,宜于手持。长6.6厘米、宽2.2厘米。
b.标本HP00108,A3Ⅲ:5,完整。在一骨片前端稍经切割,加成短尖刃,甚锐利,未刮磨修整,仍留有明显的割痕。经火烧过,尖部已呈黑褐色,有使用痕迹。长7.6厘米、宽2.6厘米。
c.标本HP00109,A3Ⅳ∶6,顶稍残。器体较细窄,在骨片前端加工出长尖刃,较锐利,器身略经加磨修整,形体比较规则,骨壁厚0.25厘米,尖刃有使用痕迹。长7.0厘米、宽1.3厘米。
d.标本HP00110,C3Ⅱ:20,顶稍残。器体修长,前端两侧边留有明显的切割痕迹,加工出的锋部很长,尖刃较圆钝,未再磨制修整。器身附有部分碳酸钙胶结物。长10.3厘米,锋部长4.8厘米。
(5)骨匕:共3件,编号为HP00113—HP00115。磨制,器体较短,形不太规整,均已残。
a.标本HP00113,A3Ⅳ:5,上端稍残。器身较扁平,骨片下端磨成凸弧刃且扁平,有使用痕迹。长4.8厘米、宽1.3厘米。
b.标本HP00114,D7Ⅰ:2,已残。骨片前端加工成斜长刃,刃缘圆钝,通体磨光。残长3.9厘米、宽1.0厘米。
c.标本HP00115,C4Ⅱ:2,上端稍残。斜弧刃,刃缘圆钝,器身磨光,附有碳酸钙胶结物。长4.3厘米、宽2.2厘米。
(6)骨管:共2件,编号为HP00116,HP00117。
a.标本HP00116,C4Ⅴ:9,完整,呈细管状,用哺乳动物细肢骨制成。一端经切割,割痕清晰,断面平直;另一端也经切割,断面较平齐。管壁外布满碳酸钙胶结物,管身是否磨制、加工,痕迹不清楚。通长8.2厘米、直径1.1厘米。
b.标本HP00117,C5Ⅱ:9,一端已经切割,端面甚平齐,另端仍保留骨关节,无加工痕迹,当为骨管料或半成品。长8.1厘米、宽1.2厘米。
(7)骨料:共24件。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人工打击、砍砸或切割的痕迹,多数呈不规则形,有的形状较宽大,有的则较窄小,均没有加工刮磨,也无直接使用的痕迹,少量经火烧过,表面呈黑褐色。其中:制作尖状器的骨料有D2Ⅲ:11、C3Ⅰ:10、A2Ⅱ:12、D3ⅩV:3等。经火烧过的骨料有A3Ⅴ:5、C2Ⅴ∶7、D3Ⅵ:7、C5Ⅴ:7等。多数骨料的用途不清楚。
2.角制品
落笔洞遗址出土角制品计39件,原料有鹿角和麂角,其中鹿角制品主要是取角的分支部分,经磨制加工出适用的刃部而成,器身表面一般无加工痕迹。有的角制品系直接使用尖部即成,留有一定的使用痕迹。器形有铲、锤、锥、尖状器等,还有一些角料。
(1)角铲:共4件,编号为HP00118—00121。均为鹿角加工而成,形体较粗大,在角的前端先打出一个斜平面,再经磨制,加工出厚钝的圆弧刃。器体一般不修整,常保留原来的角质面,顶部切割较齐平。
a.标本HP00118,C6Ⅲ:3,顶部略残,刃部加磨较好,器身稍经刮磨,刃部似有用痕。长11.2厘米、最大径2.5厘米。
b.标本HP00119,C5Ⅲ:44,顶部已残,圆弧刃,因使用较久,刃边已近平,用痕清晰,有剥落的碎屑疤痕。器身部分略经打磨。残长9.1厘米、最大径2.8厘米。
c.标本HP00120,C6Ⅰ:6,顶部和弧刃均残,器体较为粗长,且附有部分碳酸钙胶结物。残长15.3厘米、宽3.7厘米。
(2)角锤:共17件,编号为HP00122—HP00138。全为鹿角加工而成,主要是利用鹿角的分支部分的前端尖部,稍经刮磨加工即可使用,有的器身表面无修整加工痕迹,有的通体加磨。尖刃一般较圆钝,少量留有用痕,个别的经火烧过。
a.标本HP00122,D3ⅩⅦ:8,器体很长,尾端已残,仅在尖端刮磨出较短的一段使用,刃缘因使用而显得较圆钝,器身仍保留鹿角的大部分自然纹理,未经加磨修整。残长19.2厘米、最大径2.8厘米。
b.标本HP00123,D5Ⅰ:13,尾端已残,通体加磨,尖部较圆钝,有使用痕迹,显得很光滑,近尖刃部留有刻痕,残长9.8厘米。
c.标本HP00124,C6Ⅱ:7,尾部经割断,稍斜平,略残,角尖部磨出较长的一段使用,锤尖圆钝,器身未有加工痕迹。长12.9厘米、最大径2.0厘米。
d.标本HP00125,D5Ⅰ∶7,尾部刻割齐平,扁尖磨光,器身表面通体加磨,在锤身中部和尾部的一侧各有几道刻痕,制作较好。长10.1厘米、最大径2.3厘米。
e.标本HP00126,C5Ⅲ:35,尾端已残,器身较短小,通体磨光,钝尖刃有用痕,近尾端处有几道刻划痕迹。残长7.1厘米、最大径2.0厘米。
(3)角锥:共6件,编号为HP00139—HP00144。角锥系由鹿角磨制加工而成。
a.标本HP00139,D3Ⅶ:4,完整,器身稍弯曲,尾部经切割而平直,通体加磨光滑,锥尖有用痕,器体经火烧过呈黑褐色,加工很好。长6.3厘米。
b.标本HP00140,C2Ⅲ:6,器身短小,尖刃磨光,稍圆钝,尾端齐平,锥身留有刮割的痕迹。长3.2厘米、直径0.9厘米。
c.标本HP00141,C3Ⅳ:6,尾部略残,器体短小,锥身较扁平,尖刃圆钝,通体加磨。残长2.9厘米。
(4)角尖状器:共4件,编号为HP00145—HP00148。角尖状器皆用鹿角加工制成,器身较短。
a.标本HP00145,D51:17,完整,器体近扁平,尾部切割齐平,尖刃圆钝,器身磨光,附有碳酸钙胶结物。长4.7厘米、宽1.7厘米。
b.标本HP00146,A3Ⅴ:3,尾部稍残,扁尖较锐利,器身磨制一般,留有火烧过的痕迹。长4.7厘米、最宽处1.1厘米。
c.标本HP00147,D2Ⅶ:3,尾部已残,体较宽平,前端刻割出尖刃,较利,有用痕,加工制作较粗。长7.1厘米、宽2.2厘米。
(5)其他角制品:还发现角制品原料8件,均有切割和打断的痕迹,只是未进一步加工成形,当属半成品。
落笔洞遗址仅出土蚌制品2件,系为蚌壳切割加工而成,器体较小,未有加磨修整。
a.标本HP00151,A4Ⅱ:1,形似尖状器,尖端上翘,长3.7厘米。
b.标本HP00152,A4Ⅱ:5,近圆片形,周边刻割痕迹清楚,一面中部稍鼓起,用途不明。直径2.9厘米。
落笔洞遗址仅有牙制品4件,编号为HP00153—HP00156。均用野猪獠牙为原料,经切割加工成片状,一面仍保留原珐琅质,缺乏进一步加工修整痕迹。
a.标本HP00153,D511:29,近似长方形,器体扁平,有刻割痕迹,一端稍呈短弧状,可能当匕使用。长3.0厘米。宽1.7厘米。
b.标本HP00154,D3ⅩⅦ:6,近长条形,器体稍弯平,有割断加工痕迹,因经火烧现呈褐色,用途不明。长7.0厘米、宽1.3厘米。
据传,落笔洞遗址中“落笔洞”名称的由来,与元人云从龙有关。元世祖忽必烈为收复开发南疆地域,派海北海南道宣慰使云从龙出征南疆。至元二十年(1283年),他曾来到落笔峰,见中部洞顶有两根形似毛笔的钟乳石垂吊而下,笔尖不时滴下水珠于“巨砚”上,于是即兴在洞右壁上方题“落笔洞”三字,并落上款“至元癸末”,下款“维山云从龙”。
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建立在考古学意义上的三亚落笔洞遗址发掘及对相关文化研究。如郝思德1997年1月发表在《南方文物》的《三亚落笔洞洞穴遗址文化初探》;1998年6月由南方出版社出版的《三亚落笔洞遗址》一书,详细记载了三亚落笔洞遗址的发掘过程,并对落笔洞遗址文化进行了分析和特征界定。
第二阶段为2000年至2009年。2006年1月,时任三亚市博物馆馆长黄怀兴的《三亚史迹叙考》及《摩崖石刻》,是其研究包括落笔洞文化在内的三亚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2007年10月,三亚学院成立落笔洞文化研究所,由具有考古学背景的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担任特聘所长;2009年8月,海南出版社出版了《三亚历史文化丛书》之《落笔洞》,对落笔洞文化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落笔洞遗址是海南岛唯一经科学发掘、发现有人骨化石且有可靠测年数据的洞穴遗址,代表了中国南端最早的且比较可靠的人类活动证据,其出土的文化遗存表明史前“三亚人”是海南最早的现代人,该遗址是海南岛最早进行科学发掘且有精确测年数据的洞穴遗址,是中国海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文明遗址,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旧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处遗址,不仅具有极高的地质地理与生态研究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考古价值。
落笔洞遗址从发现后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无保护状态,其东北部属于遗址保护范围约1万平方米的缓坡地带被开发成了香蕉园。在落笔洞的洞口内,很多人随意在洞壁上刻画,对古人留下来的摩崖石刻形成直接的威胁。落笔洞脚下的古河床也变成了垃圾场。由于风吹日晒和暴雨侵蚀,落笔洞裸露岩石不仅损坏严重,而且还有脱落危险。
2010年后,尽管来自人为破坏的风险大大降低,但是由于三亚雨季旱季时间跨度大以及台风暴雨频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落笔洞遗址及所在的落笔峰近年来也开始显现坍塌滑坡风险,需要人工主动防护。落笔洞除了已经探明两处具有敞开出口的较大洞穴外,还有不少小的隐藏的熔岩洞,这些溶洞因为地处高处,导致修缮工作困难重重而处于危险境地。
2011年,启动落笔洞遗址修缮工作并进行专家论证,专家建议“对落笔洞遗址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增强遗址的可读性,对洞内各种摩崖石刻进行加固及防风化处理,采用直接裸露的形式展示,重点清理古河道,展示古人类生存的重要水源地......同时采用数字虚拟手段,对遗址生活场景进行三维数据建模,展示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场景”。
2017年1月,七届市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三亚落笔洞遗址保护规划》,以有效保护落笔洞遗址,并在保护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9年至2020年,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分别下达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700万元和520万元用于落笔洞遗址的展示和利用。
2020年,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下达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732万元用于落笔洞遗址的危岩加固、安防和保护等项目,通过治理落笔洞遗址的危岩体,积极做好遗址本体保护;通过安装安防设备,对落笔洞遗址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针对危情及早发现、及时反应和及时处理。
2021年6月,三亚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三亚落笔洞遗址保护中心”,专门负责遗址的保护工作。
2022年12月,三亚市出台《三亚市落笔洞遗址保护规定》,聚焦保护对象、保护机制、保护范围、学术研究等内容,着力解决落笔洞遗址保护管理等问题。
1990年1月,落笔洞遗址被三亚市人民政府与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1月2日,落笔洞遗址被海南省人民政府与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落笔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落笔洞遗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荔枝沟东北部的印岭(落笔峰)南侧,紧邻三亚学院,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32’50.6”,北纬18°19’42.4”之间。
落笔洞遗址免费对外开放。
落笔洞遗址周边有落笔洞站,可乘坐三亚公交6路、三亚公交7路、三亚公交21路、三亚公交37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