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6 21:55
葛甘孺1954年在上海出生,成长期间刚好碰上文化大革命,学业中断,在农场他结识了上海交响乐团的首席,在最不可能的环境中学会了小提琴和音乐理论。文革结束后,葛甘孺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作曲。1983年他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作曲,与谭盾成为同为哥大音乐系教授、作曲家周文中的第一批中国大陆学生。
葛甘孺,现居美国新泽西,上海籍作曲家(Ge Gan-ru)。1974年,葛甘孺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时学的是小提琴,但对作曲的强烈兴趣使他在三年级时转到作曲系。毕业前,他写了一部后来引起争议的大提琴协奏曲。“所有音乐无外乎声音、节奏、音色和力度这4个元素,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是如此。在研究了东西方音乐后,我发觉这两种音乐在这四点上竟截然不同:二胡演奏中的滑音在小提琴上不会出现,吉他的共鸣效果琵琶却完全做不到,所以我把大提琴的弦放松,又减少了音箱的共鸣效果,用大提琴的音色表现传统民乐的韵味,但当时很多人无法接受这样的改变。”1983年,葛甘孺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作曲专业博士学位,成为又一位先锋派旅美作曲家。
葛甘孺CD获得了“纽约时报”、“留声机杂志”的好评。CD收录的三首曲子,时间纵贯近20年。陈灵所演奏的“兀”(古义是上升),完成于1986年,原是钢琴与室内乐曲,后来又扩展成钢琴与管弦乐曲,曾由纽约爱乐和香港管弦乐团演奏。“兀”本来是专为陈灵而作,因此有许多陈灵擅长的新音乐拿手绝活,包括让钢琴家用手直接拨琴弦,弹奏出类似古琴的声音。
“中国狂想曲”是1992年的作品,以西方的管弦乐编制,配上排琴和小锣等中国打击乐器,乐曲由慢板(有许多魅惑的竖琴段落)逐渐加快速度,到最后鼓乐齐鸣,“纽约时报”称赞他的配器法完全是大师风范。熟悉中国音乐的听众,可以感觉到不少戏曲和民乐的痕迹。
六首中国五声曲调顾名思义,是根据中国民间曲调写成,但是完全是以西方乐器来表达。葛甘孺认为,东西方音乐截然不同,所以即使在西方音乐已经走到无调性的时候,引入五声音阶并不是走回头路,而是开创了音乐的新路。
葛甘孺说,西方音乐重理论,不管是12平均律或是12音列,都有很强的科学基础,强调的是音与音之间的关系。相较之下,中国音乐的音阶不是很重要,但是每一个音的音色和表达方式则可以千变万化,他的东西合璧,就是从这个角度来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