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酉

更新时间:2023-08-25 16:35

董大酉(1899~1973),浙江杭州人。192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同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科学习,获硕士学位。192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美术考古研究院读研究生,1927年毕业,同年在美国莫菲建筑师事务所工作。1928年回国后,曾开办董大酉建筑师事务所。1934年起历任上海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建筑顾问,广东省政府建筑顾问,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计划处处长、主任建筑师。1951年起历任西北公营永茂建筑公司、西北建筑设计公司、西北建筑工程管理局、北京公用建筑设计院、城市建设部民用建筑设计院、天津民用建筑设计院、浙江省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1964年直至去世任杭州市建设局顾问工程师。是中国最早的工程师学会会员。曾任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等。毕生致力于建筑设计工作,创作了一系列雄伟壮观的建筑作品,如:上海市政府大厦、上海市博物馆、南京无名英雄墓、纪念塔(中山陵园)、天津干部俱乐部等。主要论文有:《中国艺术》、《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大上海发展计划》等。

人物生平

董大酉,192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 (即清华大学前身) ,同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建筑科, 1924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25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又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术考古研究院读研究生,1927年毕业。同年在美国莫菲建筑师事务所工作。1928年回国后,在上海庄俊建筑师事务所协助建筑设计。1929年与美国建筑师菲利普合办事务所。 1930年任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顾问,兼任建筑师办事 处主任建筑师,同时开办董大酉建筑师事务所。1934年任上海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建筑顾问,1937年任广东省政府建筑顾问,1947年任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计划处处长、主任建筑师。1951年任西北公营永茂建筑公司总工程师,1952年任西北建筑设计公司总工程师,1954年任西北建筑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1955年任北京公用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1956年任城市建设部民用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1957年任天津民用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1963年任浙江省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1964年起任杭州市建设局顾问工程师。 他是中国最早的工程师学会会员,并于1929~1938年间连任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1956年任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北京分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董大酉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先后完成了许多重要的建筑设计项目。他的设计作品遍布上海、南京、西安、天 津等城市。1929年,他拟定了上海市行政区规划,设计了原上海市政府大厦和市政府各局办公楼,上海市京沪、沪杭甬 铁路管理局大厦 (现上海铁路局大厦) 。1931~1934年间, 他设计了上海市立医院、上海市博物馆、上海市图书馆、上海无名英雄墓、上海市运动场 (现上海江湾体育场,1983年 曾作为五届全运会会场) 、上海市体育馆(现江湾体育馆) 、上海市游泳池、上海市政建银行、上海市卫生试验 所、上海市中心孙中山铜像、南京无名英雄墓、纪念塔 (中山陵园) 、南京原国立中央警官学校、原国立中央地政学院、邮政储金局职工宿舍南京两区 (82宅) 、上海两区、青岛大学科学馆、南京建业邨住宅区、镇江江苏省立医政学院等。1935~1940年间,他设计的主要作品有: 上海中国航空协会及陈列馆、中国工程师学会材料试验馆、棉纺织染实验馆、原新中国建设学会、上海市中心区道路管理处、小学校、职工宿舍、老西门纪念塔、文庙图书馆、上海大华大学教学楼及宿舍两幢 (现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美联实业公司 厂房、上海新邨住宅、上海震旦东路住宅、康平路花园住宅、吴兴路花园住宅、武康路三层住宅、绍兴路三层公寓楼、南京国立中央通讯社大楼、湖北省政府、湖北省运动场、广东省政府、广东省银行大厦 (设计已完成,因 “八 一三”事件未能完工) 等。1951~1953年间,他设计的主要作品有西安市新城广场改建规划设计、西北体育场、第四军医大学及附属医院、西安师范学院、西安政治干校、西安制革厂、西安人民面粉厂等。1958年,他设计了天津干部俱乐部,其中包括中国较早应用建筑声学设计的剧场。

人物著作

董大酉的著作及论文有: 《中国艺术》 (美国哥伦比亚 大学校刊,1927年) 、《建筑记事》 (天下杂志,1936年)、 《大上海发展计划》 (远东杂志,1936年) 、《六角形观众厅的音质设计》和《建筑的形式和风格》 (分别载建筑学报,1961年第3、10期) 。尚未发表的遗著多篇,如《现代建筑》 、《建筑美》 、《观众厅设计中应用建筑声学之初步经验》 等。

人物评价

董大酉在建筑设计方面吸取了国外建筑艺术中的精华, 同时与中国传统风格相结合,创作了一系列雄伟壮观的建筑 作品。他在晚年从事建筑理论及哲学和美学的研究,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中外各个时期的建筑,在建筑艺术和建筑现代 化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并以此指导建筑实践,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