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圩

更新时间:2023-05-12 09:33

董家圩,地处丰乐河南岸舒城境内,原属合肥县南乡,1955年区域调整划归舒城管辖隶属五星乡,后多次调整后隶属舒城县舒三乡胜合村,1992年舒城县撤区并乡后又隶属杭埠镇胜合村,后因汪圩村与胜合村合并一村,现隶属舒城县杭埠镇汪圩村董圩组,董家圩子四面环水,东面为围沟,东北边是围沟和老庄塘,西边是后塘,南边为大坛塘,圩子环境优美,周边河塘、水沟较多,古称堰私沟”,也叫燕溪沟”。

董家圩,是清朝淮军圩堡群中典型的一座,与肥西刘老圩张老圩等圩堡建筑风格类似。该圩子是淮军董氏一族董大义兄弟等做官后兴建的。史料记载:准军将领董履高和叔父董大义出身贫农,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打到三河,参加了太平军。董大义功封将军,率部驻防江苏常熟时,淮军来攻。他听淮军将士讲的都是合肥家乡话,勾起乡情,遂率众投入淮军,编为义字二营,仍由叔侄二人统领,二人后来均官至提督。董履高历任贵州安义镇总兵、直隶正定镇总兵、江苏淮扬镇总兵、安徽寿春镇总兵等。1884年曾参加中法谅山战役,《清史稿》“董履高传”记述:“十月(1884年11月),徙屯枚,与法军血战数昼夜,左足中炮几断,当轴遽易之,谅山遂陷。”他身负重伤,被迫离开抵御外侮的战场。1905年,董履高任寿春镇总兵,适逢淮河发大水,寿春周围一片汪洋,“城不没者数尺,履高晨夜徼巡,修补救护,城得无虞。”1906年冬天,他在巡视泗州防营时坠马,引发旧伤,回三河故里疗养。

圩子地处杭埠镇五星村的王家圩和汪圩村的殷家圩之间,距肥西丰乐镇约7华里,距三河古镇约8华里,俗称:“上七下八”(地理西高东低)。圩子主要以河设障的建筑,四面环水,主要起到防范外侵作用。原圩子建筑有多进房屋,多个大门,房屋几十余间。有更楼、四合院、炮台、会客厅、花厅、花园塘、门楼、吊桥、抱鼓石等。因历史原因,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被拆毁,建筑材料、圩址为基层粮站及村民所占用,圩子除董氏后人居住外,又分配给其他村民入住。安徽1969年、1991年发生两次特大洪水,因洪水浸蚀,圩堡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圩堡外部环境依旧,不少遗迹和遗存较为清晰完整。作为准军圩堡建筑曾经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以其独特的清晚期建筑风格林立于世,饱含着淮军文化史的演变历程。据董氏后人介绍:50年代见过董大义用过的战刀,上面刻有“记名提督董大义”字样。圩子设计较有特色,特别是整个圩子院子里下水道,只见入口水,不见出水口,下雨时雨水从院中淹涵流入下水道,不见其雨水的出水口处在哪里,设计较为巧妙,充分体现出水圩建筑的特点。这些发现对研究淮军的兴衰史,研究江淮地区圩堡建筑形制都具有一定意义。董家圩堡也亟待政府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董氏一门可谓英才倍出,董氏祖谱记载有:淮军著名将领董履高,记名提督董大义、记名总兵两江补用副将董大鉴、两江补用副将董大铨、尽先补用游击董履泰、副将董履贞、江苏抚标亲兵水师营两江补用游府董大勋、两江尽先补用千总董道贤、即补守备董履郊等。作为将门之后其志被爱国侨领董寅初(董必旭)先生继承,董寅初先生不平凡的一幕幕人生故事激励着新一代青年奋发图强,爱我中华。可谓是将门之后逞英豪,南洋办报抗日枭,实业宏图救国梦,丹心一片献侨胞。董氏辈份为二十字:维汝存正大履道必思先学士明其本永为万世延。董氏宗祠位于董家圩东北方向丰乐河对岸肥西县丰乐镇董家湾,董氏宗祠2013年被合肥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