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和

更新时间:2024-10-29 11:19

蒋兆和(1904年5月9日—1986年4月15日),四川泸州人,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代表作有《流民图》《曹操》《苏东坡》《文天祥》《李清照》《杜甫行吟图》等。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为第四届顾问、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第三、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

人物经历

儿时生活

1904年5月9日,出生于四川泸州小市卿巷子一个没落秀才的家庭,初名万绥,祖籍为湖北麻城。1907年,因病抽风,幸免于难,改名兆和。1911年,随父读书、习字,学习中国画。攻《史记》《资治通鉴》,背诗词歌赋、习字绘画。对泸州画像人用炭精粉描摹作画,产生兴趣,也仿效之。

上海生涯

1920年,来到上海。刚开始在上海岁月里,少年蒋兆和饱尝忍饥挨饿的滋味,有时甚至露宿街头,但凭着画炭像的本事,很快就在百货公司找到份装潢设计的工作。他大胆创新,把中国字也写成像洋文那样的美术字,制成广告牌陈列吸引顾客,效果显著。后来又进入新新百货进行专门的橱窗装帧设计,在广告设计、图案、装饰画里开始其艺术生涯的青春期。

1927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为图案系教员。1928年,在徐悲鸿的引领下,蒋兆和从萌动开始走向成熟。1929年,处女作油画《黄包车夫的家庭》展出,引发美术界关注,这幅表现高楼下贫民窟生活的画作标志着蒋兆和从“为艺术而艺术”转到“为人生而艺术”的理念变革,开启了蒋兆和艺术创作的全盛时期。

1930—1932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素描教授,并参加临时青年爱国宣传队绘抗日宣传画。1932年,淞沪抗战,成为青年爱国宣传队战士。画的抗日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的画像张贴在街头,被游行队伍高举,又印成画片,创造当时中国画片的纪录。

创作流民图

1935年,来到北平(现北京),开始水墨人物画创作。在这期间蒋兆和徒步万里,在大屠杀后的南京、人间地狱的苏州、难民挣扎的上海,目睹了日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悲惨灾难,从而产生了要把现实画下来的朴素想法,要把沦陷区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压迫的灾难和人民盼望胜利的急切心情表现出来。

1939年,回到北平后,完成画作《流民图》的核心部分画稿。1941年秋,《流民图》腹稿孕育成熟。1942年5月,赴上海、南京等地收集素材,8月返回北平,作了第一次草图。1943年9月,完成《流民图》创作,该图在宽2米、长26米的长卷上,按真人比例出现百名伤亡苦难同胞,展示了日本侵略军铁蹄下哀鸿遍野、尸骨横陈的人间惨象。

1943年10月29日,《流民图》几经周折首次在北平(现北京)太庙展出,展出必得通过日伪当局的审查,起初日方人员认为《流民图》之名太刺激舆论,勒令改名,但展出几小时后,仍被荷枪实弹的日本宪兵勒令禁展。展后,《流民图》被阴谋的手段变相没收。

1944年,与萧琼结婚;同年,《流民图》首次发表于上海《杂志》1944年第8期,并在上海法租界展出,展后被变相没收。1946年,一度失业,曾为天主教堂作宗教画;同年,于北平举办蒋兆和、萧琼联合画展。1947年,于北平与徐悲鸿久别重逢;同年,应聘于北平艺专兼任教授,后转为专任教授。

中年生活

1949年,徐悲鸿带着蒋兆和的《流民图》画册,赴欧洲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先后授素描、国画人物写生课;同年,在江苏省吴江县参加土改两月余,作《鸭绿江边》等作品。

1953年,出席第二次全国文代会;同年,作《把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绣慰问袋》《屈原》《生活在幸福的土地上》,其中《生活年年好》入选第一届全国国画展览会;同年,为《毛泽东的旗帜迎风飘扬》(郭沫若著)作插图。1954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同年,被聘为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1955年,作《学习好》等作品,并为首都儿童医院建成作《毛主席与少年儿童》(又名《听毛主席的话》),为《五河县》(吴敬梓著)等作插图,作《张仲景像》等历代医学家肖像多幅;同年,《少先队员的委托》《把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小孩与鸽》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

1956年,参加赴朝慰问团,并为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画像数十幅;同年,作《杜甫》《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像》《司马迁像》《给爷爷读报》等;同年,发表《从国画展览会中所得到的启示》《新国画发展的一点浅见》两文。

1957年,当选为北京市第二届人大代表,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美院支部委员,后又任主任委员;同年3月至5月,赴苏联出席“现代中国画展览会”,其作品《流民图》等受到高度评价,切戈达也夫在《创作》杂志上撰文,称蒋为“卓越的大师”,“在中国画未来的繁荣中,应占有光荣而重要的地位”,并与苏联画家茹可夫互相画像;同年,发表《国画人物写生的教学问题》一文,首次明确提出以白描作为中国画的造型基础,主张融会贯通外来艺术,初步建立了国画人物写生的教学体系。

1958年,参加赴福建前线慰问团。《蒋兆和画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文怀沙编并作序。1959年,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出席政协三届一次全委会议;同年,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之画册《徐悲鸿》(“彩墨画”分册)作序。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确立了教学体系中中国画如何学习素描这一环节的原则和方法。病中作《曹操像》《杜甫像》《包身工》等。

1960年,出席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病中作《迎春》《梅烛》等。1962年,创作《边防线上》(又名《海军战士》)《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等。

1966年,被批斗。1972年,作《曹雪芹像》。1976年,作《李时珍采药》。1977年,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扶病作《祖国的江河大地永远怀念你》。

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出席政协五届一次全委会议;同年,《蒋兆和水墨人物画》(人民美术出 版社编)出版;同年,作《高峰任我攀》,向全国科学大会献礼,并作《朱德像》《太白沉思》《东坡行吟》《猫竹图》《喂鸡》《奈何如之》等,带病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1979年,恢复名誉。

晚年生活

1981年,《流民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1982年,作《酒仙图》《龚自珍诗意》等。1983年,作《自画像》《渔翁》《竹菊鸽》等,发表《怀念悲鸿先生》一文。

1984年,中国美协、中央美院举行蒋兆和教授从事艺术活动60周年庆祝会;同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蒋兆和画选》,沈鹏作序言。

1986年,因病住院,好转后回家疗养。1986年4月15日,因心脏病抢救无效,在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2岁。

个人生活

蒋兆和的父亲为蒋茂江(字汇泊)为清末秀才,书画诗文为当地所敬重,因家无余荫,以教蒙馆为生。

蒋兆和的恩师为徐悲鸿。

1928年,蒋兆和在商务印书馆外交博士黄警顽处结识了徐悲鸿。徐悲鸿请蒋兆和留住于南京大学自己的画库两年,而后又留于家中数月。蒋兆和观摩徐悲鸿作画,并饱览了收藏,两人畅叙中国画业的前程,蒋兆和的艺术创作从萌动开始走向成熟。

人前人后,徐悲鸿始终不忘推荐蒋兆和。蒋兆和逐渐从一个商业画家成长为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艺术家。

蒋兆和妻子为肖琼,岳父为北京名医萧龙友。有一子两女(女儿蒋代平,笔名欣平、蒋代梅;儿子蒋代明)。

主要作品

著作

有《蒋兆和画册》、《蒋兆和画集》《蒋兆和画选》等;发表有《国画人物写生的教学问题》《关于中国画的素描教学》等论文。

画作

作品集:

作品保护

2023年5月5日,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防止近现代珍贵文物流失,完善文物出境审核标准体系,《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文物博发〔2023〕13号 )蒋兆和作品一律不准出境。

创作特点

思想感情

蒋兆和作品有着个人鲜明情感。不仅本人对苦难民众深刻同情,也希望观赏者具有一样的情怀。

1939年,蒋兆和以三个小乞丐的形象创作了《流浪的小子》,并陪伴三个小孩子度过了一个中秋节,但离开几天之后,最小的孩子却饥寒而死。蒋兆和在作品上题写:说什么心肝与宝贝,流浪的孩子不值钱。表现出画家对小孩的深切同情与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在他的前期作品中,无一不是表现阶级压迫的不公与苦难,直接导致了不堪于现实的苦难下人物精神的孱弱型特质的凸显以及无力摆脱的精神落难,愈发加剧了孤独、悲观以及缺少价值感与归属感的精神怜悯。

一个成功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作品必须反映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与诠释,并在典型人物的基础上寄托对人物命运的情感。蒋兆和的作品通过来自社会底层人物的精神刻画,表达了自己对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无限同情,对生命的孱弱型特质寄予的深刻理解,对现实的不公和艰难进行深层反思,表现出博大的悲悯和仁爱情怀。

徐悲鸿、蒋兆和倡导真、善、美三者合一的艺术观,以真实、淳朴、富有美感的作品达到“穷造物之情”、“探人生究竟”。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价值观,真者精诚之至也,此不必多提。现所欲言者,则艺术两大原惟美与善,此二者有包含造物与人生。造物与大自然之间,则‘美’也。体会人生则善也。

技法绘法

理论界把由徐悲鸿、蒋兆和共同倡导的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教学思想和创作方法概括为“徐蒋体系”。这一体系在中国美术教育中影响巨大。“徐蒋体系”的特点是:以传统人物画家任伯年和一些民间肖像画师的作品为底版,加上写实油画的造型和色彩等技法来表现现实题材。

蒋兆和在技法上深受徐悲鸿绘画理念的影响,在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学习并吸收了西画中素描与油画特有的严谨、准确的比例结构和透视关系,逐步形成一种中西绘画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新式绘画风貌。

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已不追随前人的笔墨迹象和写意的自由性,而是把西画的“形似”与中国画传统精神的“神似”进行了生动的结合,从而找到了较之于传统中国画的新的绘画语言和生存语境。正是这种艺术语言探索的尝试与创新,挖掘出了符合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和苦难关怀,从而在思想深度与现实的结合上更为缜密和理性,在美术史上开创了中国画写意人物绘画的新局面。

画家的本领在于怎样使人物形神兼备,特别是怎样微妙、细腻.深邃地捕捉和刻画人物的心理。蒋兆和笔下的人物形象的心理展示,体现画家的一种追求,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

蒋兆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创立的中国画造型基础课教学思路是:强调从物象本身的结构出发,运用线的变化去表现物象本身的精神特征。“六法论”中的“骨法用笔”是中国画的造型原则,白描是“骨法用笔”的表现形式;以中国画造型法则为主,不全部搬用西洋素描,主要吸收其分析对象的科学知识,舍弃其光色体面的详尽描写,形成以白描为骨干、皴擦表现体面转折,求得整体统一的中国画素描教学体系。

实践中,蒋兆和进一步探索完善的水墨人物画写生教学体系。中国画的“骨法用笔”即造型法则,具体表现为白描手法,白描也是水墨人物画的造型基础,水墨人物首先用线去勾勒具体物象的结构,然后再以笔墨的轻重曲直、浓淡虚实以体现物象的质感和量感。蒋兆和抓住“以形写神”这一根本精神,认为笔墨的变化以造型为依据,笔墨的浓淡虚实在于表现形象的凹凸,线条不足于表现时,运用皴擦以突出体积的主要部分,笔尚不足以完整统一表现形体,则施以浓淡墨色渲染。

此外,他又研究了中国古代画论的笔墨观,将笔墨的关系进一步概括为“以墨随笔,以笔取形,两者互相发挥”的关系,将笔墨的功能概括为以笔为主见其骨,以墨为辅显其肉。

蒋兆和直接将素描以水墨的方式进行表现,并没受到传统的中国人物画技法约束。而徐悲鸿虽然在画面中运用了西方的造型规则,但是人物的塑造手法上却并未摆脱中国传统绘画的桎梏,依然采用的是白描加染色的表现手段。这一阶段的过渡使蒋兆和对笔墨的把握与运用更加完善。

人物影响

写实水墨人物画基本上成为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主流。徐悲鸿去世之后,蒋兆和继续把这种人物画的创作方法发扬光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物画家。

蒋兆和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引领了中国水墨人物画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型,为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为民写真”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他的人物画作品不仅展现了对人物形象的真实刻画,还传递了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人物评价

蒋兆和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一开始的创作便接着地气,就着眼于底层的穷苦民众,他的创作都是老百姓能看懂的东西,那些题词也是老百姓口中的话,他总是以一颗同情人、爱人之心进行创作。在艺术语言上,他接触了徐悲鸿,借鉴西洋绘画之长,但蒋兆和没有参加当年那场涉及中西之争、古今之争的大论战,而是作为一名从事实践的画家,始终进行着独立的探索。(美术史论家、中国美协蒋兆和研究会副会长刘曦林)

在网络传播、即时娱乐的潮流下,人们可以轻松地关注语文课本里被恶搞的“杜甫很忙”,却很难对那“杜甫”本来由谁、因何而创作提起兴趣;在市场引领、名人效应的传导中,人们愿意对登堂入室、身价不菲的某某“大师”膜拜议论,却并不在乎那样的创作也许不过前人的皮毛。他颇具悲剧色彩的人生,一如代表作《流民图》的波折遭遇,然而也正是靠作品说话让他为后人怀念。他曾说:“知我者不多,爱我者尤少,识吾画者皆天下之穷人,惟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饿殍”“借此一枝秃笔描写心灵中一点感慨”,“我当竭诚来烹一碗苦茶,敬献于大众之前。”他,就是蒋兆和。(《中国文化报》评)

蒋兆和毕生践行“为民写真”的理念,通过一个个小人物呈现出时代的大背景,折射出一种社会的真实状态和人民的生活面貌。他的人物画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题材和人物,可谓“写尽苍生”,成为百年来中国历史变迁的时代见证。在作品《卖子图》《卖小吃的老人》《街头叫苦》等作品中,战争苦难在他的笔画勾勒间直指人心。(中国经济网评)

后世纪念

浮雕

在泸县玉蟾山,有《流民图》的浮雕,更埋着蒋兆和的骨灰和钟爱的画笔。头像的基座预先留了一个小小的空穴。落成时,家人将骨灰和一支画笔放进空穴,然后将基座完好地密封。

展览展出

2014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协办的“不尽丹心——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11月2日至30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

2015年7月9日至8月23日,“我法——蒋兆和绘画艺术研究展”在武汉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汇集了蒋兆和不同时期的50余件作品,包括雕塑、书法、画稿、水墨人物作品以及文献照片原版画册等。其中蒋兆和1943年创作的、如今已成为20世纪中国画史诗巨作的《流民图》,其珍贵底稿也对外展出亮相。

2024年4月至5月9日,“境在苍穹寥廓中:蒋兆和艺术文献展”在北京泰康美术馆展出。

2024年5月9日至9月1日,“为民写真 时代高峰——蒋兆和艺术与传承展”在泸州市博物馆开展。展览作品主要聚焦蒋兆和先生面向生活、融和中西、为民写真的艺术创作理念,革新国画、发扬传统、民族生辉的教学理念传承,呈现蒋兆和“为民写真”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2024年5月,在泸州市十二中,以致敬百年巨匠蒋兆和为主题的艺术展举行,学生们通过水墨画、版画雕刻、剪纸、素描等多种形式临摹蒋兆和的代表作品,与大师隔空对话,向这位泸州籍艺术巨匠致敬。

作品纪念

1991年,《流民图》雕刻在蒋兆和故乡四川泸州的玉蟾山上。

故居保护

依托蒋兆和故居建设的陈列馆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卿巷子,是一座具有川南特色的民居院落。民居占地789平方米,左右宽阔20米,前后进深33米。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纪录片《百年巨匠——蒋兆和》的实地取景点。

2017年以来,泸州市、龙马潭区先后对陈列馆进行提档升级。

2019年12月5日,蒋兆和故居陈列馆举行开馆仪式,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

2021年9月15日,蒋兆和故居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开工。

学校命名

泸州市兆和学校座落于五峰山上、长沱两江交汇之畔,是泸州市龙马潭区规模较大的一所城区九年制学校。学校前身为“劳动街小学”,后为“下大街小学”,因与蒋兆和故居毗邻,2018年更名为“泸州市兆和学校”。

2024年4月23日,泸州市兆和学校举行“兆和文化传习基地”挂牌仪式暨“兆和奖学金”颁奖活动,以此纪念蒋兆和先生诞辰120周年。

作品捐赠

2024年7月22日上午,蒋兆和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蒋兆和先生家属将《与阿Q像》无偿捐赠中国国家画院,同时捐赠的还有蒋兆和先生的文房用品等共18件/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