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故城

更新时间:2024-07-18 15:17

蒋国故城,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期思镇期思村,为西周至战国时期遗址。

历史沿革

蒋国是西周初年周王朝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左传》信公二十四年(前636年)载:“凡、蒋、邢、胙、祭、周公之胤也。”春秋时被楚所灭,置期思邑,汉置期思县,南朝梁天监四年置期思州,陈置边城郡,隋废郡改县。唐初,期思县废,一直隶属固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划归淮滨。

1982年,当地农民在挖排水沟时,发现一座春秋时代的竖穴土坑墓,出土了一批残陶、鼎壶、罐等器物。

1990年,唐营村窑坊在此地取土生产时,发现一批竖穴木梓墓,后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调查,确认该地为春秋战国时代墓群。当年12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委托信阳地区文管会、淮滨县文管会,对此地窑坊破坏的四座墓进行抢救性清理,出土了一批已损坏的陶器及铜剑、戈等,陶器多为鼎、壶、罐、豆等,陶质为灰胎黑衣彩绘陶。

201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古城东南部白龙庙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西周时期的铜锛、铜镞、陶豆、骨簪、骨针等遗物。

遗址特点

综述

蒋国故城坐落在距淮滨县城东南15千米的期思镇政府所在地—期思村(又名期思集),白露河和淮河交汇处的中间偏南地带,北靠期思死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长300~500米,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

城墙

蒋国故城北面靠死河的台地与城内地面相平,已无城墙痕迹,其余三面墙址断续可见,墙址高2~3米,最高处约8米,基宽32米,墙址宽15~20米。南部护城河尚存。

年代

通过对蒋国故城城墙剖面的调查分析,发现城墙底部分布有商代时期的文化包含物,这些包含物证实期思的古城墙就是建于西周时期,上限为西周,下限为汉代,属西周至汉代古城。

古墓葬区

蒋国故城周围有很多处商、周及其更远时代的人类活动遗址,说明期思早以经过了先民的开发,是一个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期思从公元前11世纪的蒋氏封国到唐初期思县地并入固始,在1600多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内,始终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蒋国故城的东南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古墓葬区。这些墓葬从商周延至汉晋,规模宏伟封土高大,其中蒋国贵族墓葬占有一定的比例。

小沟

城墙的西南角外侧,因地势较洼,北部多年顺南流水紧依城墙壁形成一条小沟。由沟壁看城墙暴露出的结构及城内所挖的一些深沟沟壁断面分析,文化层厚1.5米左右,可分春秋、战国、汉代及其更早期的陶片所反映出的文化层。

孙叔敖埋蛇岭

蒋国故城西北部的台地被称为孙叔敖埋蛇岭,经地方学者研究考证,此台地乃为孙叔敖子所封之寝丘。岭下有孙叔敖庙和墓。《水经注·淮水》载:(淮水)又东过期思县北,县故蒋国······城之西北隅有孙叔敖庙,庙前有碑。明成化年间重修,重修孙叔放庙志碑碑文载:“庙西下即其墓。”《说苑》《绛史》、清乾隆《光州志》、清嘉庆《固始县志》等都载有东汉延熹三年期思令段光书、王延寿撰文的《孙叔敖庙碑文》。

文物遗存

蒋国故城内及周边区域采集和出土较多西周至战国遗物,有铜鼎、铜壶、铜锛、铜镞、铜剑、蚁鼻钱、金币-郢爰、车马、陶豆、骨簪、骨针等。故城西北偶的台地上发现了大量的石斧、石凿、蚌镰、红陶、火烧土等史前文物。

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在蒋国故城发现了“楚相孙公祠”横额石刻,记载“古寝丘地”的清同治年间奶奶庙碑,明刘昌孙叔敖诗碑,重修孙叔放庙志残碑石刻等大量文物。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孙叔敖,又名蒍敖,字艾猎,期思人就出生在古老的蒋城期思。他修建了中国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期思陂”,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列为循吏第一人,人们把他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现在期思镇镇政府院内仍保留着孙叔敖庙地遗址和明代的“重修孙公祠”残碑,在镇政府西侧不远就是孙叔敖墓地。

相关记载

蒋国古城历史早有记载,清乾隆《光州志》说,清朝初年固始县境内有三座古城,即“古城一在枣林冈,一在期思镇,一在上闸,三城俱临河岸,旧志以为或古漕司云”,这三座古城是指蓼国故城、浍州故城和期思的蒋国故城。

研究价值

蒋国故城文物遗存充分展示出古城历史文化内涵,为研究淮河流域商周文化特征及西周王朝分封和当时蒋国的城市布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1986年,蒋国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蒋国故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蒋国故城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期思镇期思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蒋国故城,路程约23.5千米,用时约32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