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8 22:24
蒙古语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学位为文学学士,于1949年8月设立。
1949年8月,北京大学首次开设蒙古语专业。
2016年2月16日,《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公布,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首次开设蒙古语三外课程。
201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招收第一批蒙古语专业本科生。
2020年2月5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印发,蒙古语首次出现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
蒙古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中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蒙古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基本修业年限:一般为四年,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对按规定修满学分并符合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蒙古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
蒙古语专业学生应掌握外国语言知识、外国文学知识、国别与区域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体现专业特色。
蒙古语专业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
课程设置应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教学、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外语专业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突出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构建,特别应突出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课程调整机制。
课程总学分一般为150—180学分,总学时为2400—2900学时。各高校根据各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识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校级通识教育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创新创业教育、第二外语等课程。
校级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包括提升学生知识素养、道德品质与身心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分为外语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课时应占专业总课时的50%—85%。
外语技能课程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外国语言学、翻译学、外国文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构成有:基础蒙古语、高级蒙古语、蒙古语视听说、蒙古语写作、蒙古语口语、蒙古语语法、蒙古语汉语互译、蒙古语文学史、对象国或地区文化等。
包括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学、外语教育、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门用途外语以及相关培养方向等类别,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国际交流。
专业实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创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学科竞赛、学习兴趣小组、学术社团、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情和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
国际交流活动旨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能力。开展国际夏令营、短期留学、国内外联合培养等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
毕业论文旨在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写作应符合学术规范,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实践报告、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除翻译作品外,一般应使用蒙古语撰写。
蒙古语专业应有一支合格的专任教师队伍,形成教研团队。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应合理。有条件的高校应聘请外籍教师。应用型专业应聘请行业指导教师。蒙古语专业专任教师应不少于6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专业生师比不高于18:1。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资格和条件,履行相关义务;
(2)具有外国语言文学类学科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学历;
(3)具有丰厚的专业知识,熟悉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
(4)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以及教学反思和改革能力;
(5)具有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
外籍教师的聘任应根据岗位需要,达到上述条款中所有适用标准。
各高校应制定科学的教师发展规划与制度,通过学历教育、在岗培养、中国国内外进修与学术交流、行业实践等方式,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与教学和研究能力。
教师应树立终身发展的观念,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教学场地和实践场所在数最和功能上应满足教学需要,并配备专职人员对教学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一般不小于9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3000元;每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不少于10台,每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不少于7个。
图书资料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所需;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生均图书不少于100册,并有一定比例的外文图书和报刊;生均年进书量不少于4册。
拥有专业相关的电子资源;拥有覆盖学习及生活场所的网络系统;具备开发和运行网络课程的基础条件。
各高校应具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条件;应根据蒙古语专业特点和需要建设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根据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000元,并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提高教学经费的投入。
(1)遵循蒙古语专业教学大纲;
(2)融合语言学习与知识学习,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因材施教,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重视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4)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教学效果。
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根据培养方案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方法,合理使用评价结果,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
评价应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定期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价。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方案是否有效达到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评价。
持续改进机制要求:应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确保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结果、毕业生跟踪反馈结果和社会评价结果及时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北京大学已相继开设出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蒙古语言、文学、文化、历史、宗教等40余门课程。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蒙古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能胜任实际工作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对蒙古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外交以及政治、经济现状等有较广泛的了解,能从事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新闻、出版、外语教学和外国问题研究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蒙古语专业四年本科教学分为一、二年级基础阶段和三、四年级提高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开设的课程包括基础阶段的初级蒙古语、中级蒙古语、蒙古语交际口语、蒙古文化、蒙古国家概况、蒙古语视听说、蒙古语语法、蒙古国时政新闻研读、蒙古语讲中国文化等课程;提高阶段包括高级蒙古语、蒙古语口译、蒙古语笔译、蒙古语写作、蒙古语言文字发展史、蒙古国文学史、蒙古民间文学、蒙古国区域合作研究等课程。
蒙古语专业以服务我国周边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大局、增进中蒙两国友谊与互信合作为使命,致力于为国家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教学科研等领域培养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蒙古语专业人才。蒙古语专业拥有专业的师资队伍,采取小班授课形式,由蒙古国专家全程对学生进行高水平授课,同时本科阶段中高年级全部课程,均由中外教师使用蒙古国通用喀尔喀蒙古语方言授课。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蒙古语专业兼顾语言技能学习与跨学科学术训练与应用能力训练,密切贴近国家对蒙友好工作需要,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蒙古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又能够依托扎实的语言基础,将所学知识拓展至政治、外交、经济、社会、语言文化研究等领域,将国别研究、跨学科研究、专题研究相结合,实践多样化蒙古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法方面,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实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重视与学生双向交流,全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国家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为国家服务的奋斗精神。
蒙古语专业全程采用新蒙文授课,同时强化英语课程的学习,保持英语四年不间断;低年级全面夯实蒙古语、英语听说读写等外语基本功,高年级实施语言强化及专业方向的培养,开设经贸、翻译等专业方向课程,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蒙古国多所高校通过“3+1”“2+2”模式开展联合培养;长期聘请资深外教主讲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纯正的蒙古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外语实践氛围,为学生进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
蒙古语专业相近的考研方向主要有欧洲语言文学(蒙古语语言文学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
蒙古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包括外交、商务、新闻、文化、教育及蒙古学研究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