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09:27
面条制作,首先将面粉用水和成不软不硬的面团,再使用擀面杖擀成薄片,然后用刀切成条状,其粗细宽窄根据食用者的需要。
所谓蒜面条,顾名思义,就是把擀好的面条与时令青菜叶在沸水锅里煮熟,捞进凉开水里飣一下,再盛在碗里,浇上蒜汁调料,就可以调和着食用了。严格意义上说,蒜面条与捞面条是有区别的,因为捞面条可以配制各人喜欢的卤汁与炒菜,俗称“臊子”,而蒜面条只浇上蒜汁一类的调料。
蒜面条好不好吃,关键在于调料,所以蒜面条的蒜汁制作是很有讲究的。先把适量的食盐在蒜臼里搉成很细很细的粉末,再放进去生姜捣得很碎,把炒熟的芝麻搉碎,捣进去一段大葱白儿,接着搉碎什香、藿香,如果没有另备的辣椒油,还需要根据需要搉进去适量辣椒。最后搉大蒜瓣,蒜瓣不能搉很烂,要有像蚰子牙那样的颗粒最好。这些东西全部搉好,就可以倒进去适量的小磨香油,用羹匙顺时针反复搅得混为一体,最后倒进去香醋,依旧顺时针反复搅动,直到搅成为糊状才好。吃面条的时候,把已经制作好的蒜汁浇在面条上,再加一点辣椒油,边吃边拌,那香味不敢说能冲得你跌个屁股墩儿,也让你闻之把不住流涎。
有人可能会说,以为是什么好玩意呢,你唠唠叨叨说的不是非常普通的家常饭吗?是的,就眼下的生活水准来说,蒜面条确实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常饭了。但是,在过去物资不很充裕生活相对困难的年代里,要是能酣畅淋漓地吃一碗蒜面条,那也是人们企望中的事儿啊!我的故乡有人老几辈子流传下来的一首童谣,是这么唱的:“筛箩箩,打筐筐。谁来了?你干娘。做啥饭?擀蒜面,不吃不吃三大碗!”足以说明,只有客人来了,才能有机会吃上蒜面条。客人来了,家里主妇洗手做蒜面条,锅上灶下忙碌一阵,然后用陶制的粗瓷白大碗盛装做熟的面条,面条垒得高出碗边,上面留有一个圆锥形的尖尖,这样才显得主人待客热情诚恳不“奸”。客人端起来蒜面条碗放在嘴边,面条高得齆住鼻子挡住眼,“呼噜呼噜”吃得场光地净,再来半碗原汤化原食的煮面条白汤喝下去,那个惬意是无以言表的。
我记得小时候,即便偶尔吃一顿蒜面条,要么是黑不溜秋的杂面,要么在面条里面掺很多藉以充堆的红薯丝,饭后肚子里总是“咕咕噜噜”不停的,胀气得放不完的屁。夏天,剩下的白汤和拔面条水,第二天就会放酸,再撒进去一点干面粉搅搅在锅里煮开,下进去几根面条,就做成了准粉浆面条,凑凑乎乎又是一顿饭。
要是和过去比起来,眼下的日子天天都像是在过年。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吃蒜面条,喜欢到天天也吃不俗的程度。当然,蒜面条做起来比过去也讲究一些,反季节的青菜叶随手可买,只是一块钱的面条则需要三块钱的青菜搭配,调料里也可以加进去日益丰富的各种新口味,吃起来依然还是那么香甜。
蒜面条,曾经是人们追求的佳肴美食,曾经是人们接来送往拿得出手的美饯,成了大家不屑的普通食品,这是历史的进步,自然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结出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