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7 19:10
蒲虔贯,宋代的司仪郎,宋代著名养生学家,对养生颇有研究,著有《保生要录》。该书系集前人养生之精华,结合他的实践体会编成。书中较突出的是药枕方和简化导引术。
《保生要录》1卷。为气功养生著作,全书分作八门类:养神气门、调肢体门、论衣服门、论居处门、论药食门、果类、谷菜类、肉类。论述平易简明,切于实用。
相传,一次蒲虔贯卧床不起,便拿起书来,以怡心智,无意中发现一个枕药治病的故事。古时有个经营药材的客商,常在各地收购药材。一次他在外地买药,路遇大雨,因中风病倒在客店中,头晕目眩,眼闭鼻堵,气息奄奄。药商怕有人偷走他的药袋,就日夜把口袋枕在头下。不料二三天后,身有汗泽,目明鼻通。不出五日,大病痊愈。药商把口袋内的药一一记下,传于后人,凡中风者枕此药,无不生效(此中风乃《伤寒论》中的“中风”,即感冒,并非脑血管意外)。
蒲虔贯见到此方,如获至宝,急忙取来中药做成药枕,果然一枕病即愈。他把这一偏方写入他的《保生要录》书中。实践证明,竹叶枕,清暑去热;荞麦皮枕,清热去火;菊花枕,清凉明目。
药物组成:蔓荆子8分,甘菊花8分,通草8分,防风8分,羚羊角(屑)8分,犀角8分,石菖蒲8分,细辛6钱,白芷6钱,芎藭6钱,藁本6钱,白术4分,黑豆5合(拣择净)。
处方来源:《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保生要录》。
方剂主治:头风目眩。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相拌令匀,以生绢囊盛之;欲其气全,次用碧罗袋盛之如枕样,纳药直令紧实,置于盒子中,其盒形亦如此,纳药囊,令出盒子唇1寸半,晚来欲枕时,揭去盒盖,不枕即盖之,使药气不散。枕之日久,渐低,更入药以实之,或添黑豆,令如初,3-5月后,药气散则换之。
研究发现,药枕中的药物多具有芳香走窜的性质,作用于头部后侧的穴位,再通过经络的传导,对人体有调和气血、祛病延年的作用。药枕多适用于慢性疾病患者,如五官病、颈椎病、偏头痛、高血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