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4 17:58
蓑衣,用草编织成的,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也有用棕叶制作的,称为棕衣。
中国古人最早使用且使用范围最广的原始雨衣叫“袯襫”(bó shì),就是后来通称的“蓑衣”。出现于先秦时期。《国语·齐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条里已提到:“脱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袯襫,沾体涂足,暴其发肤, 尽其四肢之敏,以从事于田野。”这是齐国农民遇雨天做农活时的装束,从管仲所述来看,袯襫的防雨效果似乎不是太理想,农民虽然身着袯襫,但身体还是被雨水打湿了。三国时吴国学者韦昭释之为“蓑襞衣也”,清郝懿行《证俗文》说得更具体:“案袯襫,农家以御雨,即今蓑衣。”
蓑衣与伞盖一类雨具相比,不仅避雨效果好,而且空出的两只手可以干活。不只是农民雨天喜欢穿,渔夫雨雪天垂钓时也常披之。晚唐诗人郑谷《雪中偶题》写道:“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唐农学家、诗人陆龟蒙《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蓑衣》诗称:“山前度微雨,不废小涧渔。上有青袯襫,下有新腒疏……”不少古画中,蓑衣都是钓鱼爱好者的必置装备。
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风雨中劳作的情景,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此后,现代化防雨的雨布、雨衣、雨披等的生产使用逐渐取代了蓑衣这种古老的防雨用具。蓑衣已较少用作雨具,转而成为旅游纪念品和室内装饰品。
蓑衣用料主要是就地取材。中国南方多用稻草、蓑草,也有用棕毛、棕叶者;北方多用茅草即龙须草,也有用蒲草者。
纯手工制作一件蓑衣要两三天左右时间。
准备工作
1.准备蓑衣原料棕,蓑衣的原料是匹棕树棕皮。
2.准备棕绳,棕绳制作分三部:第一步抓棕,让棕叶铁抓弄成棕绒;第二步捻线,把做好的棕绒捻成线;第三步搓绳,将两条捻线搓成绳子,用来缝制蓑衣。
3.准备铁针和顶针儿。
制作步骤
第一步编织:蓑衣是从领口开始的,领口部位要排列15、6张棕叶,用棕锁缝制领口,然后是领口塑形,用一只圆碗就可以了,领口做好后最后是拍打领口,让蓑衣领子松软。
第二步是定位:蓑衣定位先穿针后引线,蓑面和蓑底要靠细线一针一线缝合连缀而成,这道工序也被叫“刺棕蓑”。制蓑模,要挑选棕面较宽长的棕片来制模。整件蓑衣好像一只大蝴蝶,两翼略上翘,中间用蓑骨做成圆领口。蓑衣分上裙和下裙两部分,上裙宽3尺、长2尺,下裙形状像“横轴”,宽3尺多、长1.8尺。“横轴”两边连着两块片裙,作为胸襟,从胸前垂下,把下腿肚围起来。
第三步是缝线:制作蓑衣主要靠拼接,将用棕锁肩部、胸部,裙部拼接起来,要缝制蓑衣,一般要缝制80-90,衣有表面和里面,两面都要缝线。里面间距较大,粗疏线间距1寸左右,蓑表面缝线却是密密麻麻,没有间距。
文化内涵
蓑衣尽管造型简洁,但赋予的造型以人物外观相对应的形象,蓑衣和斗笠合并使用,立于田间可以驱赶破坏农作物的鸟兽;挂于墙上,可以镇邪驱魔;用蓑衣包裹木炭,放置在井底下,除了能杀菌过滤外,还能镇住“邪气“。在客家,倘若谁家造新房子,到“上梁”时,正厅中间的“正梁”定会用蓑衣包裹。客家人认为用蓑衣包裹”正梁”,家运定会龙跃腾达。此种情形,蓑衣就不仅是用以遮风避雨,而是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
引申意象
在一些古装电影里,蓑衣引申出了大侠的意象,似乎成了大侠的一种道具或者伪装。在水气氤氲、烟雨朦胧的竹林里,穿着蓑衣的大侠在绿色的竹林里匆忙赶路,偶尔使用一下技艺高超的轻功,便能看见蓑衣在天上飞。天明明不下雨,一个穿着蓑衣的普通人,其实是武功高超的大侠。他行走江湖,隐藏自己的身份,用蓑衣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渔夫或者干活的人。
蓑笠是农耕文明的缩影,记录了人类前行的足迹。它类似于21世纪的雨衣,不过更环保,有古色古香的韵味。蓑衣具备挡风、遮雨、保暖及灵活操使的功能,如外出狩猎过夜时,可用作睡垫,既温软舒适,又防潮防湿,穿着蓑衣,头枕斗笠,可躺在田间地头歇息;编织蓑衣的棕榈所散发的气味,会使小爬虫和蛇都不愿靠近,故可避蛇驱虫。塑料未普及时,农民种田缺少不了蓑衣。为了不误农时,即使倾盆大雨农人也要在田间劳作,蓑衣起了重大作用。
蓑衣外形和功能所体现的编结设计思维,成为体现中国南方农耕社会中,极具地域特色生活方式的重要物证,成为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有机器具,并延伸出独特的附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