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尾蝾螈

更新时间:2023-09-05 21:22

蓝尾蝾螈是有尾目蝾螈科。雄螈一般85 mm左右,雌螈100 mm左右。栖息于海拔1700~2600 m的水沟、水塘内,常有杂草如三棱草等生长的地方,水栖生活为主,早春季节在稻田里也常发现。繁殖季节在6~7月间。分布于云南、贵州。蓝尾蝾螈是较好的实验动物和观赏动物。

形象特征

蓝尾蝾螈,雄螈一般85mm左右,雌螈100mm左右。头较扁平,躯干浑圆,背脊明显隆起。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圆,突出于下唇;吻棱较明显,鼻孔极近吻端,吻长略大于眼径口裂恰在眼后角后下方;上唇褶在近口角处较明显,掩盖下唇的后部;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两列呈“∧”形;舌小而厚,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相连,两侧游离。前肢较后肢细弱,前、后肢贴体相对时,雄螈指、趾末端重叠或达对方的掌、蹠部,雌螈的相遇或不相遇;指、趾细长而略扁,末端钝尖,均无蹼;指4个,指长顺序为3、2、4、1,外掌突明显,呈锥状;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第三、四趾几等长,内蹠突不甚明显,外蹠突明显且呈锥状。尾长短于头体长,雄螈尾长为全长的34%,雌螈尾长为全长的39%左右;尾侧扁,尾肌不发达,尾鳍褶较平直,尾末端钝尖;肛部隆起,肛孔长裂形。皮肤较粗糙,头、背、体侧及尾部满布较大痣粒;枕部“∨”形隆起与背部脊棱相连,直达体后端尾基上方耳后腺不甚明显;颈褶明显;咽喉部有细痣粒;胸、腹部较光滑,有细横皱纹。生活时背面蓝绿色渲染棕黄色;枕部隆起,嵴棱和四肢棕黄色;尾背鳍褶边缘部位带棕色,肛部和腹鳍褶边缘纯橘红色,不达尾末端;尾肌及尾末端蓝色,散有不规则的黑斑。眼后角下方和口角部醒目的橘红色圆斑。腹面由咽喉部至肛前方为灰蓝色与橘红色交织成的不规则花斑。液浸标本橘红色部位变成白色,尾部的黑斑点不很清晰,但浸没在水中仔细观察仍可见到。

雄螈体较小,肛部明显肥肿隆起,肛孔纵裂,其长度约为雌螈的两倍,后端有数条绒毛状突起;尾部蓝色,黑斑明显。雌螈肛部略隆起,肛裂短,前端有一突起;尾部不是蓝色,或有小黑斑。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蓝尾蝾螈生活于海拔1790—2400米山地或平坝米水沟、水塘内,常有杂草如三棱草等生长于此。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

生活习性

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也以蝌蚪小鱼,孑孓水蚤等为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

繁殖生长

蓝尾蝾螈,纳精1次或数次,可多次产出受精卵,直至产卵季节终结为止。在产卵时雌螈游至水面,用后肢将水草或叶片褶合在泄殖孔部位,将卵产于其间。每次产卵多为1粒,产后游至水底,稍停片刻再游到水面继续产卵;一般每天产3~4粒,多者27粒,平均年产220余粒,最多可达668粒。一般经15~25天孵出。即将孵出的胚胎有3对羽状外鳃和1对细长的平衡枝。

在寻求配偶时,雄螈经常围绕雌螈游动、时而触及雌螈肛部,时而在头前,弯曲头部注视雌螈、同时将尾部向前弯曲急速抖动,如此反复多次,有的可持续数小时。当雄螈排出乳白色精包(或精子团),沉入水底粘附在附着物上时,蓝尾蝾螈,紧随雄螈前进,恰好使泄殖腔孔触及精包的尖端,徐徐将精包的精子纳入泄殖腔内。精包膜遗留在附着物上。纳精后的雌螈非常活跃,尾高举与体成40度至60度角,约1小时后才逐渐恢复常态。

亚种分化

蓝尾蝾螈有两个亚种,

蓝尾蝾螈指名亚种(学名:Cynops cyanurus cyanurus)见于贵州水城。

蓝尾蝾螈楚雄亚种(学名:Cynops cyanurus chenggongensis)见于云南中部。

研究价值

蝾螈属种群的晶状体器官具有再生能力。俄亥俄州戴顿大学的帕纳奇提斯-索尼斯曾分别18次移除6只日本蝾螈的晶状体。每一次切除之后,晶状体都会重新长出。新的晶状体并不是由剩下的晶状体组织再生的,而是由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分化而成的。研究结束时,这批蝾螈已经有30岁,再生的晶状体与蝾螈14岁时从未被切除过的晶状体完全无异。这些参与晶状体形成的基因在表达水平上基本一致,与DNA的高修复率有关。这些基因包括了控制晶体蛋白合成的基因和一些调控基因。澳大利亚克来顿再生医学研究所的詹姆斯-高文认为,老年蝾螈再生的研究会向人类揭示抵抗老化的奥秘,人类组织的再生研究将造福人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