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7 11:37
大蓝羚(学名:Boselaphus tragocamelus):是偶蹄目、牛科、蓝羚属的食草动物,是亚洲最大的羚羊。大蓝羚的俗名大多源自于雄性独有的蓝灰色皮毛。雌性的皮毛则为红褐色。脸孔及耳朵上有白色斑点,喉部下方则有白色“胡须”。大蓝羚的体型奇特,四只瘦小的腿支撑着相当强健的躯干及有力的颈部和肩部。雄性的头顶长有圆锥形的短角,长度可达20-25 厘米。
大蓝羚是蓝羚属的唯一成员,位于牛科家族中。由德国动物学家彼得·西蒙·帕拉斯(Peter Simon Pallas)于1766年对该物种进行了描述,并赋予其二项式名称。他的描述基于1745年英国医生詹姆斯·帕森斯(James Parsons)在皇家学会的刊物《哲学交易》43卷中对大蓝羚雄性的描述。物种名称“Boselaphus tragocamelus”由“ bos”(牛)衍生而来,拉丁文中“elapos”(牛),“tragos”(鹿),希腊语中'tragos'(公山羊),”Kamel“(骆驼)。它们共同组成了大蓝羚的学名。普通名称“Nilgai”源自印地语单词“nilgaw”,意为“蓝色公牛”,指成年雄性的颜色。
1992年对线粒体DNA序列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由Boselaphini(蓝羚族)、Bovini和Tragelaphini(薮羚族)组成进化枝的可能性很大。Bovini(牛族)由水牛属、牛、中南大羚、非洲野牛、野牛和已灭绝的佩罗牛组成。Tragelaphini(薮羚族)由两个属组成:Taurotragus(大羚羊属)和Tragelaphus(林羚属)。并预测了蓝羚族和薮羚族之间的更紧密的关系,1999年并通过类似的研究予以支持。
尽管蓝羚族如今在非洲没有分布,化石证据支持它们在史前时期(中新世晚期)就存在于该大陆。已经发现,该族的两种活羚羊物种与最早的牛科动物(如食草动物)之间的关系比其他牛科动物更紧密。蓝羚族起源于至少890万年前,与当今四角羚居住的地区大致相同,并且可能代表了所有活牛的最原始,并且自该家族起源以来变化最少的现状。既存的和已灭绝的蓝羚属形式显示出类似的角核发育(角的中央骨部分)。
尽管当代的大蓝羚雌性没有角,但在历史上这些雌性羚羊都是有角的。化石中的相关羚羊曾经被归入麂羚亚科中,而如今的麂羚亚科只包含非洲的小羚羊属。始于中新世晚期的Protragoceros和Sivoreas化石不仅在亚洲和南欧被发现,而且在Ngorora地层(肯尼亚)也被发现,被认为属于蓝羚族。
从印度南部的库尔诺尔洞穴(Kurnool caves)中发现了可追溯至更新世的的蓝羚族遗迹。有证据表明,它们是在中石器时代(5,000至8,000年前)被人类猎杀的。
大蓝羚是亚洲最大的羚羊之一。它们站立时肩高约120-150厘米,体长为180-200厘米。性二态性突出;雄性比雌性大,且肤色不同。雌性较雄性个体要小1/5;四肢长,前肢又略长于后肢;蹄窄,前端尖;肩部隆起,体前部比后部高和粗壮;头部长,前额略突起,颈短;身体结实,由肩膀起一直向下斜。头部窄长,仅雄性具角,角短而末端稍尖,稍为向前倾。雄羚的角一般长20-25厘米,颜色为黑色,锋利且弯曲。大蓝羚的角缺乏其他牛角的典型的环状结构。它们的颈上有竖起的鬃毛。雌羚的毛较短呈黄棕色,雄羚的毛色会一直变深色至成年的灰蓝色。幼牛浅棕色。成年大蓝羚的头发稀薄而油腻,但雄性的胸部和颈部皮肤较厚。两颊上有白点,唇边有白斑,颈上有白色围绕,形成阔的白色“围嘴”。在雄性的下颏,“围嘴”悬挂着一簇长长的毛发或“胡须”,长可达13厘米。不论雄雌,腹部会有一条白色条纹,沿着牛胸部区域的白色带状区域越过腹部,并在后腿之间散布,形成一个狭窄的臀部块。前腿通常较长,并且腿上常标有白色“袜子”。
齿序:0.0.3.3,3.1.3.3。乳齿完全消失,并且恒齿的齿列在3岁时完成。恒牙随着年龄增长而退化,在六岁时显示出明显的磨损迹象。耳朵和眼睛灵敏清晰,嗅觉不是那么敏锐。
栖息地多样化,生活在干旱地区,灌木丛、草丛平原,干燥的落叶林和阔叶林、农业地区,偏爱灌木丛少,灌木丛生的树木和灌木丛生的草地。但避免茂密的森林和沙漠。。
大蓝羚的栖息范围从草地、草原林地至山坡。在印度,它们生活在迈索尔以南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麓上。美国南得克萨斯州的灌木丛非常适合它们的自然偏好。
在印度,与四角羚,印度瞪羚和印度羚混群共同栖息。在兰加博尔国家公园(印度拉贾斯坦邦)中,大蓝羚和四角羚一样,更喜欢富含金合欢和紫矿属物种的地区。
大蓝羚是日间活动的动物,清晨和傍晚更活跃。群居性,除繁殖期外,大多雌雄分居。通常组成大约10只动物的小群,但已发现20至70只更大的群体。可以是单一性别或混合的,而年老的公羚有时会是独居的。雄羚羊常独居或成小群活动,但在冬天会聚成30-100头的群落。而雌羚羊常群居或与幼仔生活,以照顾幼仔。
它们喜欢栖息于树丛间,以找寻食物及掩蔽。它们所需的水份大多来自于所吃的青草及树叶。白天活动觅食,夜间休息。雄羚羊遇到危险时会露出颈部下的白毛或耳朵内的斑纹以示警告。雌雄双方都会打斗,包括互相撞颈或用角撞对方。战斗可能很残酷; 尽管保护性皮肤较深,但可能会割伤伤口甚至导致死亡。
大蓝羚很多时会与印度黑羚一起在辽阔的平原出没,它们在缺水的情况下可以生存几天,但它们也会选择近水源的地方生活。一般会在同一地方大解。沙漠最初影响着它们的分布,但因灌溉的运河及开挖水井,令它们可以在焦特布尔等沙漠地区生存。该物种视觉很好,视力和听觉与白尾鹿相等或更好一些,但嗅觉却不佳。但是不像瞪羚善跑,当被追赶时时速可达48千米,这种速度不算快,因此容易被很多动物追上而成为食物。它们的通常是安静沉默的,但是遇到威胁惊慌时,会发出咆哮般的声音。
大蓝羚以草为主要食物来源,吃豆科灌木、橡树、豌豆、巴豆、茄属植物和各种草。有时也吃植物的其他部分,例如花朵、种子、果实、叶子和芽。
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灭绝:孟加拉国
引进:墨西哥和美国。
广泛分布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低地地区,延伸到巴基斯坦的边境地区见。在孟加拉国已经灭绝。该物种已被引入美国和墨西哥。
大蓝羚分布在由喜玛拉雅山至卡纳塔克邦的印度北部平原,与及吉尔森林国家公园(Gir Forest National Park)及巴基斯坦东部横跨拉贾斯坦邦至阿萨姆邦和西孟加拉邦。在尼泊尔,它们疏落的分布在南部低地。
大蓝羚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雌性和雄性保持隔离,除了在一起繁殖时。繁殖组由一头优势雄性和一对或多头雌性组成。交配通常发生在12月至来年3月,但是繁殖可能会持续一年。妊娠期为240-258天,该物种通常生双胞胎。雌性可以在18个月大时怀孕,但是在3岁之前很少有伴侣。雄性到21/2岁时已经性成熟,但是直到4岁时才能很好的与其他雄性竞争。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Ⅲ级保护动物。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Ⅲ。
大蓝羚(2001年)估计印度的数量可能超过100,000头,印度的密度为0.2-11.4头/平方公里,这取决于栖息地条件,掠食,保护程度以及与牲畜的竞争 。在哈里亚纳邦、北方邦、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的农业地区的局部地区物种数量富裕。没有分布在尼泊尔的物种数量的数据。巴基斯坦的数量很少。一般稳定或增加。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内建立了约37,000只野生大蓝羚的牧场,据估计,得克萨斯州——墨西哥边境附近的物种数量约为30,000只(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