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02
蓝舌石龙子(Tiliqua scincoides)是石龙子科、蓝舌蜥属动物,因拥有深蓝色的舌头而得名,舌头呈蓝色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体长30~60厘米,体重0.2~0.5千克;四肢比较短小;通常在颈背和臀部之间显示六到九条浅色条纹,在眼睛和耳朵上方通常有一条深色的突出条纹;雌性的头部要比雄性的头部更加宽大。
蓝舌石龙子因拥有深蓝色的舌头而得名。
蓝舌石龙子体长30~60厘米,体重0.2~0.5千克。四肢比较短小。雌性的头部要比雄性的头部更加宽大。舌头呈蓝色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蓝舌石龙子指名亚种是一个高度可变的亚种,但通常在颈背和臀部之间显示六到九条浅色条纹,在眼睛和耳朵上方通常有一条深色的突出条纹(Wilson和Swan 2013)。北部蓝舌石龙子较大,条带经常被分成杂色,背面有严重的斑点。它明显呈黄色或橙色,侧翼有交替的黑色条纹(Cogger 2000,Wilson和Swan 2013)。
蓝舌石龙子在其范围内占据了各种各样的栖息地(主要是丛林、郊区),几乎在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的所有条件下都有出现,除了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Wilson和Swan 2013)。
蓝舌石龙子分布于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昆士兰州、北领地、新南威尔士州、澳大利亚首都领地)、印度尼西亚。
蓝舌石龙子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塔尼巴尔群岛。在澳大利亚,蓝舌石龙子分布在南澳大利亚州东部,穿过维多利亚州东部和新南威尔士州,到达昆士兰州东部三分之二,以及北领地和西澳大利亚州北部海岸。蓝舌石龙子指名亚种出现在该山脉的南部和东部,北部蓝舌石龙子占据了北部和西部(Cogger 2000,Wilson和Swan 2013)。在澳大利亚中部有一个孤立的蓝舌石龙子指名亚种群体。
蓝舌石龙子食性为杂食性,以蜗牛、昆虫、叶子、花朵、果实等为食。
它们的嘴巴就是它们最大的攻击武器,牙齿的咬合力非常大,算是在蜥蜴中数一数二的了。很多动物都被它臃肿可爱的身体迷惑,以为这是一种好相处的蜥蜴,但是一走近,还没等它们反应过来,已经被这个蓝色的家伙咬住,并且不断的往肚子里吞了。
在澳大利亚,蓝舌石龙子从来都不会辛辛苦苦去挖上一个洞穴给自己住。每次在探险家寻找它们的时候,都会在大大的蜘蛛洞里发现它们。它们非常聪明,因为自己身体并不具有挖洞的能力,与其白费力气不如去寻找一个更加安全的现成的洞穴来用。后来它们便发现这些蜘蛛洞。蜘蛛洞建在地下,非常深也非常安全。
蓝舌石龙子背部的棕色条纹是绝妙的伪装,令捕食者很难发现它。尽管如此,它们有时还是免不了与天敌的“正面遭遇战”。在天敌靠近来不及逃跑的情况下,蓝舌石龙子还有一个退敌绝招——伸出长长的蓝色舌头。科学家发现,蓝舌石龙子蓝色的舌头能发出紫外线,越靠近舌根,紫外线越强。蓝舌石龙子的一些天敌能看见紫外光,当它们看见突然伸出的紫外光舌头时,很可能因分神而无法继续攻击,蓝舌石龙子就能趁此机会逃跑。
如果这招不灵,它们还可以憋足一口气把自己胀大,并发出“咝咝”的巨响,令敌人感到害怕而逃开。
蓝舌石龙子属于胎生的蜥蜴。蓝舌石龙子是冷血动物,因此身体并不能产生温度,但是蓝舌石龙子宝宝必须要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孵化出来。为了能够让宝宝健健康康地来到这个世界上,蓝舌石龙子会大胆地爬到岩石上晒太阳,让炙热的阳光和岩石来温暖自己的身体。当它们的身体到到一定温度的时候,就将自己的身体伸展开,然后诞下蓝舌石龙子宝宝。尽管岩石上晒太阳很容易被敌人偷袭,但是为了自己的宝宝,蓝舌石龙子妈妈还是要冒一下险。
蓝舌石龙子一般的寿命长达20年,而人工饲养的东部蓝舌石龙子寿命可达30年。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 ver3.1——无危(LC)。
蓝舌石龙子分布广泛,是一种常见的物种,被IUCN列为“最不受关注”物种。北部蓝舌石龙子可能正在经历种群下降(2017年)。
甘蔗蟾蜍(Cane Toads)对该物种构成重大威胁,尤其是对北部蓝舌石龙子(Price-Rees等人,2009)。在悉尼地区,尽管灌木丛严重破碎化,但该物种一直存在,在整个郊区都很丰富,因此栖息地的丧失或退化可能不会构成严重威胁(Koenig等人,2001)。
蓝舌石龙子没有具体的保护措施。亚种群存在于各种保护区内,包括昆士兰州的46个国家公园(Macdonald 2012)。
蓝舌石龙子性情比较温顺,适合当宠物。蓝舌石龙子可以通过适当的休闲野生动物许可证私人饲养(许多个体是人工繁殖的),并用于宠物贸易(昆士兰政府,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