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4 23:01
蓝色农业指的是在水体中开展的海洋水产农牧化活动,具体来说,所有在近岸浅海海域、潮间带以及潮上带室内外水池水槽内开展的虾、贝、藻、鱼类的养殖业都包括在内。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威胁人类当今和未来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提供足够的食品来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根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将达到15亿至16亿,如何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将会是多途径的,其中,以发展海洋动植物的人工养殖为主要活动的蓝色农业是具有极大潜力的一个方面。
在农业出现以前,人类的祖先主要靠打猎和捕鱼来维持生存,生活是十分艰难的,只能养活很少的人口。自从出现了农业之后的数千年来,人类一向都是依靠发展陆地的农业(包括牧业),能够养活十亿以上的人口了,并使人类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得到了保证。但是,地球上的人口一直在持续地增长,发展到了近代,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60亿,已经感到单纯依靠陆地农业不够了,甚至在一些地区开始出现粮食危机。向陆地以外寻求新的食物来源成为许多研究者的行动目标,于是人类开始研究和发展蓝色农业,虽然才只有数十年的历史,取得的成功和进展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在这方面的起步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早,而且成就巨大。现在无论从数量和规模上来说,以发展鱼、虾、贝、藻等蛋白类食品养殖业为主的中国的蓝色农业在世界上可以算得上首屈一指,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一些国家还热心地进行学习和仿效。
但从总体上来说,蓝色农业的规模和获得的数量、产值水平还远远赶不上陆地农业。
仅以中国海洋产业的年总产值为例,由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海洋产业总产值翻了5番,由每年200多亿元增加到了每年4000亿元,其中渔业占了54.7%,折合2188亿元,占整个GDP的1.2%,这的确可算得上是骄人的成绩。
但与海洋的实际资源相比,只是极小一部分而已。如果把这个产值和陆地农业的水稻或养猪业的产值相比,就可以发现是远远不如的。
由此可见,蓝色农业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还有更加漫长和更加光辉的路程要走。
其首要的目标应该是在养殖对象种类、生产规模和产品数量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蓝色农业产品大多
,进一步扩大蓝色农业,从而可以由海洋中获取更多的蛋白类食品,其结果将会是利国利民利社会。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有关蓝色农业的基础、应用和发展的科学研究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促进和推动中国蓝色农业更大发展,让中国的人民大众能够从海洋中获取更多的蛋白质食品。
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在哪里?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认为,人类的出路在海洋,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要开发海洋,向海洋要蛋白质,要生存空间。
全世界海洋生存着20多万种生物,据测算,海洋的初级生产力每年有6000亿吨,每年可为人类提供6亿吨可食用的高级生物,而全世界每年的渔获量约1.2亿吨,就为人类提供了22%的动物蛋白。海洋的矿产资源、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因此,早在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国会上就发表了“向海洋进军”的声明,将开发海洋作为法国的重要国策。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上发表“为了生存,美国必须把海洋作为开拓地”的宣言。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发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号召。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宣告,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将进入全面开发海洋的时代。就蓝色农业而言,我们还有丰富的江河湖泊和低洼盐碱荒地等非耕地资源,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
全面开发利用海洋和内陆水域的生物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动物蛋白质。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发表的《京都宣言》指出:发展渔业增产水产品,在世界粮食安全保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议要求各国要深刻研究和评估渔业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鼓励各国进一步发展无害生态的水产养殖,把它作为增进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2002年9月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通过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高峰会实施计划》强调:“鉴于水产养殖对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应支持水产养殖,包括小规模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该计划要求各国就此采取行动。
可见国际社会越来越注意从食物多样化,从“大粮食”的角度来考虑粮食安全的保障。同时,水产品是国际公认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发展蓝色农业,对改善国民的食物结构,提高食物中优质蛋白质的比重,增强人民体质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是渔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了渔猎活动,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产业,渔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预言:“三山六水一分田,渔业大有可为”。
1985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要求各地“象重视耕地一样重视水域的开发利用”。经过50多年的恢复与发展,改革与创新,中国渔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为新世纪加快蓝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水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平衡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同期世界最高的发展速度。2002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由1978年的465万吨增加到4565万吨,增加8.8倍。
从1990年起中国水产品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
在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成功地对中国渔业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由天然捕捞为主转向人工养殖为主,养殖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捕捞与养殖的比重由1978年的71:29到2002年调整为36.3:63.7,这一时期水产品增加的绝对量中有60%以上来自养殖业,成为世界主要渔业国家中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
2002年,全国渔业总产值达到3109.9亿元。
从事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增加了1000多万,渔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93元提高到2002年的5051元,增加了53倍。
渔业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促进了“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近2000艘各种作业类型的远洋渔船分布在世界三大洋和36个国家(地区)从事远洋捕捞作业,外派人员4万多人,成为中国境外投资最成功的产业项目之一。
水产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2002年全国水产品出口额46.9亿美元,居农产品首位,占农产品出口额的1/4以上,贸易顺差24.2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的8%。
各地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实践看,普遍重视开发蓝色农业资源,推动了水产养殖业和远洋渔业的发展,带动了水产品储藏、加工、保鲜、运输、出口和渔用饲料以及渔船、渔网、渔机具等二、三产业的发展。江苏、四川等地发挥区位优势,加高田埂,放水养鱼。
在粮食较充欲阶段实行“休稻养鱼(蟹)”,调整快,成本低,效益高,农民增收明显,一般一亩稻田养鱼(蟹)比种稻收入高四、五倍,又不破坏稻田的基础,需要种稻时将水排干即可恢复。据分析,近几年东部沿海种植业调减下来的空间很大部份被水产养殖业占领了。
发展蓝色农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中国海洋、滩涂和内陆水域,以及低洼盐碱地等宜渔资源丰富。全国适宜养殖的浅海3900万亩,仅利用1/4,随着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1.8亿亩浅海区还可利用;可养内陆水域1亿亩,也仅利用2/3;可以稻渔结合的稻田1亿亩,仅利用2000多万亩;未开发的涝洼宜渔荒地3500万亩;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广阔的公海,还可以通过双边合作在其他国家管辖海域入渔。因此,发展蓝色农业的资源潜力相当丰富。这是增加农村就业渠道,扩大农村经济发展空间,缓解今后增人减地带来的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水产品约10多公斤。从城乡消费水平、水产品消费结构和动态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水产品消费市场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收入较低时,居民消费结构主要以粮食为主,当收入水平处于由低向高的发展阶段时,粮食消费将逐步下降,水产品消费则会急剧上升,当收入达到富裕水平时,粮食消费逐步稳定,水产品需求仍会继续扩张。据有关专家对原粮人均直接消费需求预测,2005年为184.6公斤,2015年为155.8公斤,2030年为130公斤。粮食消费量的下降,将主要由畜产品和水产品替代。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水产品消费量大体相当于与中国饮食习惯相似的日本90年代初消费水平的1/3强,人均消费30公斤左右,如果考虑新增加的3.2亿人口,消费需求将会更大。如果再考虑全球人口的增长对水产品的需求和水产品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的特点,以及发达国家水产品生产量下降的趋势,中国水产品国内需求和出口空间将越来越大,因此,水产品的市场潜力将是巨大的。
比较而言,中国水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02年水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但出口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仅为4.5%,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从WTO的一般规则来看,加入WTO后中国水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将向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中国水产品的扩大出口。从国内比较看,中国水产品生产量的利润率一般为30%左右,而工业产品的利润率和种植业产品的利润率都普遍偏低,比较效益不如水产品生产。如江苏高邮、四川仁寿等县实施的“休稻养鱼(蟹)”工程,一般每亩稻鱼结合的稻田收入比种稻高4—5倍。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将进一步推动蓝色农业的发展。
21世纪将是人类全面利用海洋的世纪,但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渔业仍是利用海洋的主要手段之一。而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效以来,有关国际组织和沿海国加快了渔业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使国际渔业管理制度发生了很大变革。
专属经济区制度的确立,改变了以往领海以外即为自由捕鱼的公海这一传统概念。,几乎所有的沿海国都确立了本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蓝色圈地运动”。它将地球表面36%的海洋变成沿海国的“内水”或者管辖区,世界公海的面积因此由3.6亿平方公里缩小到2.3亿平方公里,使95%左右的渔业资源变成沿海国主权权利支配的资源。但是,《公约》规定沿海国应当决定专属经济区生物资源的可捕量,沿海国在没有能力捕捞可捕量的情况下,应通过协定或其他安排,并根据《公约》的有关规定准许其他国家捕捞可捕量的剩余部份。这就为捕鱼国在沿海国的专属经济区内从事渔业开发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当然,其他国家在沿海国的专属经济区内从事渔业开发活动,必须遵守所在国的法律规定和入渔条件。因此,捕鱼国在沿海国专属经济区内的入渔权完全取决于沿海国。大多数不发达沿海国与中国政治关系较好,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先后与亚洲、非洲、南太平洋岛国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签署了双边渔业合作协定(协议),为中国渔业企业到这些国家管辖海域从事捕鱼活动和开展相关的经济、技术与贸易合作提供优惠条件。同时,这些国家渔业资源丰富,特别是南太平洋岛国,渔业是其经济支柱,开展双边渔业合作的愿望强烈,具有较好的合作开发环境。
受新的海洋法制度的影响,海洋渔业面临严峻挑战。1997年以来,根据《公约》的基本精神,中国先后与日本、韩国和越南签署了双边渔业协定,通过协定与日本、韩国就东海、黄海划界前的双边渔业活动作出了临时性安排,与越南就北部湾划界后的渔业活动作出了过渡性安排,为我渔民转产转业赢得了时间。但由于日、韩、越等国按专属经济区制度管理所辖海域,中国约有3.2万艘渔船要从传统作业渔场撤出,每年将损失160多万吨渔业产量,直接经济损失达80多亿元,有30多万渔业劳动力面临转产转业问题。同时,由于管理制度的变化,引发越界捕鱼和涉外纠纷的因素增加;对沿海地区的水产品加工、冷藏、运输、船网具制造等相关产业也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给渔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公海资源的国际争夺更加激烈,而中国渔船的技术装备水平仍较落后,规模性开发的能力较弱。这些影响是国际海洋法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正确面对,趋利避害。
蓝色农业作为一个独特的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的存在和发展,将以其独特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迫切需要加快渔业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国际海洋法制度的逐步建立,使中国周边的作业渔场受到限制,迫切需要推进减船转产和渔船报废制度,加快渔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入世贸组织后,迫切需要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渔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大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发展中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遵循自然规律,从靠大量消耗资源的数量扩张型渔业转向合
理利用资源、发展质量效益型渔业。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资源与环境保护为基础,以增加渔民收入为目标,发掘和培植区域优势明显、品质特征突出的产业和品种,从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提高渔业的现代化水平。 发展蓝色农业,要从关键环节入手,紧缩捕捞,主攻养殖,扩大远洋,深化加工,确保产品安全,提高产业发展素质,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
水产养殖是蓝色农业的优势产业,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水产品区域化布局,增强水产养殖业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带动作用。建立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区域。鳗鲡、对虾、贝类、罗非鱼、大黄鱼和河蟹六大类名优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水产养殖产品的85.8%和92.3%,要作为优势养殖品种加快发展,促进出口。重点建设、完善东南沿海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带,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沿海市县重点发展鳗鱼、对虾、大黄鱼、罗非鱼四个养殖区;黄渤海优势水产品养殖带,在山东、河北、辽宁三省沿海市县重点发展对虾、贝类两个养殖区;长江中下游优势出口河蟹养殖区,在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沿长江中下游市县重点发展河蟹产业。通过“两带一区”出口基地的建设,扩大中国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
的比重。通过发展带动转产,变困难为机遇,促进捕捞强度的控制和压缩,推动捕捞产量“负增长”计划和沿海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工程的实施。加大远洋渔业结构调整步伐,在稳定过洋性渔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公海大洋性渔业,提高中国公海渔业资源的竞争能力。扶持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重点抓好大宗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低值产品的深加工,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药物、海洋化工等新兴产业,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快渔业产业化和中心渔港建设,带动渔区冷藏、加工、批发市场和其他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促进渔区生产、加工、流通和游钓、观光旅游、餐饮等休闲渔业的发展。中国沿海共有1484个渔港,通过渔港的建设,一方面缓解避风拥挤的状况,确保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使渔港成为渔区现代化的窗口、经济文化的中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渔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加大对远洋渔业扶持力度,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运作,政策支持,加快发展的思路,积极开发利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等公海渔业资源,鼓励建造大洋性公海作业渔船,加快金枪鱼保鲜、加工、销售环节超低温冷链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和群众远洋渔业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中国渔业的整体优势,与有关国家开展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渔船建造、水产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使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蓝色农业收获的不仅仅是水产品。发展蓝色农业,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南沙群岛是中国渔民最早发现、最早开发的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南沙渔业的存在和发展,是贯彻“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开发南沙、渔业先行”的方针,和平开发利用南沙的战略措施。南沙渔业已初具规模,2002年中国进入南沙海域生产的各类渔船已达600多艘,在南沙美济礁开展网箱养鱼试验也已获得成功。因此,通过开发南沙,发展蓝色农业,体现了我和平利用南沙的诚意,对维护南海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非洲沿岸国家和南太平洋岛国开展渔业合作,不仅可以实现经济上优势互补,而且有利于巩固我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制约台湾当局的政治图谋。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优质食物,而且为海洋保健品、海洋药物、海洋化工提供丰富的原料,促进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养殖海藻,以海藻为原料,运用生物技术提取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海藻产品,在一些国家已产生许多成果。低浓度的海藻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种子浸泡、土壤浸透,或叶面喷洒,都收到比对照物高16—50%的产量。它增强了作物抵抗霉菌病害和抗寒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作物本身的质量。近年,中国加快了海洋生物资源应用于传统农业的研究,有的产品如“农乐一号”、“OS—施特灵”等已实现产业化,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采用生物技术,获取大量具有特殊活性的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应用于农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将是一条使农作物增产并提高品质和食品安全的新途径。海水还可以通过淡化为传统农业提供灌溉水源,为沿海缺水地区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缓解中国水资源紧缺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