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2 20:22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封轨传》:“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蓬头垢面”。
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有个人名叫封轨,对儒家的经典著作特别有研究。封轨为人正直,不依附权贵,他不仅注重内心修养,也十分注重在仪表上修饰打扮自己。
文昭皇太后的哥哥高肇做了司徒,高绰约封轨一起去拜见他。高肇专搞结党营私,谁巴结他,就能升官,谁反对他,就要加以罪名处置,专横跋扈到了极点。封轨看不起他,所以没去。高绰在高肇处不见封轨,就立刻回去,对人说:“我一向以为自己有读书人不趋炎附势的气节,今天才知道,我与封轨相比,差得远呢!”
封轨容貌英俊,身材高大,平时还十分注意修饰打扮。有个不修边幅的文人问他:“读书人大都不喜欢打扮自己,你为什么在这方面特别讲究?”
封轨说:“品行好的人,戴帽子要戴得端正,穿衣服要穿得整洁。看人看东西要注意仪态,为什么非要蓬头垢面的人,才能做贤人呢!”
那人听完之后惭愧地走了。
中国历史上,不修边幅,不注重外表的贤者大有人在,“蓬头垢面”甚至成为贤者的标签,这其实与贤者放浪形骸、不愿意受到约束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但古语有云:“君子要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一个人是否是“贤者”,与是否蓬头垢面并无必要的联系。相对于容貌和衣着,古代人更加注重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行,所谓“表里如一”就是指内心思想和外在言行完全一致,而“表”并非指外表、仪容。若是过分修饰外表,却忽视了内心修养的提升,无疑是舍本逐末。
“蓬头垢面”指头发蓬乱满脸污垢,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后晋·刘昫《旧唐书·王世充传》:“世充尽发江都人将往赴难,在军中蓬首垢面,悲泣无度。”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张老》:“后数年,恕念其女,以为蓬头垢面不可识也。令其男义方访之。”
宋·李沈《水调歌头》词:“往来无定,蓬头垢面任憎嫌。”
元·杨景贤《刘行首》:“我这般穷身泼命谁瞅问,蓬头垢面装痴钝。”
清·沈起凤《谐铎蜣螂城》:“翁取赤金数锭以赠,并唤一女子出,蓬头垢面,而天然国色。”
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蓬头垢面”与“不修边幅”意义相近,两者皆有不注意仪表整洁的意思;区别在于“蓬头垢面”偏重在外表形貌,“不修边幅”偏重在衣着服饰;“不修边幅”可形容在生活上不拘小节,“蓬头垢面”则没有这种意思;“蓬头垢面”指面容肮脏,“不修边幅”没有这种含义。其次两者的用法也不同。“不修边幅”前边可受程度副词“太”等的修饰,“篷头垢面”则不能;“不修边幅”是比喻性的,“蓬头垢面”是描写性的。
古人的“洗漱”用品
古时候不仅有洗漱用品,而且这些用品全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皂荚一直是古人使用的清洁用品。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人专门出售皂荚。如果说皂荚只是香皂的雏形,那么“胰子”和“澡豆”已经十分接近现代的香皂了。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曾记载,把猪胰腺的污血洗净,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香料等,混合均匀后,经过自然干燥便成为澡豆,这是一种比较优质的洗涤剂,在当时的上层贵族中十分流行。后来,人们又改进了澡豆的制作工艺,在研磨猪胰腺时加入砂糖,以纯碱代替豆粉,并加入猪脂,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球状或块状,被称为“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