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20:28
蔡爱卿(1913年-1978年03月03日),湖南岳阳县人。1913年1月生于湖南岳阳滨湖秋家村(今属梅溪乡红光村)贫苦人家。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中南军区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广州军区防空军第二副司令员,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8年3月3日在北京逝世。
蔡爱卿,1914年出生于岳阳市岳阳楼区梅溪乡骨家桥村。3岁时,父亲蔡宏盛暴病身亡,留下两间茅屋,九分瘤土;母亲刘元喜被迫改嫁,将他托付给其叔叔、姨姨抚养。蔡爱卿7岁时,叔、姨送他到附近私塾读书,3年后叔叔和爷爷相继病故,迫于生计,未满10岁的蔡爱卿到当地一方姓地主家当长工。在方家,蔡爱卿白天放牛,晚上住在一个简陋的草舍谷仓里。虽然姨姨经常来看他,但姨姨生计也很艰难,对他爱莫能助。蔡爱卿在方家依旧过着衣不遮身、食不果腹的日子。
1930年,蔡爱卿16岁时,红军攻占城陵矶、岳州城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耳中,于是怀着当红军的理想,赶到五里路外的冷水铺,爬上了开往长沙方向的火车。
1931年,蔡爱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内务班长。不久蔡爱卿要求上前线去打仗,上级批准了他的申请,并任命他为红11团3营7连连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蔡爱卿随部队参加长征。在二攻遵义的战斗中,蔡爱卿带领连队奋不顾身夜袭敌军,为夺取遵义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横渡北盘江战斗中,他率领的连队第一批渡江作战,打得英勇顽强,受到当时团政委张爱萍的表扬;在翻越雪山、过草地中,他同广大红军指战员一样,挖野草、吃皮带。经过整整一年的长途跋涉和千百次残酷的战斗,蔡爱卿和他的连队终于到达陕北,并参加了夺取吴起镇的战斗,蔡爱卿获得战斗英雄奖章。不久,他被任命为红八团参谋长。
抗战初期,时任中共山西工委书记的薄一波,在山西建立了青年抗敌决死队。随着队伍的扩大,薄一波请求八路军总部派—批有经验的优秀军事干部到决死队做军事骨干。于是,时任红11团参谋长的蔡爱卿于1937年下半年被派到抗战决死队一总队工作。
到山西后,蔡爱卿被任命为一总队九中队的游击教官,后为中队长(连级),他对此并无任何怨言。不久,他带领九中队37名战士在山西平遥、祁县之间成功地伏击了日军一个骑兵队,击能日军小队长田中少佐。这是决死队成立后的第一次实战,他们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决死队的战士们和山西人民。
1940年1月,最早成立的决死一总队与游击第2团编为1纵队38团,25岁的蔡爱卿被任命为该团团长。他率领该团参加了数以百计的大小战斗,打了不少的好仗、胜仗。在百团大战中,蔡爱卿率38团,在卷峪沟、王景、关家摘等战斗中,打得艰苦壮烈,打出了军威,受到彭德怀副总司令的表扬。时任129师政委的邓小平在战后亦说:“年轻的决死队,打得英勇顽强,军事、政治素质都表现得很好,领导机关可以像对其他红军部队一样,放手使用他们,给他们重要任务。”
1950年警二旅改为高炮一师。1951年高炮一师由武昌调往广州,师部组建为华南防空司令部,蔡爱卿任副司令员。
1955年,蔡爱卿被授予少将军衔,次年被调到北京军区防空军担任副司令员。不久之后经他本人申请,调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蔡爱卿在担任北京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和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期间,十分重视对新式武器的研制。1958年至1961年,他领导山西743厂等多个工厂共同协作努力攻关,成功地研制了两种型号的固体火箭,受到了中央军委和国防科委的赞扬。
1976年12月,蔡爱卿被解除监禁。由于长期备受折磨,此时他已是重病缠身,被组织上送到长沙某医院治疗。
1977年5月28日下午,院方诊断他患有肺癌,而且已到晚期。后来,在时任副参谋总长张爱萍的亲自关照下,他被送到北京301医院治疗。住院期间,黄克诚大将、张爱萍上将、王平上将等许多老首长、老战友来医院看望过他。
1978年3月3日凌晨2时24分因病情恶化病逝。蔡爱卿逝世后,中央军委在八宝山公墓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参加追慎会的有杨成武、张爱萍、王平、秦基伟等将军。
1978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蔡爱卿同志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