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11 17:13
蔡莲珍,1929年8月7日生于江苏苏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碳-14测年的开创者之一。
蔡莲珍,女,1929年8月7日生,籍贯:江苏省苏州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学习经历:1948年苏州市苏州中学高中毕业。1950年考入浙江大学药学系,1951年转入物理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到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1955年毕业。
工作经历:1955年9月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现名高能研究所),参加了该所组织的核物理专业培训班学习。1956年分入第二室核反应研究组,从事利用核子乳胶、真空涂膜等技术进行核反应的研究工作。
1959年初和仇士华一起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担建立14C(碳-14,碳十四)实验室任务。1965年建成14C测年实验室。后因文化大革命停顿,1971年恢复工作。1972年开始发表14C数据报告,并面向全国考古界,不断积累数据。完成了重要考古遗址和文化年代的确定、中国史前考古14C年代框架的建立和考古学中14C年代数据集的出版(1983年,1991年)等众多任务。1981年,受全国同位素地质会议委托,考古所主持完成了14C 测定年代用“中国糖碳标准”的标定;1984年发表‘利用13C测定研究古代食谱’,创我国研究先例;1988年我们研究提出“系列样品14C测年新方法”,在1996年参加《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中,经考古研究,多学科合作建立夏商周时期14C考古年代框架,终获成功。
历任考古所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考古所实验室碳-14题目负责人,兼中国科学技术考古学会理事,中国第四纪年代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常规14C测年课题负责人。
从事研究 14C测年,14C考古年代学,科技考古。
丈夫:仇士华
一 专著:
1.《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1983年,1992年,文物出版社(合著)。
2.《中国14C年代学研究》,副主编,1990年,科学出版社(合著)。
3.《14C测年代及科技考古论集》, 2009年,文物出版社(合著)。
二 主要论文及代表作:
1《碳十四年代的误差问题》, 1974年,〈考古〉,第5期
2《骨质标本的碳十四年代测定方法》, 1976,〈考古〉,第1期
3《陶器的热释光测定年代介绍》,1978年,〈考古〉第5期
4《碳十四年代数据的统计分析》,1979年,〈考古〉,第6期
5《碳十四测定年代用”中国糖碳标准”》,1983年,〈考古〉第3期
6《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1984年,〈考古〉第10期
7《自然科学技术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学年鉴〉1991年,文物出版社
8《贝叶斯统计应用于碳十四系列样品年代的树轮校正》,1999年,〈考古〉,第3期
9《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碳十四年代框架》,2001年〈考古〉,第1期
10《14C测定判别武王克商年代范围始末》,〈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第15卷第1期。
198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
198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新技术优秀成果奖。
200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新技术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
列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第22版世界名人传记汇编。
列入《华夏妇女名人词典》,1988年,华夏出版杜。
194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利比教授创建14C测年方法,1955年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考古通讯》上作了介绍,并着手准备筹建14C实验室。
1957年反右派,改变了我们一生命运,1959年初仇士华和我调到考古所,负责建立14C测年实验室。
14C测年技术在当时处于核技术的高、新层次,它所需要的手段,所有科技单位都没有,与考古所从事研究的内容相差甚远,更不说建立实验室需要的条件和基础,甚至必要的学术交流环境都无法获得。但我们以‘初生之犊不怕虎’的心态接受了任务。
不具备学术交流环境,我们靠技术书刊了解世界。夏所长给了我们一本1955年再版的利比著作―Radiocarbon Dating,半年以后,我们将国外文献的调研内容撰写成文,提出建立实验室具体方案的倾向性意见。夏所长同意由《考古》发表(1962年)。
为研究需要,物理专业人员自制仪器,我们在原所就有实践。但必要的零件设备,制作条件都无法获得,建室工作根本无法开展。1960年初,考古所和中科院地质所达成合作建立14C测年实验室协议。由我们在考古所制作完成一式二份仪器设备,然后地质所搬回一套自建实验室。但地质所仅仅具备一般的机械加工厂,远不足以满足制作核物理仪器的要求,自己动手制作仪器设备是必经之路。
14C测年实验室需要建立三种类型的设备系统:1.真空制样系统;2.探测器和宇宙射线屏蔽系统;3.电子线路检测系统。我们根据考古学对年代精度的要求和我们能够达到的水平,首先制定我们的目标和实现途径,然后规划实施方案,逐步完成既定目标。
我们从元器件的采集开始,鉴定所有采购的质材,确认设计的合理性,保证制作效果合格,最终经过全套设施调试,投入使用。
电子线路检测系统,包含了多台各类仪器的一整套设备,我们从加工矽钢片,制作变压器开始,按设计规格采用各种线材,自己学习掌握绕制线圈,制作成变压器放入加工好的仪器外壳,再按设计的线路,自己焊接各种元器件,然后再进行调试。探测器系统,包括样品计数管的设计制作,安装调试。外围屏蔽宇宙射线的计数管,我们只能获得半成品,需要在实验室内架设真空充气系统,制作完成。低水平测量必需的庞大金属屏蔽室,需要从采购大量铁板,铅锭,加工成块开始,然后清洗、搬运、构建成室。制样工作是每次测定必经的物理化学处理,合成、制备成高纯度化学物质的过程,首先需要全面掌控真空技术的理论,设施内容,要求水平等各个方面,设计建立复杂有效的真空玻璃系统,涉及的工种是多方面的。
工作中我们相互积极配合,又发挥各人专长,分工研制。我以负责化学制备,国内外调研为主。1965年下半年试运行,测出我国首个14C年代数据后,考古所组织‘盲测’检验实验过程通过,实验室宣告建立完成。后因文化大革命停顿,直到 1972年,开始发表14C数据报告,并面向全国考古界,不断积累数据。
几十年来,我一直处在14C测定具体工作的第一线,亲历了上千数据的测定。我始终以保证14C数据质量,精益求精为目标,不断吸收先进技术,改进实验条件。1977年我们增设了液体闪烁计数技术,提高测定水平。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改进制样技术,扩展可测样品范围;引进自动化测量设施,我在这基础上改编了原有软件,使14C测量和数据处理操作全部实现微机化和中文化,大大减少了原有的工作量。同时我始终以了解并介绍国内外14C测年研究发展概况,提高14C学术研究水平,兼顾科技考古的调研和启蒙讲学等工作为己任,推进学术进步。
1982年,我们成立了负责14C测年学术活动的组织“14C年代学组”,‘学组’组织了多次全国14C学术讨论会议,刊印内部学术交流通讯,14C专业学术培训,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出版了多本14C专集,集体编写反映我国14C测年成果的专题著作,开展全国性各实验室之间的互校对比等等活动,得到了第四纪研究会会长刘东生先生的表彰。我有幸积极参与了各项活动,受到了锻炼。
作为我国第一个14C测年实验室,我们完成了重要考古遗址和文化年代的测定、中国史前考古14C年代框架的建立和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的出版(1983年,1991年两册)等众多任务。
14C测定就技术方法而言,80年代中已经达到可能达到的顶峰,国际上提出采用统计处理系列样品年代方法,使年代误差缩小。90年代我们研究总结为“系列样品14C测年新方法”,在1996年参加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结合考古研究,多学科合作建立夏商周时期14C考古年代框架,获得成功。这次14C年代测定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由于我国历史久远,考古成果雄厚等原因,在国际上也是独特的。
另外,在为考古遗址测定年代的过程中,会得到许多额外的收获,就像会遇到许多意外的困难一样。我们的相关研究有如白灰面,被我们鉴定为石灰,我国古代使用年代,可以早到龙山时期;提取铁器中的碳进行14C鉴定,确认我国始用煤燃料炼铁的确切时期;可以利用炼铁炉渣测年等等。
14C测年在地学界的应用几乎同考古界一样迫切,我们同样也接受一些地质部门提供的样品测定,参与了探讨研究。如海岸线变迁,全新世底界,环境科学,火山喷发年代问题的研究以及解决地层的确切年代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得过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