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1 08:37
蕉岭县侨兴中学地处蕉岭东部,素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之称的高思山乡。
于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五0年冬,由本乡华侨集资,在建于1940年的侨建高士学校旧址兴办。学校历史悠久,是蕉岭县最早的四间中学之一,历经风雨五十六年,招收初中学生五十一届、高中学生十一届,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各级人才,学子遍布海内外,在各个行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工作的校友就有30多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69人,教职工25人(其中本科毕业8人,专科16人,受聘中级以上职称8人),拥有配套的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电脑室,各行政配备有上网电脑。
办“学生成才、教师成长、高思人民满意”的学校。
1、重视领导班子建设,促进师资队伍质量提高。
学校大胆起用教学骨干进入领导班子,组建了一支政治强,作风正,懂教育,会管理,勇于开拓,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把师资队伍质量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来抓,针对我校年轻教师比例大,教师流动大的特点,始终坚持政治与业务学习制度,从不放松业务培训,不断促进教师成长。
2、摆正德育位置,努力探索德育规律。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以人为本,以情育人”的原则,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载体,课堂为主阵地,以学校、社会、家庭为网络,上下、内外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杜绝了严重违纪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使每一位学生都不让社会失望。
3、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注意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不断探讨教学方法的改进,结合山区学校的实际,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课题,从转变四个观念入手,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注入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式转变;由“苦学”向“乐学”转变;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进步,学有所获,努力让山区多出人才,使更多的山区孩子走出山门。
4、多方筹集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大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打好学校地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的两张牌,充分利用“两乡”优势,积极争取侨贤和乡贤的支持,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完善各类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和育人环境。近年学校完善了教师办公、学生学习电脑附属设备,修建了硬底化校道,修筑了围墙,添置了一个年级的学生桌櫈,完善了篮球场、体育场的设施等等。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越来越好;全体师生中无一违法违纪事件;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近三年,学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德育先进单位”、“法制教育与安全文明工作先进单位”;被教育局评为“预防初中学生辍学工作先进单位”、“教育系统维稳和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团委被评为 “先进基层团委”;在各级竞赛中屡有师生获奖。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得到了高思人民群众的高度好评。
目前学校正着手准备配备一体化印刷机,完善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教师办公室等教育教学场所,为师生的教学提供更好的硬件和环境。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有众多热心的侨胞、乡贤、校友及各届人士的鼎力支持,有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侨兴中学会办成“教学设备完善,师资力量强大,人才辈出”的新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