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5 11:29
蕲县镇,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地处宿州市埇桥区南部,东南与蚌埠市固镇县湖沟镇接壤,南与永镇镇、大营镇毗邻,西连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南坪镇,北接桃园镇,东北同大泽乡镇相连,北距城区22千米。区域总面积10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蕲县镇辖区户籍人口为80209人。
西周,属蕲国。
春秋后期,属宋国。
战国,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县,名蕲县,属泗水都。
魏晋南北朝时期,设蕲城郡。
唐元和四年(809年),设宿州,蕲县隶之。
元至元二年(1265年),蕲县被废为集。
明、清,设蕲县乡,属宿州。
民国时期,属宿县六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设立蕲县乡。
1958年9月,设立蕲县公社。
1992年2月,改为蕲县镇。
2011年末,蕲县镇辖蕲南1个居民委员会,许寨、白庵、忠陈、徐桥、灯塔、袁小寨、大江、刘圩、白陈、周王、戴庵、邱元、蕲县13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蕲县镇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蕲南矿社区、蕲县村、邱元村、灯塔村、徐桥村、白安村、许寨村、忠陈村、团结村、周王村、大江村、袁小寨村、白陈村、刘圩村、代安村。镇人民政府驻蕲县村。
蕲县镇地处宿州市埇桥区南部,东南与蚌埠市固镇县湖沟镇接壤,南与永镇镇、大营镇毗邻,西连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南坪镇,北接桃园镇,东北同大泽乡镇相连,北距城区22千米。区域总面积101平方千米。
蕲县镇地处黄淮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海拔20.8~23.2米。
蕲县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降水偏少,夏季降水集中,秋季温和气爽,冬季干冷少雪。气温和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4.4°C,极端最高气温40℃(1978年),极端最低气温-20℃(1954年),无霜期年平均210天。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500毫米(1954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00毫米(1978年)。
蕲县镇境内浍河属天然河道,多弯曲,从准北市濉溪县在许寨村入境,自西北流向东南,在团结村小沈庄流入蚌埠市固镇县,境内总长25千米。
蕲县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风灾、虫灾、霜冻、冰雹等。最严重的一次洪涝发生在1954年7月26日,河水泛滥,两岸房屋倒塌1500间,淹没农田3万亩。
蕲县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产主要有煤炭、煤矸石、高岭土,其中煤炭地质储量6.9亿吨。地表水一般年份保持75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540万立方米。
2011年末,蕲县镇辖区总人口69878人。总人口中,男性36016人,占51.5%;女性33862人,占48.5%;14岁以下14011人,占20.1%;15~64岁49809人,占71.3%;65岁以上6058人,占8.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81416人,占98.9%。2011年,人口出生率13.4‰,人口死亡率3.3‰,人口自然增长率10.1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79人。
截至2019年末,蕲县镇辖区户籍人口为80209人。
2011年,蕲县镇财政总收入1651.3万元,比上年增长21.4%。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增值税500万元,企业所得税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31元。
截至2019年末,蕲县镇有工业企业238个,其中规模以上有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70个。
蕲县镇有农业耕地面积7.3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3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6.7%。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8.8万吨,其中小麦4.1万吨,玉米4.7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7.9万头,年末存栏5.7万头;羊饲养量3.2万只,年末存栏2万只;家禽饲养量30.7万羽。
蕲县镇以煤炭、新型建材生产、服装生产、造船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1.2亿元,比上年增长86.8%。2011年,工业企业120家,职工4.35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40%。
2011年末,蕲县镇有商业网点887个,职工600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5.8%;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600万元。
2011年,蕲县镇邮政业务收入78万元,其中纯收入18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60万元。
2011年末,蕲县镇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694人,专任教师81人;小学(含教学点)13所,在校生3768人,专任教师23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1所,在校生2136人,专任教师17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450万元,比上年增长32.3%。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96.8%,比上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
2011年末,蕲县镇有各类科技人才217人。
2011年,蕲县镇有文化广播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4个;文化专业户12个,各类图书室29个,藏书30万册;书法、摄影、美术创作队伍,170人。学校有体育场地22处。1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
2011年末,,蕲县镇有门诊部(所)1个;病床1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5张,固定资产总值16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0人,其中执业医师16人,执业助理医师34人,注册护士1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3万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3052人,参合率86%。
2011年,蕲县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4户,人数60人,支出125160元,比上年增长84%,月人均173元,比上年增长40%;城市医疗救助12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980人次,共支出149000元,比上年增长59.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87户,人数2376人,支出295.2946元,比上年增长62.1%,月人均103.6元,比上年增长3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1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2317元,比上年增长30%。敬老院2家,床位10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74人。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收入合计3126701元,比上年增长31%;基金支出合计4891920元,比上年增长45.6%。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8926人,参保率97.6%
2011年末,蕲县镇有邮政网点1个征订报纸、期刊2000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000门,固定电话用户7600余户;移动电话用户11000余户,宽带接入用户3960户。
2011年,蕲县镇境内有京台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3.4千米,206国道11千米,县道18.4千米,青芦铁路14千米,浍河水路航道境内通航10千米。
地名由来
蕲县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蕲县古城之内而得名。
西上航,位于蕲县老街南头,沿浍河北岸向西约100米至200米处,是一处新石器时期遗址,遗址面积约有1000平米,上面叠加着各个时期的生活遗物。自新石器之后还发现有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生活遗迹。据考证得知,古代先民多傍水而居,西商行遗址就位于浍河北岸,即浍水之阳,浍河是一条天然河流,水面宽阔。过去的陆路交通不便,交通都以水运为主,河流相当于古代运输的大动脉。这里曾经是蕲县城南一古代延续数百年的码头,因而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货物集散地,像集市一样可以进行贸易往来,影响很大,形成一定的行市。因而称作“行”,即随行就市。至于称为另外一“航”,据说货物都是船舶从这里运出运入,出航归航而来,所以西上行也叫西上航。
观星台,位于蕲县大街北头,内城东南角。观星台,是古代先民用来观测天象,预测天气的一古老的气象建筑设施。下面用土夯成高台,台上有阁楼一座,阁内设有观测天象的古老仪器。阁楼上有一木制圆台,人可以站长在圆台上,观星斗,望日月。据说建于西周末年诸侯国时期,是诸侯王国的天文设施。传说为备垓下之战,刘邦驻军蕲县时,经常与军师一同登临观星台,观测星象,预测天气。有一天刘邦观星回来,下令军民备足一月的柴草,众人不解其意。萧何问曰:大王,这是为何?刘邦说:天机不可泄露!依令照办即是。果然没两天,秋雨连绵,一直下了一个多月。这个故事,后代也有古诗佐证。诗曰:浍水滔滔西北来,汉王基业步云开,盖世英雄今已负,空留昔日观星台。观星台历时两千余年,阁楼设施都不复再,而今遗址尚存,遗址上建有蕲县变电所。
隐王庙,位于蕲县集浍水南岸的戴庵村,与蕲县古城隔河相望。庙建于何时,已无从查考。隐王庙虽不复存在,但遗址尚存。
遗址上有棵红果树,据说已经一千多年,还很茂盛生长着,被当地人尊奉为神树,也是蕲县著名的景点之一。1958年,苏联史学家来蕲县考察古城,专程到隐王庙观赏红果树。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也慕名专程到隐王庙观赏红果树。
象窝,位于蕲县古城西徐桥南靠近浍河的地方。传说是范王坐蕲县时,交趾国(越南境内)供来一头大象。大象是热带动物,喜水源充足的地方,所以范王就遣人把大象散养于县城西门浍水岸边。大象擅掏洞戏水,河湾一带被大象掏了许多窟窿,人们便把这一带称为象窝。象窝周边水草丰茂,岸柳成行,河滩上白鹭与仙鹤成群。有古诗云:往事如烟岁月寒,赏今怀古意缠绵,千秋胜迹知多少,象去窝空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