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26 23:49
薄田兼相(?-1615年6月2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别名岩见重太郎,隼人正。
丰臣秀吉、秀赖时期的家臣,领有5000石的将领,当时曾经以岩见重太郎的名字讨伐山贼。1614年大阪冬之阵负责镇守博劳渊的要塞,可是当蜂须贺至镇大军攻击的时候,他却不在。蜂须贺军轻易攻陷博劳渊。因此,他被讥为“橙武者”(冬天里的橙子,空有外壳而不能食用,只能作正月里的装饰。在这里比喻薄田兼相中看不中用。)。后来,在大阪夏之阵的道明寺之战中,其勇猛地向敌军攻击,最后战死,据说冲向敌军的理由是洗去他的污名。
“薄田兼相”这个武士的名字之所以能超过“岩见重太郎”这个豪杰的名字而流传于后世,更多的是由于他“橙武者”的称号。这一称号,来自于大阪冬之阵中的“博労渊之战”。
博労渊位于大阪城西南的木津川边,作为联络大阪城船场的要冲,丰臣军在此修建了防御工事,并由薄田兼相、米村六兵卫、平子主缮三名将领带领700名士兵防守,其中薄田兼相作为总大将全面负责指挥防务。
由于在1614年11月的大阪冬之阵中,接连发生了木津川口之战(详见前作《明石全登》)、鸣野之战、今福之战(详见前作《木村重成》)等战斗,大阪城西南一带联接河川的要塞相继被攻陷,博労渊的战略位置就显得愈发重要了。对于如此重要的位置,只派遣如此少量的部队守卫,不能不说是丰臣军的重大失误,而德川方则没有放过这一机会,一直在策划占领博労渊的计划。
1614年11月下旬,在木津川口之战中立得头功的德川方大名蜂须贺至镇,从逃离战场的商人们口中得知了博劳渊守备松懈的消息,急忙向德川家康汇报,提出和自己的女婿池田忠雄共同出兵攻打该地的计划,但并没有马上得到家康的许可。随后,德川的家臣藤田重信则向家康推荐道:
“鄙人认为,还是由前田利孝、小笠原秀政、浅野长重三家大名共同出兵比较妥当……”
对于这样的建言,老谋深算的家康同样没有采纳。对于他来说,要统帅由数十家貌合神离的大名组成的大军,要依靠的不光是运筹帷幄的兵法,还需要高超的御下之道。于是,他先派水野胜成、永井直胜、堀直寄三队人马在博劳渊砦对面木津川中的狗子岛建立阵营,并先后派遣本多忠朝、水野胜成、永井直胜前往破坏博劳渊砦的水上栅栏。最后,才接受了最终完成破坏任务的永井直胜的建议,任命石川忠総为大将,于1614年11月28日在狗子岛南面的苇岛布阵,统领两个小岛的诸部,并由浅野长晟担任总后援队。
对于这样的安排,曾在先前的木津川口之战中立下头功的蜂须贺军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他们就驻扎在博劳渊对面的木津川口砦,暗暗策划着同时发动进攻。
11月29日凌晨,石川军趁涨潮之际从苇岛出发,渡河向博劳渊砦进攻,但遭到了守军的铁炮射击而损失惨重。但仍然有数名德川军士兵躲在被烧毁的破船中,顺水漂流到博劳渊岸边登陆,与守军展开战斗,造成了不小的混乱,这些人后来被称作“博労渊の破れ船七人众”。
紧接着,从狗子岛出发的九鬼守隆队有三艘船在北面靠岸,同时从木津川口出发的蜂须贺军从南面登陆,博劳渊的守军遭到三面夹击。而在此危机时刻,担任总大将之职的薄田兼相竟然不在战场之上——他前一夜私自离开了阵地,在神崎的一个妓女家中宿醉,直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呢!没有总大将指挥的丰臣军很快全面溃败,大多数守军在撤退中战死,守将之一的平子主缮也中了池田军的埋伏而被杀。
此战之后,在妓女家中得知战败消息的薄田兼相随残兵一起逃回了大阪城。他虽然依靠自身谱代家臣的地位而没有受到严厉的军法处置,却因此遭到了敌我双方将领的蔑视,被冠以“橙武者”之名。
这一称号的意义是这样的——冬天里的橙子虽然外表好看,却因为尚未成熟而完全不能食用,只能被当作正月里的装饰物。也就是说,薄田兼相虽然看起来相貌堂堂,却是和正月里的橙子一样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对于外界如此的评价,兼相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但作为身负勇力的猛将,他并没有选择切腹自杀来逃避批评,而是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用战功来洗刷罪名。
随着博劳渊砦的失陷,大阪方的军事领导层再次展开了争论。丰臣军的七手组(青木一重、伊藤长次、伊藤长昌、仙石定盛、中岛氏种、野々村吉安、速水守久、堀田盛高、真野助宗、真野頼包七将组成的军事组织)提出:
“我军前期防守范围过大,兵力分散,不如就此放弃天满川及船场一带,集中兵力守备大阪城。”
而大野治房和塙直之则持反对意见:
“还没有和敌军接战就先行撤退,真是岂有此理!”
然而大野治房虽然身居高位,却缺乏应有的统帅力和个人魅力。诸将不顾他的提议,纷纷烧毁自己驻扎在城下町的兵营,撤到城下防守。丰臣军的阵线,已经几乎收缩到大阪的城濠下了。
此后,双方也再没发生什么大规模冲突,在1614年12月的和谈之后,丰臣德川两家暂时休战,大阪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这样的和平对双方已是疲惫不堪的将士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对于尚在丰臣军中任职的薄田兼相来说,却是一段十分难过的日子。
自从他在博劳渊之战中战败以来,每天都活在鄙视的目光和嘲讽的话语之中。“橙武者”的称号使他在战友中间抬不起头来,他每天所想的,只有一件事——早日领兵再上战场,洗刷自己的污名,哪怕战死也在所不惜!
终于,随着德川军背信弃义的破坏了大阪城外围的城濠,再次的开战已经在所难免。1615年4月6日,德川家康再次于尾张的名古屋下达了讨伐丰臣家的动员令,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了大阪城,而薄田兼相也终于等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大阪夏之阵开始之后,丰臣军连战连败,再加上大阪城外的工事已经被破坏殆尽,号称天下第一坚城的大阪实际上已经无险可守。
在这样的最后时刻,聚集在大阪城中的诸多名将,如真田幸村、后藤基次、毛利胜永、长宗我部盛亲等人一致认为应该出城迎敌。寻求决战,但众人在决战的方式和场所上有所异议。最终,以大野治长为首的丰臣家领导层采纳了后藤基次提出的“在小松山设伏,夹击德川军”的战斗计划。
但丰臣军内部的不合,于5月6日的出兵过程中再次显现出来——率先出发的后藤队2800人在午夜零点就出发,并迅速占领了小松山阵地。紧随其后出发的是薄田兼相、井上时利、山川贤信、北川宣胜、山本公雄、槇岛重利、明石全登诸队约6400人。着两队人马本来应该是同步行动,却不知什么原因拉开了距离。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作为后续部队的真田幸村,由于部下的将士士气不高,集合的过程中纷纷迟到,以至于耽误了预定的出发时间,又因为遇到大雾而在行军路上耽误了行程,以至于远远的落在了后面。这样的事情,对于以善于用兵著称的真田幸村来说,简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不得不使人怀疑,也许幸村是由于自己的决战计划没能被采纳,而在不自觉中减少了战斗的激情和责任感?但这种说法没有可靠的证据,所以也并不能让人信服。
主力的进军如此松散和混乱,其他侧面部队一样缺乏统一领导。具有很强战斗力的长宗我部队和木村队自作主张的从大阪城南出发,向八尾、若江一带进发,想从侧面夹击德川军。这样与其他部队缺乏协调的行动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
总而言之,大阪军虽然聚集了众多颇具勇力和智谋的名将,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统一指挥,最终迎来令人扼腕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5月6日凌晨2点,小松山上响起了枪声,虽然后藤基次依靠自己卓越的指挥才能,取得了对小松山的控制,并苦苦支撑了数个小时,但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终于无力回天。上午九时左右,后藤又兵卫基次中弹身亡。
击溃后藤军后,德川军的先头部队乘胜追击,渡过石川,直奔大阪。
此时,薄田兼相等队刚刚到达道明寺村,从残兵口中得知后藤阵亡,德川大军已经渡过石川的消息,并很快与随后追击而来的德川军展开激战。
由于刚刚经历前军战败主将阵亡的打击,丰臣军士气低落,各路将领都无心恋战,甫一接战便即退却。只有薄田兼相,丝毫没有要退却的意思,仍然指挥部队迎着如潮水般用来的德川大军冲杀过去。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要证明自己的勇气,要证明自己绝不是什么“橙武者”,即使战死也在所不惜了!
薄田兼相当时身边的兵力不过一千左右,但在面对敌方数倍的大军,被团团包围之时仍然奋勇向前。他本人手持三尺三寸大太刀,冲进敌阵奋力杀敌,直到身边的的士兵已经死伤殆尽,依然一步不退,彰显了震惊鬼神的勇气和决心。
终于,薄田兼相还是寡不敌众,胸前中弹,首级被水野胜成的家臣河村重长取得,迎来了他必然的结局。但他这次最后的奋勇作战,赢得了敌我双方的尊重,其英勇行为被记载进《难波戦记》,流传后世。
从此,他“橙武者”的污名被彻底洗清,代之以“猪武者”的称号——这里的猪是指野猪,野猪一旦认准了敌人就会奋不顾身的突击,哪怕粉身碎骨也不会后退,在日本民间代表着坚定和勇猛的精神。
薄田兼相终究还是豪侠型的人物,缺乏指挥大军方面的能力,作为独当一面的一军之将,遭受耻辱的失败也是难免了。但他本身绝不是个贪生怕死的懦夫,反而是个奋不顾身的武士,可以用战死的方式来洗刷污名。这样的勇士毕竟不能给大阪军带来胜利,但他个人的壮烈行为,却在这场战争的回忆中留下了令后人嗟叹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