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2 22:35
薛克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所编辑室主任(1990—1994)、亚太所社会文化室主任和南亚室主任(1995—2000)。曾任中国南亚学会秘书长、顾问。
辽宁金县中学高中毕业(1961—1964);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印地语专业毕业(1964—196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亚系毕业,哲学硕士(1979—1982);
印度印地语教研中心(阿格拉)进修生(1987年10月—1988年5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所助理研究员(1983—1988);
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所副研究员(1988—1995);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1995—2005);
中国驻印度使馆文化处一等秘书(2000年2月—2002年2月);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3—2014);
中国玄奘研究中心研究员。
(1) 《佛教与中国文化》 (华侨出版社1995初版,昆仑出版社2006修订版)
(2) 《中国与南亚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003)
(4)《中国印度文化交流史》(昆仑出版社2008)
(5)《印度民间文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6)《印度中世纪宗教文学》(第一作者,昆仑出版社2011)
(7)《印度近现代文学》(第一作者,昆仑出版社2014)
(8)《神魔小说与印度密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
(9)《印度密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
(10)《中国斯里兰卡文化交流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2)
(11)《印度民间文学》(增订版,2021050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2)《印地语文学史》(第一作者,2021050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 《东方趣事佳话集》(主编,黄山书社1992)
(2) 《世界智谋故事精粹》(主编之一,蓝天出版社1992)
(3) 《东方神话传说》(主编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简明南亚中亚百科全书》(主编之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一卷本(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6)《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详编本(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
(7)教材《印度民间文学》,陈岗龙张文奕主编教材《东方民间文学》(上)中的一章(第四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01。
主要译著:
(1)小说《檀香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传纪《普列姆昌德传》(合译,首都师大出版社1989)
(3)小说《还我相思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4)小说《肮脏的裙裾》(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5)中篇小说《谁之罪》(原名《往事的追索》,载《印度20世纪经典小说》,哈尔滨出版社2006)
(6)短篇小说《人生旅途没有返回的车票》
(原名《往返车票》,载《印度20世纪经典小说》,哈尔滨出版社2006)
(7)小说《肮脏的边区:雷努小说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0)
(8)诗歌《普拉萨德诗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0)
(9)小说《一街五十七巷:格姆雷什沃尔小说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0)
(10)《在中国的十三个月》(待出版)
文学创作:
(1)电影剧本《玄奘》,1985年第2期《电影创作》(合作,执笔)
(2)《第五世达赖喇嘛》,2004年第2期《新剧本》(合作,执笔)
(3)七集专题片剧本《走近释迦牟尼》,中国华艺音像实业有限公司2009
(4)散文集《象步凌空——我看印度》,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普及读物:
(1)《围棋故事精粹》(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8)
(2)《剪灯新话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2013年再版,载《名家解读古典名著丛书:话本与文言小说(上)》,辽宁教育出版社)
(3)《中印文化交流史话》(商务印书馆1998,2010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再版)
(4)《西洋记》(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5)《中国围棋史话》(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6)《佛教与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退休前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及一般文章(一般文章标有*):
1.印度雕刻艺术对中国华表的影响 《南亚研究》1982.2
2.评普拉萨德的大诗迦马耶尼 《印度文学研究辑刊》第1辑1984
3.从两大史诗看印度古代音乐 《南亚研究》1985.2
4.从《迦马耶尼》看普拉萨德的哲学思想 《南亚研究》1986.2
5.宣室志·唐代佛教·印度故事 南亚东南亚评论1988.1
6.国王与官吏_中印寓言比较研究之一 南亚研究1988.4
7.报怨与报德_中印寓言比较研究之二 南亚研究1989.1
8.幽默与悲悯_中印寓言比较研究之三 南亚研究1989.3
9.印地语小说<肮脏的裙裾>及其民俗学价值 南亚东南亚评论1989.3
10.《印度民俗与文化》简评* 南亚研究1990.4
11.比尔巴尔与阿凡提 民族文学研究1991.2
12.印度神话的分类* 南亚研究1991.2
13.读《南传佛教史简编》* 南亚研究1992.1
14.从《酉阳杂俎》看中印文化交流 南亚研究1992.2
15.16世纪印度苏非传奇诗与东西方民间文学 南亚研究1992.4
16.中国狐精故事源流及其印度影响 东方研究1993
17读《幽明录》杂谈 南亚研究1993.2
18.老子与印度 《南亚研究》1990.2
19.生命的浩歌——《印度古代神话》前言 知识出版社1993
20.《西游记》中的密教影响 《南亚研究》1994.2
21.从《伊本·白图泰游记》看印回文化融合 《南亚研究》1994.3
22.《西域记》与《西游记》 《南亚研究》1994.4
23.法显赴美质疑 《佛学研究》1994
24.精神与物质──谈中印价值观的现代转换 《当代亚太》1996.2
25.保守与进取──再谈中印价值观的现代转换 《当代亚太》1996.4
26.佛教文学的传入及汉魏点滴 东方研究1996
27.读《拾遗记》杂谈 南亚研究1996.1
28.从王度的《古镜记》说起 南亚研究1996.3
29.中国电影的女扮男装情结 第2回中日女性学研讨会文集1996
30.吉檀迦利赏析 《泰戈尔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31.关于中国龙王龙女故事的补充意见 南亚研究1997.1
32.印度佛教与中国古代医学 《佛学研究》1997号
33.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亚太所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双边讨论会1997
34.中新友好与跨文化交流 亚太所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双边讨论会1997
35.变文六议 两岸纪念佛教传入2000年学术讨论会1998
36.城市“边缘人”违法行为的文化背景 流动人口问题国际研讨会1998
37.读《青琐高议》杂谈 南亚研究1998.2
38.鲁迅在印度四例 南亚研究1999.1
39.《太平广记》的贡献 南亚研究1999.2
40.“回回石头”小考 《今日东方》总2期1999
41.中印文化交流五十年——回顾与思考 《南亚研究》2000.1
42.世纪之交的印地语 《南亚研究》2000.2
43.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文化 载《经济全球化、地区化与中国》 党校出版社2000
44.现代化与亚洲价值观 《亚洲现代化透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5.中印鹦鹉故事姻缘 南亚研究2001.2
46.宋元平话中的佛教影响 南亚研究2002.1
47.当前印度的陪嫁之风 《当代亚太》2002.5
48.关于〈法显传〉的印地文和尼泊尔文译本 《南亚研究》2003.1
49.许地山的学术成就与印度文化的联系 《文史哲》2003.4
50.白族民间故事与印度传说 《东方民间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1.2002年印度教派冲突剖析 《亚太地区发展报告》第三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2.最早的印地语苏非传奇长诗《月女传奇》 《南亚研究》2004.2
53.印度独立后思想文化的发展特点 《当代亚太》2004.2
54.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新发展 《亚太地区发展报告》第四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5.西藏王臣记与佛教文学 《觉群》2004号
56.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 《当代亚太》2005.1
57.中印猿猴故事散论 《南亚研究》2005.1
58.感受宇宙和人生* 《世界宗教文化》2005.2
59.印度近年来宗教热分析 《当代亚太》2005.3
60.论加比尔的宗教哲学 《北京大学学报》2005.3
61.谈许地山译印度民间故事 《南亚研究》2005年增刊
退休后发表的论文和调研报告(2006年以后)
1.《〈五卷书〉与东方民间故事》,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4期
2.《中世纪锡克教文学概况》,《南亚研究》,2006年1期
3.《中印文化交流健康稳步发展》,2006年7月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和2006年第2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国内统一刊号:CN11—4113/D(8月刊出)
4.《近五十年我国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综述》,《南亚研究》2006年2期
5.《西方印度和中国印度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张玉安、陈岗龙等:《东方民间文学概论》
(第一卷),昆仑出版社,2006年。
6. 《印度宗教极端势力》,载《亚洲极端势力》下篇第五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
7.《论印度的民间文学传统》,《东方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
8.《佛教与中印两大民族的认知与求同》,载谭中主编《中印大同——理想与现实》,
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9.《季羡林先生与印度文学》,《南亚研究》2007年第1期
10.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hinese Culture,AsianStudies ,January-June 2007, No.1,
Netaji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Calcutta, India.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此文为1999年访问印度时写,刘建译为英文),印度《亚洲研究》2007年第一期(半年刊)耐塔基亚州研究所,加尔各答。
11.《尼泊尔阿育王石柱考察记——兼谈迦毗罗卫城遗址问题》,载《第三届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年1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
12.《罗摩与佛陀的血缘关系——读〈琉璃宫史〉之一得》,《大连学报》2008年第1期
13.《那纳克的思想与锡克教教义》,北京外国语大学编《亚非研究》第2辑,时事出版社,2008年12月。
14.《印度佛教金刚乘诗歌浅谈》,《南亚研究》2009年第1期。
15.《印度中世纪耆那教诗人雪月》,《辽东学院学报》2009年6月号。
16.《谈锡克教祖师们的哲理诗》,《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2期。
17.《许地山郑振铎季羡林与印度民间文学》,《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一期。
18.《印度中世纪耆那教诗人自在主》,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编:
《亚非研究》第3辑,2010年1月,时事出版社。
19.《谈中世纪耆那教神秘主义诗歌》,《南亚研究》2010年第2期。
20.《印度密教大师萨罗诃及其证道歌》,《南亚研究》2011年第3期
21.《〈酉阳杂俎〉所记玄奘与〈西域记〉》,《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22.《印度耆那教诗人华峰》,《亚非研究》第五辑,2011年12月
23.《印度佛教金刚乘成就师坎诃巴》,《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3期
24.《金刚乘悉陀修行诗试解》,《南亚研究》2012年2期
25.《印度独立后印地语小说流派简评》,《东南亚南亚研究》2012年2期
26.《读〈大日经〉心得》,《东方论坛》2012年4期
27.《印度佛教金刚乘主要道场考》2012年第4期《南亚研究》
28.《印度独立后印地语小说流派简评》,《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29.《也谈神怪小说与密教的关涉——〈《聊斋志异》中印文学渊源研究〉》读后,
2012年第6期《辽东学院学报》
30.《印度独立后印地语诗歌流派简评》,《亚非研究》第6辑,时事出版社,2012年12月。
31.《牛护是否是金刚乘悉陀》,《北大南亚东南亚研究》第一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1月
32.《印地语“法式时期”主要诗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3.《摩诃迦罗考》,2013年3期《南亚研究》。
34.《摩利支天——从印度神到中国神》,2013年5期《东方论坛》。
35.《金襕袈裟小考》,2015年8月28日泾川大云寺舍利回归研讨会论文。
36.《西游记十考——印度密教与神魔小说研究一得》,2016年4期《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报》。
37.《西域记》的密教信息,2017年第二辑(总第12辑)《亚非研究》,2018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8. 《评近年〈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研究》,2019年2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39.《郑和下西洋二事考》,2019年2期《海交史研究》。
40.《晋宋间中印海上佛教交流》,载成祖渔主编《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佛教交流》,
2019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1. 《從法顯的五天竺到玄奘的五印度》(繁体字版),《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电子期刊,
第二卷‧第一期 (2019年5月)《法顯研究》專刊。
42.《玄奘西行与达摩笈多东来路线考》,2019年12期《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43.《〈水浒传〉与密教》,2020年4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44.《印度古典梵语小说〈十王子传〉宗教意蕴探微》,2020年4期《世界宗教文化》。
45. 《宋元间中斯文化交流》,2020年5期《南亚东南亚研究》。
46. 《晋宋间中斯文化交流》,2021年2期《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47. 《须菩提考》,2021年2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48. 《玄奘有关海上丝路的记载》,2021年春之卷《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49.《梵剧〈茉莉和青春〉密教考》,2021年《北大南亚东南亚研究》。
50.《天府之国与中印古代文化交流》,2021年6期(总第58期)《南亚东南亚研究》。
51.《从法显的“五天竺”到玄奘的“五印度”》(简体字版), 2021年6期(第33卷)《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52. 《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的编纂,载刘培育、杲文川主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续编2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4月。
53.《慧超所记阿富汗诸地考》,2022年4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54. 《唐代滥波国与罽宾国——7、8世纪中国阿富汗交流》,第1辑《南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3年1月。
普通文章(退休后):
1.《投之以桃报之以李》2006年12月8日《新京报》。1.《投之以桃报之以李》2006年12月8日《新京报》。
2.《恒河火葬送别恩师》,2007年1月18日《环球时报》。
3.《谈羡林师的学风学德》,2007年第2期《对外大传播》。
4.《中华民族的脊梁——玄奘西天取经记》,2007年8月号《传记文学》。
5. 《无量情谊跨沧海——泰戈尔与中国文化名人的交往》,2007年8月号《传记文学》(笔名韩山夫)。
6. 《长照恒河月色寒——康有为与印度的因缘》,2007年8月号《传记文学》。
7.《两大文明的牵手——割不断的中印文化纽带》,2007年8月号《传记文学》。
8.《菩提树下思菩提》,2007年10月号《环球纪事》。
9.《听黄心川先生讲印度哲学》,2008年1期《南亚研究》。
10.《欢喜的圣地》,2008年9期《新探索》。
11.《羡林师对中印比较文学的贡献》,载《凡人伟业——中外学人眼中的季羡林》,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10月。
《谈羡林师的学风学德》(重复3.),载《凡人伟业——中外学人眼中的季羡林》,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10月。
12.《两大文明的交汇》,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学术动态》(第31期),2008年11月。
13.《无法山寨的泰姬陵》,2009年2期《新探索》。
14.《新华营往事——怀念季羡林先生》,2009年3期《南亚研究》。
15.《走近印度,先走近印度教》,2009年3期《南亚研究》。
16.《读研往事——怀念季羡林先生》,载《华梵共尊:季羡林和他的家人弟子》,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0年4月。
17.《海内印地语文学研究第一人——刘安武先生》,载《多维视野中的印度文学文化》,阳光出版社,
2010年6月。
18.《送孙培均先生》,2010年4期《南亚研究》。
19.《学山问路——东方学研究方法谈》,载曾琼、曾庆盈编《认识东方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
20.散文《一次愉快的合作》,收在郑瑞祥主编《中国和印度的故事》,五洲传播出版社,2016年3月;
其英文版收在郑瑞祥主编的YOU and US丛书,
Stories of China andIndia(不知译者)An Agreeable CooperationExperience。
五洲出版社,2016年10月。
21.《一代大师达摩笈多》,载《达摩笈多著述辑要》代序。中华书局,2016年4月。
22.《巢巍瑜伽读本序》,巢巍《瑜伽小史》序,2016年4月,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4月。
23. 《谈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2019年4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科院专刊》。
24.《生年遇盛世,老来发青枝》,载刘红、刘培育、杲文川主编的
《皓首丹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老专家风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