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莹

更新时间:2023-09-29 16:37

薛莹(?~282年),字道言,沛郡竹邑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文学家,太子少傅薛综次子,交州牧薛珝弟弟。

人物生平

孙亮、孙休时期

薛莹为吴国著名学者薛综之子,被任命为秘府中书郎孙权时期,命令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开始撰作《吴书》。丁孚、项峻都并非史官之才,他们的撰作,不值得记录传世。孙亮时期,又差令韦曜周昭、薛莹、梁广及华核五人,查访寻求以往史事,共同撰作的东西,已经具备整个史书的材料。孙休即位后,薛综与虞汜贺邵王蕃被任命为散骑中常侍,加附马都尉,负责规谏皇帝过失,当时的舆论称赞他们公正清廉。几年后,薛综因病辞去官职。

孙皓时期

元兴元年(264年,魏咸熙元年),孙皓即位,任命薛莹为左执法,后又升为选曹尚书。

建衡元年(269年,晋泰始五年),孙皓立孙瑾为太子,又任命中书令贺邵兼任太子太傅,薛莹兼任太子少傅。

建衡三年(271年,晋泰始七年),因何定提议开凿圣谿来沟通江、淮,孙皓命薛莹带领一万人去完成,但最后因为道路中多盘石难以施功,无功而返。停罢工程返还,出任武昌左部督

凤凰二年(273年,晋泰始九年)七月,薛莹与夏口督鲁淑率军攻晋,鲁淑围弋阳,薛莹攻新息,气势浩大,对晋号称有十万大军,结果都被晋将王浑击败。之后孙皓又追究圣谿开凿失败的责任,将薛莹下狱,当时大司农楼玄也因事下狱,大司马陆抗听说后,特意上疏请求宽恕二人,后二人被流放广州。

同年,《吴书》编辑工作的负责人侍中、左国史韦昭被孙皓处死,东观令、右国史华核救韦昭不成,便上疏请求召还薛莹,已完成,得到孙皓的同意,薛莹因此又回朝担任左国史一职,主持《吴书》的编撰工作。不久后,又因维护被诬陷的选曹尚书缪祎被再次流放广州。但还未到达广州,便又被召回朝中,再次授予左国史的职务。薛莹曾多次上疏请求革除严苛的刑罚,减轻百姓的徭役,有时建议会被孙皓所采纳。后又升为光禄勋。

天纪四年(280年,晋咸宁六年),吴国灭亡的态势已定,薛莹和中书令胡冲建议孙皓分别遣送使节向王濬司马伷王浑请降,试图分化晋军,未能奏效,降书即出自薛莹之手。

晋武帝时期

后薛莹随孙皓降晋,到达洛阳后受到晋武帝的召见,被任命为散骑常侍。晋武帝曾问他孙皓灭亡的原因,薛莹将其归纳为“昵近小人,刑罚妄加,大臣大将,无所亲信,人人忧恐,各不自保,危亡之衅,实由于此”。

太康三年(282年),薛莹逝世。

主要作品

《献诗》

惟臣之先,昔仕于汉。奕世绵绵,颇涉台观。暨臣父综,遭时之难。卯金失御,邦家毁乱。

适兹乐土,庶存孑遗。天启其心,东南是归。厥初流隶,困于蛮垂。大皇开基,恩德远施。

特蒙招命,拯擢泥污。释放巾褐,受职剖符。作守合浦,在海之隅。迁入京辇,遂升机枢。

枯瘁更荣,绝统复纪。自微而显,非愿之始。亦惟宠遇,心存足止。重值文皇,建号东宫。

乃作少傅,光华益隆。明明圣嗣,至德谦崇。礼遇兼加,惟渥惟丰。哀哀先臣,念竭其忠。

洪恩未报,委世以终。嗟臣蔑贱,惟昆及弟。幸生幸育,托综遗体。过庭既训,顽蔽难启。

堂构弗克,志存耦耕。岂司圣朝,仁泽流盈。追录先臣,愍其无成。是济是拔,被以殊荣。

珝忝千里,受命南征。旌旗备物,金革扬声。及臣斯陋,实暗实微。既显前轨,人物之机。

复傅东宫,继世荷辉。才不逮先,是忝是违。乾德博好,文雅是贵。追悼亡臣,冀存遗类。

如何愚胤,曾无仿佛。瞻彼旧宠,顾此顽虚。孰能忍媿,臣实与居。夙夜反侧,克心自论。

父子兄弟,累世蒙恩。死惟结草,生誓杀身。虽则灰陨,无报万分。

除此外,薛莹还有《吴书》《后汉记》《新议》等著作。

人物评价

陆抗:莹父综纳言先帝,傅弼文皇,及莹承基,内厉名行。《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华核:莹涉学既博,文章尤妙,同寮之中,莹为冠首。今者见吏,虽多经学,记述之才,如莹者少。《三国志·吴书·薛综传》

陆凯:“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脩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

陈寿:“莹纂蹈,允有先风,然於暴酷之朝,屡登显列,君子殆诸。”《三国志·吴书·薛综传》

房玄龄等:“自综至兼,三世傅保东宫,谈者美之。”《晋书·卷六十八·薛兼传》

亲属成员

父亲:薛综,太子少傅

哥哥:薛珝,交州牧,官至威南将军。

儿子:薛兼,东晋时官至太常,加散骑常侍。

史料索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