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8 23:59
藏龙洞即龙王子的藏身之地,目前正处于初步开发阶段,现已投资近100万元;从洞口下台阶大约150米才到景点叉道口,右洞现已开发600多米,左洞现已开发800多米。
溶洞是由碳酸盐构成,受北东向次级断裂制约,溶洞分为主洞和支洞,主洞长1115米,平均宽30米、高35米,规模宏大。洞中堆积物有黄色粘土和碳酸盐岩块石,因为暗河沉积和洞顶崩塌而成(该洞厚4至5米,局部达10米,多分布于洞口及壁底侧)。洞中的这些化学沉积物非常丰富,有石笋、石柱、石钟乳、穴珠、流石坝、石幔、石葡萄等。由于多年地质演变原因,洞中厅堂很多。
百兽厅位于进洞后120米处,长40米,宽48米,高28米;该厅内石笋、石柱发育,千姿百态,有似小猴嬉戏、狮子蹲坐、老虎觅食等。
神田厅从低到高层层叠叠,极富均律,该厅位于550米处(厅长40米,宽30米,高40米;洞底流石坝高1.7至1.5米,宽3米)。
充满神奇色彩的观音厅,厅门一石笋,很象观音乘坐的宝莲。走入厅中,石柱有的象阿佤少女,有的象巨型灵芝,也有的象弥勒端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地上石球、石花晶莹碧透,令人难以置信。
塔林厅位于支洞300米处,厅中有数十支石笋、石柱,高约8—15米,其中有一石柱高约20米,根粗1.6米,顶天立地,石笋上小下大,其上石花遍布,若一座座石塔,洁白晶莹,令人留恋往返。 据说,塔林厅就是龙王子的休息厅的,左洞有条地下河,是他嬉水玩耍的地方,因为调皮,他总爱捡各式各样的石头到这里,慢慢的,这石头就堆积成这样,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
沿着小黑江两岸的美丽自然风光,在沧耿公路与沧孟公路的三岔路口有一座“回珠桥”,这就是沧源崖画谷景区的入口。往前走十多公里即进入崖画谷彩壁国画走廊。走廊为喀斯特坡壁盆地,坡壁陡立、谷底平坦、灌木丛密、古藤缠绕,山花烂漫,翠鸟争鸣。盆地中田野绿茵,稻谷如金,房屋散布,牛羊成群,两壁岩溶、群峰千姿百态,翠绿如屏。自然裸露出的碳酸岩平置的层理,远观若一幅幅、一卷卷神奇迷人,气势恢宏的中国山水画,依崖而引,画面变化万千,如山峰林木葱翠,似空中云雾缭绕,令人遐想。
崖画谷也就是传说中的藏龙谷,滔滔不息的勐董河从丁来落水洞转入地下暗河,在地下流淌7公里左右从永安出水洞显现,像一条白龙隐藏在山腹之中,谷中林木葱郁,山峰峭立,曲径通幽,神秘莫测。
沿着羊肠小道下到河边,走过一片出谷密林,即到达海拔1200米的洼地,抬头看“藏龙洞”三个大字跃入眼底。这里为什么叫“藏龙洞”呢?它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佤族民间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小白龙经常在这里玩耍,某年农历8月的一天,佤族村寨谷黄米熟,佤族头人便召集村寨里的佤族同胞打谷收稻,让男女小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到田里来摘谷穗,即拿“谷魂”,谷穗拿到家后杀鸡煮肉,酿滤水酒过新米节。小白龙听到整个谷里欢腾便出来看热闹,忽然乌云满天,狂风四起,天空下起了暴雨。小白龙淋雨后风寒感冒,连打了三个喷嚏,将地下冲通了一个大口,谷里的河水向洞里流去。流了七、八公里后朝一个低凹处流出,形成了落水洞和出水洞,佤族百姓看到河流突然消失,便追向小白龙讨回河水以灌溉田地。小白龙无耐,只好躲进此洞藏身,后人将此洞叫“藏龙洞”。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此洞发育在碳酸岩中,受北东向次级断裂制约。洞呈“Y”型,初步探测长1565米(未测完),最宽达50米,最高达40余米,其中主洞长1115米,平均宽30米,规模宏大。洞中堆积物有黄色粘土和碳酸盐岩石块,为暗河沉积和洞顶崩塌而成,厚4至5米,局部达10米之多,多分布于洞口及洞壁底侧。
洞外公路上面是岩厦新石器人类文化遗址。岩厦倾度角为70度,四周为树林,可避风雨,宜于居住。岩厦开口向南,地面为平坦的平圆型,从上到下分为三层,先后出土了许多陶片,打制和磨制的石器及兽骨片等。岩顶倒悬钟乳石,奇型怪状。洞口树木参天,野藤倒垂,现作为景区小憩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