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方出曝

更新时间:2024-07-03 20:50

【辨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坐山观虎斗”都有“双方争执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获得好处”的意思;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偏重在客观地形容双方相斗让第三者获利;“坐山观虎斗”偏重在形容人的意愿和行动。

成语资料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汉语注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结构】主谓式组合的复句式

【押韵词】弊帷不弃、称心快意、薰莸异器、触禁犯忌、同心共济、街谭巷议、无立锥地、三征七辟、梭天摸地、时谈物议......

近义词

两虎相斗渔人得利两败俱伤、从中渔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塞翁失马,焉知(安知)非福

两虎相斗

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只要善于利用敌人的矛盾,待敌人两败俱伤时,就可坐收渔利,事半功倍。

渔人得利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两败俱伤

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反义词

和衷共济同舟共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和衷共济

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上下团结,共同克服困

同舟共济

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成语辨析

【辨形】渔:不能写作“鱼”。

成语示例

1.肃清日寇吾侪事,~笑列侯。 (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三)

2.“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

原文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选自《战国策》)

解释

1.方:正。

2.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产珍珠。

3.曝(pù):晒(太阳)。

4.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5.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6.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7.即:就,那就。

8.舍:放弃。

9.相舍:互相放弃。

10.并:一起;一同。

11.禽:通“擒”,捕捉,抓住。

12.钳:夹住。

13.喙:嘴。

14.即:就。

15.出:指鹬的喙被夹住后拔不出。

16.日:天。

17.啄:吃。

翻译

有个河蚌刚刚打开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了。”河蚌说:“今天你的嘴不取出来,明天你的嘴不取出来,那就会有死鹬了。”它们都不肯互相放弃,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道理启发

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早已成为大家常用的成语。

分析评论

出自《战国策·燕策》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说的是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这个故事说明看不到真正的敌人,就会给强敌制造有利的机会,给争执双方带来灭顶之灾。选文中讲的是当赵国将要攻打燕国时,著名说客苏代为了燕国的国家利益,挺身而出,去劝谏赵惠王,苏代用“鹬蚌相争,渔瓮得利”的故事,委婉地道出赵国攻打燕国可能给燕赵两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希望赵惠王审时度势,纵观战国风云,权衡利弊得失,三思而行。面对雄心勃勃意欲伐燕的赵惠王,苏代不是直陈赵国攻打燕国的是非对错,而是巧用寓言故事来说理,不仅展示了他过人的胆识,而且展示了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揭示道理

鹬蚌相争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有趣的道理。鹬和蚌都想致对方与死地,没有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大家应该互相谦让,互相礼让,退一步海阔天空吗。问题似乎并不止于此。因为我们不仅要问了:它们为什么会相争呢?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呀!因为它们都缺乏一颗爱“人”之心,它们只知道爱自己,要消灭对方,结果在不爱对方的、不爱敌人的同时,也不爱了自己,导致了自己的灭亡。这才是故事的深意所在呀!只知道爱自己的人,必然导致自取灭亡,与敌人同归于尽。所以要有爱人之心,而这种爱人之心,又不是出自于对自己有好处的思想,而只是爱对方,哪怕是爱所谓的敌人。爱我们的邻舍,爱我们的敌人,这是圣经当中爱的教导。这才是大爱。无大爱之境的人,不理解这种大爱,只会看到这其中的不可能,而不会看到这其中的可能,不会看到这其中的美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境。教育孩子只止于表面的现象,而看不到其中的爱的教育,不能挖掘其中的爱的教育。那只是很浅表的教育的境界。  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

鹬字介绍

,中国汉字,读:yù;也是一种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上体通常杂黑褐色,尾和体侧具有横斑,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吃小鱼、贝类等。

Scolopacidae;snipes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鷸科(Scolopacidae)多种海鸟(包括丘鷸和沙锥)的统称。尤指几种小型至中型、体长约15~30公分(6~12吋)、在迁徙期间多集中在海滨和内陆泥滩者。鸟纲、鸻形目鹬科鸟类的通称。小、中型涉禽,体长约600毫米,翅长约290毫米;嘴形直,有时微向上或向下弯曲;鼻沟长度远超过上嘴的1/2;雌雄羽色及大小相同,跗蹠后侧大多具盾状鳞,前缘亦具盾状鳞;趾不具瓣。鹬科,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鹬科(Scolopacidae)多种海鸟(包括鹬和沙锥)的统称。

蚌字介绍

水蚌就是河蚌。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北非。大部分能在体内自然形成珍珠。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贝类,种类很多,一般常见的有两大类,一类喜欢生活在流动的河水里。双壳纲蚌目珠蚌科无齿蚌亚科无齿蚌属贝类的通称。蛤类的一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习见的双壳类,底埋生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