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5 15:18
《蛇发女妖》是由沙拉·简芬执导的剧情影片,莎拉·埃德勒、 Assi Dayan、艾加·克莱特等参加演出。于2007年5月22日在法国上映。
巴特雅是个专做婚礼喜筵的服务员,工作上总是昏昏沉沉的,生活上也不尽如意:男友离她而去;早就离异的父母也不常联系。有一天,巴特雅在海边碰到了一个迷路的小女孩,一个穿着小泳裤,带着游泳圈,满脸雀斑,还有一双大眼睛的小可爱。小女孩站在巴特雅面前,神秘的微笑让姑娘有些迷惑。找不到小女孩的父母,巴特雅只好把她带到了警察局。可是只睁着大眼睛的小女孩一句话也不说,警察也毫无办法。因为是周末,警局不能收留,巴特雅无奈之下,把小女孩带回了家。
虽然这个小家伙总是不说话,一向有些孤僻的巴特雅却没有厌烦。为了给小女孩找些合适的衣服,她打电话给母亲要自己童年的旧衣,母亲是一家著名公益活动的负责人,经常出现在电视上宣传为无家可归者募捐,可惜,母亲的爱心似乎没有顾及过自己,她告诉巴特雅,去找你父亲吧,如果他还留着的话。久不相见的父亲连巴特雅做什么工作都不知道,心思都放在年轻的女友身上,还好尚保留着女儿童年的衣物。就在寻找的时候,同去的小女孩不知从哪翻出一本相册,她一页一页翻给巴特雅看,相册其实只有一张发黄的旧照片——一个海滩上卖冰淇淋的小老头,这个穿着海滩裤,斜挎冰淇淋箱子的老头正在对着巴特雅微笑,身上的衬衣还随着海风飘动。这真是一张奇怪的照片。
巴特雅把小女孩带到了工作的婚宴餐厅,专拍喜筵的纳欧米抓拍了一张小女孩的照片,惹怒了一向看不惯纳欧米的主管,小女孩又神秘消失,巴特雅也失魂落魄,两人双双被解雇。巴特雅再次到警局报案,可是要有照片才能帮忙。巴特雅又找到纳欧米,对这个女摄影师童年的35毫米小电影,巴特雅异常感兴趣,似乎自己从来没有童年。第二天,巴特雅应母亲的要求赶赴一场约会,却突然发现曾在小女孩身上的游泳圈滚过马路,她上去追赶,被车撞倒。在医院里,昏迷的巴特雅感觉到母亲、父亲匆匆忙忙的又来又走,又感觉到自己好像变回了童年,和父母在海边,她终于记起那个卖冰淇淋的老头,总是被不耐烦的母亲打发走;父母吵架,把小巴特雅支到海边,身上套的泳圈就是出车祸时的那个。难道自己就是走失的小女孩?
和巴特雅这条主线并行的,还有其他很多分线,住在旅馆里的新婚夫妇,同一个旅馆里要自杀的女“诗人”,需要被照顾的老妇人,老妇人的演员女儿,菲律宾女看护,甚或至警察和女摄影师,大家似乎都在寻找自己。
影片中还有几个小细节值得关注。那个不说话的小雀斑就是巴特雅自己。在警局里,警察问小女孩多大年龄,巴特雅想也不想就说5岁;巴特雅要把小女孩的泳圈摘掉,小雀斑惊声尖叫,泳圈就是巴特雅昏迷中自己见到的那个;巴特雅家中水管漏水,她和小女孩用同样的方式喝水。而且影片的最后,巴特雅在海底见到了小女孩,而且她最后在海滩上也碰到了那个微笑的冰淇淋老头,这似乎意味着她终于找到自我……
本片描写了住在特拉维夫的三个女人的生活片断。这三个女人像水母一样,随波逐流,过着孤独的生活,有时也会对过去和未来提出疑问。她们的命运交织,却各不相知。其中一位在她结婚当天摔断了腿,被迫取消在加勒比海的蜜月假期,她和新郎住进特拉维夫的一家旅馆里,新郎不久就发现了新娘的真面目,她是一个善妒而且占有欲非常强的女人;一个是专做婚礼喜筵的服务员,在海边捡到一个不说话的小女孩,而女孩似乎就是她自己童年的化身;还有另一个来自菲律宾的外籍看护,却碰上一个超难缠的老太太。
戛纳电影节(2007;第60届)获奖:2
【关于导演】
艾特格·科拉特是一个国际知名的善于将零散的故事串连的作家。1967年他出生于以色列,是以色列文学及影视作品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受以色列年轻一代欢迎的作家。其作品多取材于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篇幅短小,庄谐并置,富有反讽意味,语言生动,体现出希伯来日常用语的鲜活特征。因为他的作品可以精确呈现年轻世代所身处的世界,因而他作品的创作风格也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是畅销书。曾发表《管道》(1992)、《想念基辛格》(1994)等短篇小说集,还有两部戏剧作品、两本正片电影剧本以及多部电视剧本。1998年他所写的短篇故事被收录使用在以色列高中学生的文学课程中。他的文学作品《想念基辛格》Missing Kissinger也荣获以色列当地的重要报纸Daily Yedioth Ahronoth,选为50本以色列最重要的经典。电影剧本《马尔卡的约心》获得以色列“奥斯卡”奖,并在数次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好评。他现今执教于台拉维夫大学的电影学院。艾特格·科拉特最近的作品《猎人菲利普特》(The Nimrod Flipout)也已受到了美国和英国媒体的高度赞赏。
《蛇发妖女》是他与沙拉·简芬共同执导的电影处女作,讲的也是一个类似于他的文学作品的风格、拼接而成的故事。多个故事,多个片断通过共同的主题、幽默、诗意的氛围编织成了《蛇发美女》。这部看似冷调的作品,其实情感丰富、影像处理非常纯熟,完全不像是部处女作,因此也得到了很多关注,而且颇受肯定。
【关于影片】
电影的拍摄地完全是在特拉维夫,导演二人就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大部分时间,而且据科拉特说,片中的那片海附近,已成为许多以色列人的避难所——一个在这个动荡的国家,人们可以找到自我的舒适之地。
影片中也有频繁的视觉与口头上的描述也提到那片海以及与海有关的船只,这部电影的影像特点也暗合了它的片名与主题:像水母,他们是自由浮动的,在外力的作用下在这里或那里移动着,这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安无定所。为了让影片不仅仅限于此涵义,影片中还添加了很多其他的因素,除了丰富的细节和大量的幽默,还有很多具有讽刺意味的场景。比如当巴特雅带着小孩去警局的那一幕。
以色列的这两位导演也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本年度戛纳电影节的金镜头奖也算是实至名归,而且在这部讲述特拉维夫城市生活群像的小电影中,他们也抛掉了以色列电影中一贯的寻找自我的沉重表述,情节略微超现实却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影片最后的结局并未给出一个肯定的寻找答案,但是无论是主线还是分线,结果却还是乐观的。
国家/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