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蝓

更新时间:2024-10-11 21:16

蛞蝓(学名:Limacidae)隶属于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俗称鼻涕虫、黏虫、土蜗等。蛞蝓是一种柔软细长的软体动物,通常体长为30至60毫米,宽度为4至6毫米,黄蛞蝓的体长可达120毫米。其身体结构分为头部、躯干和足部。头部有两对触角,其中前触角较短,负责感知功能,而后触角较长,末端具有眼睛。蛞蝓的口腔内有角质齿舌,用于进食。躯干背部覆盖着外套膜,内部遗留着已退化的贝壳遗迹,右侧有呼吸孔。足部位于身体下方,头和躯干之间有环状沟纹,足部平滑,且具有生殖孔。蛞蝓的体色多样,包括灰黄色、褐黄色、黑褐色和红褐色,有时带有花纹或纵带。

形态特征

体型

蛞蝓是一种身体细长的软体动物,通常伸展开来的体长范围在30到60毫米之间,宽度则在4到6毫米。然而,有一种特殊的蛞蝓,称为黄蛞蝓,它的体长可以达到惊人的120毫米,宽度也增加到12毫米。

身体

蛞蝓的身体结构主要由头、躯干和足三部分组成。

头部

头部配备了两对触角,其中较短的一对称为前触角,约1毫米长,主要起感觉外界环境的作用。较长的一对称为后触角,约4毫米长,末端携带眼睛,帮助蛞蝓观察周围环境。另外,在蛞蝓的口腔内,还有角质齿舌,用于咀嚼食物。

躯干

蛞蝓的背部上方覆盖着一个椭圆形的外套膜,这个膜有时在前后端会游离,但有些种类的蛞蝓的外套膜会覆盖全身。通过剪开外套膜,可以看到薄而透明的椭圆形石灰质盾板,这是蛞蝓退化的贝壳的遗迹。气体交换通过位于右侧外套膜边缘的呼吸孔进行。

足部

蛞蝓的足位于身体下方,头和躯干之间有明显的环状沟纹作为分界。这些足是平滑的,腹面被称为踱。有些种类的蛞蝓在足上还有小的尾窝。生殖孔则位于右触角的后方,是蛞蝓进行繁殖的重要部位。

体色

蛞蝓的体色多种多样,常见的颜色包括灰黄色、褐黄色、黑褐色和红褐色。一些蛞蝓在底色上还有网状花纹或斑点,背部和外套膜上可能存在一至两条暗黑色或黄色的纵带,体侧也各有一条,这些特征使得蛞蝓在外观上更加多样化。

栖息环境

蛞蝓偏爱阴暗、湿润且富含腐殖质的环境,它们的栖息地包括树林、田野、牧场、菜园和果园等,甚至在海拔高达5500米的高山地带也能生存。空气湿度和温度对蛞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适宜的土壤湿度范围为20%-30%,而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2℃-20℃。温度升高到25℃时,蛞蝓的活动会减少;当温度超过30℃时,则会导致大量死亡。如果蛞蝓暴露在强烈阳光下2-3小时,也会因高温而死亡。

分布范围

蛞蝓广泛分布于全球,包括欧洲、美洲、亚洲等。在中国,它们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地区,以及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等地。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蛞蝓是一种食性广泛的动物,可以摄食多种植物,包括叶、花、果实、幼芽、茎和根等。它们尤其喜欢鲜嫩多汁的植物,如黄瓜、番茄、柿子椒等蔬菜,以及白茱、油菜、菠菜等绿叶蔬菜。但对多毛植物如冬瓜叶、萝卜叶等不感兴趣。蛞蝓还倾向避开有强烈气味的植物,如葱、蒜、韭菜。此外,蛞蝓还进食菌类和地衣。在食物匮乏时,它们会吃腐烂叶片,甚至粪便、卵粒和纸张。

生命力

当环境变得寒冷或食物变得稀缺时,蛞蝓不食不动,忍受饥饿,抵抗不良环境,以延续生命。它们会停止进食和移动,通过减少能量消耗来忍受饥饿和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从而延长自己的生存时间。

蛞蝓对环境的适应性有限。在干燥环境中,它们只能存活很短时间,通常不超过两天;但在湿润条件下,它们的耐饥能力会增强,可在湿泥土或沙子上耐饥7至10天。当气温较低时,如在9.9℃条件下,它们在湿泥中的耐饥时间可延长至130天。

节律行为

蛞蝓对太阳光有明显的逃避行为。每当太阳升起时,它们会迅速移动至阴暗处。在15分钟内,它们可移动65厘米,并快速藏身于阴影处。在无光的暗室内,无论昼夜,蛞蝓都能自由活动和觅食。

蛞蝓主要在夜间活动,特别是在23:00到凌晨3:00这段时间为活动和觅食高峰期。从12月到次年3月,蛞蝓会在田埂裂缝或土块下的湿土中越冬。越冬个体大多为性成熟的蛞蝓,其次是部分卵块及幼体。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蛞蝓的卵孵化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季节和气候。比如说,在土壤温度保持在18到20摄氏度,并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黄蛞蝓的卵会在出生后的大约17到20天里变成幼体。

蛞蝓的一生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卵、幼体和成体。它们的卵是椭圆形的,大小大约是8毫米长和4毫米宽。卵的外观透明,并且有一层弹性很强的胶质膜包裹着,许多卵聚集在一起,就像一串念珠。这些卵的颜色也是白色透明的,长度大概在2到3毫米之间。

当幼虫孵化出来后,它们的体色比成体要浅,更加透明。你可以看到它们体内残留的贝壳颗粒,但它们还没有形成成体的颜色带和斑纹。它们的触角是暗灰色的,体长大约是2到2.5毫米,颜色淡褐色,整体看起来就像是缩小版的成体蛞蝓。

而关于蛞蝓的寿命,不同种类的蛞蝓寿命长短不一,有的可以活上1到3年之久。

繁殖方式

蛞蝓的生殖系统相当复杂,包括两性腺、两性管、输精卵管、受精囊、生殖腔和子宫交接器等关键部分。其中,两性腺位于蛞蝓的体后部,呈现出乳白色,它负责产生卵子和精子。两性管从两性腺向前延伸,形成细长的螺旋状结构。在蛞蝓体前的三分之一处,两性管会变得粗大,形成输精卵管,其中通过皱褶程度来区分宽大的雌性管和狭窄的雄性管。

受精

雌性管最终通向生殖腔,但不同种类的蛞蝓,其输精管终止的位置会有所不同。蛞蝓通常采用异体受精的方式,即将卵产在体外。例如,野蛞蝓就是雌、雄同体,但主要通过异体受精来繁殖,不过它们也有同体受精的能力。在5月到7月期间,野蛞蝓会在3到4厘米深的、湿度大且有隐蔽的土块缝隙内大量产卵。

交配

由于不同种类的蛞蝓成熟时期有差异,且它们通常在夜间或黄昏时分进行交配,因此交配所需的时间会因种类或同一种类的不同个体而有所不同,短的几分钟,长的可达2到3小时。

产卵

蛞蝓每次产卵的数量在20到90个左右,但每个个体的平均产卵量大约为425.8粒。产卵期通常持续160多天,每隔1到2天产卵一次。卵被产在湿度充足、有遮蔽的泥土缝隙内,每次产卵的数量可以在1到32粒之间,且随着蛞蝓体型的增大,产卵量会先增多后减少,当体长达到28毫米时,产卵量达到最多。

孵化

卵的孵化期大约为16到17天,从孵化到成体性成熟大约需要55天。值得注意的是,蛞蝓的精子通常比卵子成熟得早,这意味着当精子从两性腺排出时,卵细胞才开始在两性腺中成熟。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截止到2024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所示,蛞蝓共有56种被列入,其中Malacolimax wiktori被评为濒危(EN)物种;4种被评为易危(VU)物种,分别为Lehmannia medioflagellata、Lehmannia vrancensis、Limax dobrogicus、Limax hemmeni;4种被评为近危(NT)物种,分别为Limax aeolianus、Lehmannia requienii、Limax lachensis、Limax vizzavonensis;32种被评为无危(LC)物种;15种被评为数据不足(DD)。

种群现状

蛞蝓分布广泛,整体上并没有受到重大威胁,大约25个物种的数量为稳定状态,约30个物种的数量处于未知的状态。仅有Malacolimax wiktori的物种数量处于下降状态。

主要威胁

蛞蝓主要面临的威胁为自然系统的改变及生物资源利用,例如Limax aeolianus面临的主要威胁为野火,在其所分布的地区,该物种可能会发生火灾或其他自然灾害事件;Malacolimax tenellus虽然依赖于森林生活,但森林经营活动带来的栖息地破坏也严重威胁着该物种的生存。

保护措施

Limax aeolianus所分布的萨利纳岛和菲利库迪岛是萨利纳的费尔奇地区区域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

下级分类

截止到2024年,根据《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收录的分类标准,蛞蝓科共分为13属108种6亚种。

近种区别

蛞蝓的种类较多,中国分布较普遍的有黄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野蛞蝓等,其主要区别如下:

主要价值

蛞蝓是一种在中国广泛分布且成本不高的生物,但其实它是一种珍贵的药用资源。自古以来,它在中医书籍如《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中就被记载,具有清热、解毒、治疗水肿、通经等多种功效。这些书籍中描述蛞蝓味咸性寒,无毒性,对治疗中风、痹痛、筋脉不适、惊痫喘息以及喉痹等多种病症都有帮助。

物种危害

危害

蛞蝓具有特殊的口腔结构,即角质颚舌齿,使它们能够牢牢固定并刮取食物。这种结构使其能完全啃食掉植物幼苗的叶片和生长点,导致叶片受损、果实果皮不完整,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蛞蝓食性广泛,包括蔬菜、粮食作物、水果、花卉、药材等,甚至会危害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此外,它们还对绿化草坪、树木和杂草造成影响,威胁各种农作物的健康。

蛞蝓会分泌含有多种酶的黏液,困住蜜蜂并导致其死亡。这些黏液还会吸引清理杂物的蜜蜂,导致更多蜜蜂被困并最终被蛞蝓吃掉,仅剩头部。

作为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蛞蝓是家畜和家禽寄生虫的重要中间宿主。蛞蝓食用带有寄生虫卵的植物,卵在蛞蝓体内发育并通过排泄物排出,家畜若食用了带有幼虫的植物,寄生虫会在其体内寄生并繁殖,最终导致家畜消瘦甚至死亡。

防治

对蛞蝓的防治措施主要可分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四种方法。

农业防治

首先,彻底清理栽培地块,去除废料、枯枝落叶,减少蛞蝓的藏身之处。使用有机肥时需充分腐熟,并保持地块干燥,尤其在降雨后清理排水沟。当田间蛞蝓活动频繁时,抓紧锄草松土,使蛞蝓的卵块暴露在阳光下。可采用水旱轮作切断害虫繁殖链。

化学防治

使用农药如四聚乙醛颗粒或甲萘·四聚乙醛颗粒诱杀蛞蝓,但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增加成本并可能导致蛞蝓抗药性。

物理防治

依靠人工捕捉和创造不利环境。可在蛞蝓常出没的地方撒生石灰、草木灰或食盐,使其失水死亡,但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

生物防治

通过引入寄生性小杆线虫或使用中草药、酵母制成的生防诱食剂控制蛞蝓数量。这种方法环保且无农业残留,是较为科学的新防治方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