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6 06:07

蜥,汉语二级字,读作蜥(xī),〔蜥蜴〕爬行动物,有四肢,尾巴很长,容易断,脚上有钩爪。生活在草丛里,捕食昆虫和其他小动物。通称“四脚蛇”。

基本信息

汉字:蜥xī

蜥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蜥

xīㄒㄧˉ

◎ 〔~蜴〕爬行动物,有四肢,尾巴很长,容易断,脚上有钩爪。生活在草丛里,捕食昆虫和其他小动物。通称“四脚蛇”。

English

lizard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蜥xī

〈名〉

蜥蜴 [lizard]。爬行动物,身体表面存细小鳞片,四肢,尾巴细长,容易断。又名石龙子,通称四脚蛇。比喻人格卑鄙的小人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字部】蜥 ·康熙笔画:14 ·部外笔画:8

《唐韵》先击切《集韵》《韵会》先的切,𠀤音锡。《尔雅·释鱼》蝾螈,蜥蜴。《说文》在草曰蜥蜴,在壁曰蝘蜓。《本草》小而五色尾靑碧者,名蜥蜴。小而缘墙壁色黑者,名蝘蜓。《扬子·方言》蜥蜴,秦、晋、西夏谓之守宫,或谓之蠦𧔊,南阳呼蝘蜓,其在泽中谓之蜥蜴,南楚谓之蛇医,或谓之蝾螈。《前汉·东方朔传》武帝置守宫盂下,令朔射之。朔曰: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卽蜥蜴。互详蝘字注。 《集韵》亦作蝷、蜤。

说文解字

【卷十三】【虫部】蜥

蜥易也。从虫析声。先击切

说文解字注

(蜥)蜥易也。易下曰。蜥易、蝘蜓。蝘蜓、守宫也。浑言之。此分别蜥易、蝘蜓、荣螈为三。析言之也。方言曰。守宫、秦晋西夏或谓之蠦?。或谓之蜥易。从虫。析声。先击切。十六部。蜥亦作蜴。诗胡为虺蜥、今作虺蜴。其音同也。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t7 [梅县腔]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宝安腔]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xid5

◎ 粤语:sik1

音韵集汇

上古音系

广韵

洪武正韵牋

分韵撮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