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科

更新时间:2024-06-27 14:29

螽斯科隶属于直翅目螽亚目螽斯总科,世界上已知的有6800多种。螽斯科的成虫身体呈扁或圆柱形,颜色多呈绿或褐色。触角一般长于身体。翅发达、不发达或退化。雄性具翅个体在前翅上具有发音区,通过左右前翅摩擦而发音。前足胫节基部左、右两侧听器开放式/闭合式。后足股节发达,跗节4节。产卵器剑状或镰刀状。

简介

【异名】喳啦婆、促织、纺织娘、大蟋蟀

【来源】为螽斯科昆虫纺织娘的干燥全虫

【采制】夏、秋捕捉,用酒醉死,焙干

【生境及分布】栖于草丛中,贵州各地有分布

【性味】甘、咸,微温

简介

螽斯科(Tettigoniidae)直翅目中的1科。通称螽斯。体型大小不一,体躯纵扁或近圆柱状。触角30节以上,丝状,比体长。

翅的变异较大:发达、缩短或消失。在有翅种类中,雄性发音器位于左前翅之臀域,常略呈圆形,周围围以弯曲而发达的翅脉,中横贯相脉,作为音锉;右前翅基部为光滑而透明的鼓膜,当二翅相互摩擦时,而共鸣发音。前足胫节基部两侧具有开口式或闭口式的听器。后足腿节十分发达。跗节4节。产卵器十分发达,呈剑状或镰刀状。

世界已知约1万多种,中国仅知200多种,估计约有500种以上,其中蝈蝈为人所熟知。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体小到大型,多为绿色,有的褐色或黑色。颜面近于垂直,或稍向后倾斜。复眼较发达,单眼通常不明显。触角长于体长。足的跗节4节,前足胫节具听器,后足为跳跃足。胸听器较发达,有的被前胸背板盖及。前翅较发达,稍加厚,翅脉清晰,后翅通常稍长于前翅,有的翅退化。雄性前翅具发声器;尾须较发达。产卵瓣通常较长,呈剑状或刀状。

体型大小不一,体躯纵扁或近圆柱状(见图)。触角30节以上,丝状,比体长。翅的变异较大:发达、缩短或消失。

螽斯科昆虫涵盖甚广,有的大部分至今叫不上名字。已知6000多种螽斯里,人们叫的上名字的只有不到600种。大部分都是以科属划分的,又分为:有翅、短翅和无翅。螽斯绝大部分体长在5-6厘米,不过这里面也有相对较大的种类。最大的应该是巨沙螽,成熟体长8-10厘米,个体极限12厘米。其次,是魔鬼螽斯,成熟体长达到7-9厘米,个体极限10厘米。还有Sia Ferox螽斯,成熟体长6.5-9厘米,极限体长11厘米。体长最小的应该算螽初龄科了,成熟体长均在1-2厘米。螽斯科绝大部分都是雌性比雄性体型稍大,所以能达到极限的多半是雌性。螽斯品种繁多,体色也是五花八门,有翠绿、墨绿色 、褐色、黑色、黄色、橘红、粉色、及花色等,触角多半细长,雄虫由头部上方经体背至翅末端具有颜色或条纹,雌虫则较不明显,雌虫产卵管为刀状并向上弯曲。 雄虫鸣叫的方式是以摩擦两前翅发出的声响。 雄虫鸣叫的方式是以摩擦两前翅发出的声响。

成虫的身体呈扁或圆柱形,颜色呈现多种色彩。触角长短不一,多半的于自身身长。(相比之下,短角亚目昆虫的触角则短的多,可以用来分别)。翅发达、不发达或消失。雄性有翅个体在前翅附近有发音器,通过左右两翅摩擦而发音。前足在胫节基部有开/闭口的听器。后足腿节发达,有4节跗节。产卵器呈剑状或镰刀状。

螽斯科具有发达的跳跃式后脚,当遇到危急时,快速弹跳避敌自然尌成了它们自保的惯用伎俩。 不过,神乎其技的保护色才真正是螽斯的自卫绝招。由于螽斯的体色几乎清一色是绿色或褐色,加上有些外观会拟态树叶或枯叶,因此当它们不鸣叫的时候,天敌很不容易一眼便发现 它们的行踪。

生物学特性

生活习性

食性复杂,有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等多种类型。多数杂食,但各有倾向。

植食性种类多对农林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肉食性种类除在柞蚕区内可对养蚕业造成一定的危害,在其他地区则可作为害虫的天敌加以利用。

繁殖

螽斯科,属于渐变态,一个世代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态。螽斯科产卵器十分发达,呈剑状或镰刀状。该科分17个亚科。世界已知约1万多种,中国仅知200多种,估计约有500种以上,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栖息于丛林、草间,亦有少数种类栖息于穴内、树洞及石下等环境中。多数种类产卵于植物茎干内、裂缝中或茎叶的表面上,亦有少数种类产卵于土中。

发音器官

螽斯科发出的各种美妙的声音,是靠一对覆翅的相互摩擦形成的。它们的“乐器”长在前翅上:在左覆翅的臀区具一略呈圆形的发音锉,锉周缘围以较强而弯曲的翅脉,中间横贯一条加粗的翅脉作为音锉,音锉上有许多小齿;右覆翅上具边缘硬化的刮器,音锉与刮器相互摩擦,即可产生声音来,由于不同种类音锉的大小、齿数、齿间距都不相同,因而发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此外,翅的薄厚和振动速度也影响鸣声的节奏和高低。品种不同,发声的频率也不一样。频率通常在870赫~9000赫之间。整个夏天它摩擦前翅5000万~6000万次。

螽斯科能够发出声音的只是雄性螽斯,雌性大多是“哑巴”,但雌性有听器,可以听到雄虫的呼唤。雄虫通过发出自己独特的鸣声(声音通讯),借以寻找配偶,吸引同种雌虫前来交配,进行生殖活动。以此为目的鸣叫是一种多音节或单音节构成的唧唧声,称作“婚恋曲”,雄虫往往能连续唱很长时间,并常会有几头雄虫同时高歌,雌虫闻讯赶来,一般选中歌声洪亮者作为自己的“恋人”。声音除了用来吸引异性外,还能起到自卫和报警的作用,当两只雄虫相遇时,便高唱“战歌”,面对面摆好架式,摇动着触角,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双方只有后撤才会相安无事。如果周围出现异常或危险,螽斯便发出“警报”,警告其他螽斯。

物种区别

螽斯科,触角细长,比身体还长,身体颜色不是绿色就是褐色系,是植食性或杂食性昆虫‧雌虫腹部末端有产卵管,是分辨雌雄的特征。

共通点

1、生活史是经过 卵─若虫─成虫 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昆虫。

2、这一目昆虫幼生期叫做“若虫 ”,因为和成虫在外观上差异不大,这一目昆虫幼生期叫做“ 若虫 ”,因为和成虫在外观上差异不大。

3、上翅平直覆盖在体背上,下翅是膜质则缩摺在上翅之下,飞行的时,飞行的时候才会舒展开来。

4、有咀嚼式口器

5、螽斯科、蝗虫的前、中脚比较细短,后脚则粗长结实。

6、螽斯科、蝗虫体色都是绿色、褐色系,在草丛中是很好的保护。

差异

1、螽斯科细长的触角比身体还长,蝗虫的触角比较。

2、螽斯科多半是杂食性的,蝗虫则是植食性。

3、螽斯科的后脚比较细长,蝗虫则是比较粗壮。

中国螽斯科3种昆虫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中华螽斯Tettigonia chinensis 2n♂=31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暗褐蝈螽Gampsocleis obscura 2n♂=31也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中华螽Atlanticus sinensis 2n♂=29第1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为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这3 种螽斯的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O♂/XX♀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