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村

更新时间:2024-11-07 09:58

蟳埔村,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下辖村,位于福建省泉州中心市区东南,相距10千米左右,古刺桐港畔,泉州湾晋江出海口北岸,面积约2.3平方千米,岸线总长3千米。2019年蟳埔村居民1970户,户籍人口7000人左右。

名称衍变

蟳埔村,以前取名前埔。因座落于后埔的前面,故称前埔。因背山面海、靠捕捞渔虾、红蟳为主业,且盛产红蟳于泉州地区故称蟳埔。

历史沿革

蟳埔村早在唐宋时已开始开发。蟳埔原是一面背小山丘,三面临晋江下游二平方千米左右的海边地带,约于元末明初,一姓氏为候的富者身后墓葬于蟳埔,墓主人立一墓牌长1.8米,宽约1.2米,上书明朝候氏之墓,墓身何处至今不明,同时两根文笔,两对石马倒下埋于海边的泥沙里,为管理此墓顾一翁氏为之守护。

翁氏定居后,先后有庄、陈、吴、蔡、张等相继外地迁入居住,开始上述姓氏仅是垦地造田,从事农耕先计,直至明永乐年间紫云蟳埔始祖黄驾山,从惠安 下村。逃荒抵蟳埔定居住于现厝仔海边,搭竹棚为厝,开始从事渔业生产。明代曾设鹧鸪巡检司,保郡城之安全。

抗日战争时期行政区划保甲制。 区以东村为法石镇,蟳埔是晋江下游的北端靠近江边,取名临江保。

解放初期,由蟳埔、金崎、霞圹合为一村,故取临江的临字,金崎宁海庙的海字,合称临海村。

1951年,随着县、市分治,蟳埔村归泉州市管辖。

20世纪60年代初,市委为加速渔业生产的发展,便于对渔业的领导,由东海公社的临海大队与城东公社的金凤屿大队合并为泉州市渔业公社,蟳埔则由原来的临海大队划分为捕捞大队与临海大队,“文革”后捕捞大队撤销后,依旧合称临海大队,直至人民公社改制为镇政府后,临海再更名为蟳埔大队。

2003年,蟳埔村被设为社区,共份七个居民小组。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蟳埔村位于福建省泉州中心市区东南,相距10千米左右,古刺桐港畔,泉州湾晋江出海口北岸,面积约2.3平方千米,岸线总长3千米。

气候

蟳埔村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足,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18.8℃,常年最冷月份为2月,月平均气温10℃~12.2℃;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4.5~28.6℃。年日照442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236.1毫米。

地形地貌

蟳埔村位于泉州晋江入海口,其背倚鹧鸪山,三面临海。

自然资源

蟳埔村植物品种较为单一,村内植物多为常绿植物,开花植物较少,主要植物为沿丰海路耐阴耐旱的刺葵和龙血树,村民的庭院及外墙多栽植了一些龙眼之类的果树、 花卉盆栽,蟳埔村的寺庙周围栽种较为常见的高山榕以及垂叶榕。

经济社会

人口

2019年蟳埔村居民1970户,户籍人口7000人左右。

经济

蟳埔村是泉州市三大渔港之一,90%的人口从事渔业有关的行业,有外海捕捞渔船近100艘,内海以蚵养殖为主,蟳埔的海产品产业为支柱产业,其总产值占比到全村工农业产值的47%。蟳埔村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最高峰接近10万人次,拥有簪花民俗写真店330多家。

2023年,蟳埔民俗文化村累计接待游客超45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4亿元。

村落特色

空间布局

蟳埔村以半曲形与丰海路主干道相连接,整体以网格状单元分布,形成网状的街巷特征。其内部由次街道根据村庄功能形态串联围合而成整体的空间结构。居民房屋建造密集通道空间略显狭隘,而巷道支路和街网状交集处便成为人流主要聚集处,并在沿街有餐饮、购物点与渔民商贩临时性的交易点形成浓厚地方特色的商贸环境。蟳埔街巷串联之间,形成了社区,街道、集市、建筑等线性的布置形式。

建筑特色

蟳埔村形成独特的本土建筑景观风貌,最鲜明的特色建筑当属蟳埔村的蚵壳厝,始建于宋末元初,由牡蛎建造而成。蚵壳屋不但具有天然的通风气孔,还具有良好的融热性,具有冬暖夏季凉爽等特点当地村民见蚵壳墙体坚固不易腐蚀,不积雨水,比红砖更加适合作为当地建房的原料,以此来抵御海边潮湿的气候环境使得房屋的寿命延长。埔村蚵壳厝建筑主体材料是蚵壳、红砖、条石、木材、瓦。不同阶段的蚵壳厝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通常是在基底以上四围铺上红砖块和条石,其他的墙面均嵌以白色蚵壳。有的蚵壳厝采用了红砖方形窗户。有的蚵壳厝则是在地基之上,砌成双勾形条石或乱石堆至窗底下以及墙角乙方石砌筑,在搭配红砖方框,最后用蚵壳做装饰,呈现出红白色相间的装饰效果。

历史文化

习俗

神诞节庆是蟳埔渔村神明崇拜的一个重要的时刻,蟳埔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一起参加庆典,是蟳埔村最为盛大的日子,分别是每年正月廿九、三月廿十,九月初九。村落内将举行“妈祖巡香”游行活动(图3.12),各家各户都设立“香妈桌”,摆上鲜花、鲜果供奉,蟳埔女则“簪花围”,打扮得光彩照人出席这盛大的活动。有人挑着整框的花果,有的敲锣打鼓,有的提着灯笼举禽旗跟随着巡香队伍巡演,活动通常要举行好几天。

文物古迹

顺济宫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是舟船商贾精神支柱。蟮埔人最信仰海上女神妈祖,古时每家每户均用船上的香火、造金身敬奉妈祖。明万历年间,商贾与渔民共同发动百姓,集资筹建妈祖宫,几经扩建,至清顺治年间,宫庙成现有规模,并取名“顺济宫”,如今的顺济宫是2014年重建的宫庙。

非物质文化遗产

蟳埔女服饰特点是是“民主头,封建肚”。蟳埔女的头饰往往也被称之为是“田螺头”或是“粗脚头”。“发式、发饰和装束”等方面不同年龄段的蟳埔女都有不同的讲究。在幼童时就喜将菊花、玉兰花、山茶花等插满双鬓,等到十五岁后,就要由亲人为她们梳髻,也被称之为是“大盘髻”,至此要将头发扎成一个螺旋形盘在脑后,然后用一根象牙筷子固定起来。髻的周围鲜花团簇,也称为“簪花围”的风俗,“簪花围”也又分为生花与熟花,生花就类比于时令鲜花,而这些生花都是蟳埔附近的云麓村的黄菊、素馨花、玉兰花等小朵鲜花。熟花则是塑料、绢花这些人造花卉,“簪花围”一般用麻丝线缀环,套在发髻周围,可以绕三个小环到七环不等,并配以玉钗、银钗、梳子等饰品,故又被称为“头顶花园”和“四季花坛”。在普通的生活日常当中通常只需戴上2~3串花环,如果是有比较隆重节日的时候则会戴4~5串不同颜色的花环。

蟳埔女因要常年劳作,因而其服装显得简朴宽松的服饰,上身的衣服大都是赤褐色的,被称为“薯榔衫”或者“大据衫”,下身穿着一条宽大的黑色长裤,方便在沙滩上干活时挽起裤腿,红色的腰包里装配女人常用的随身信物。上衣大多是赤褐色的侧襟衣,人称“薯榔衫”或是“大据衫”,下身穿黑色的宽筒布裤,在海滩上劳作时便于卷起裤管,腰间的红腰包装配女人常用的随身信物。且由于古时染料的局限,传统服装早期都是以黑色、褐红色等青蓝色调为主。2005年“蟳埔女服饰”成功申报首批省重点非遗保护项目。2008年6月7日,蟳埔女习俗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宁海庙

宁海庙也称圣姑娘娘庙,位于鹧鸪山下,海内外信徒众多。据传鹧鸪山下有一 圣姑娘娘,平时能耕田织海,行医救世,声名远扬。闽王王审知率兵入泉,兵临鹧鸪山下,因雾锁江面被阻,圣姑娘娘见此曾化身显灵,穿白战甲,手持双剑解救兵困,引领王审知率军平安进港。

富美宫

泉州富美宫为分灵于西汉名臣萧太傅信仰的发源地,供奉的萧太傅,俗称阿爷,白鬓公。萧太傅生前为西汉一代儒宗,其高风亮节深受人民敬重,是人们精神上的寄托,祈望英灵为民驱邪赐福,保境安民。

荣誉称号

2007年,蟳埔村被国务院列为“丰泽区蟳埔社区闽南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示范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