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科

更新时间:2024-06-26 17:01

蟾蜍科Bufonidae是无尾目的一科。蟾蜍科有24~31属340~360种。蟾蜍科分布广泛,遍布大洋洲和马达加斯加以外的世界各地。蟾蜍是适应力很强的动物,可以生活于密林、高山、草原、甚至荒漠。行动迟缓拙笨,跳跃的能力远不如蛙类。雄性通常具毕氏器官。

简介

蟾蜍科动物是典型的蟾蜍,大多数皮肤极粗糙,舌长椭圆形,后端无缺刻,能自由伸出。瞳孔横置,四肢较短。具毕德器Bidders'organ(即睾丸前端保留未发育的卵巢)。前椎5~8枚,前凹椎髓弓一般呈覆瓦状排列,荐前椎数目的变异是第1和第2枚荐前椎愈合的结果,成体和亚成体均无肋骨,荐椎有宽大的横突,通常具2个骨髁与尾杆骨相关节,有的属如Didynamipus等真正的荐椎已与尾杆骨愈合,而功能的荐椎前移,于是有单个骨髁的关节,或者尾杆骨与功能荐椎相愈合。尾杆骨近端一般无横突。弧胸型肩带或以左右上乌喙骨愈合形成假固胸型肩带。

大部分在水中产卵,抱合一般是腋部;卵粒多,具色素,呈卵带状产出,通常是池塘型的蝌蚪、水生Ⅳ型蝌蚪,有唇齿和角质喙,蝌蚪仅两口角有唇乳突,出水孔位于左侧。

本科包括47属495种,除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马达加斯加和大洋区外,是世界温带、热带的动物,海蟾蜍Bu fo marinus已经进入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及许多其他岛屿。

我国已知有3属18种左右,蟾蜍属Bu fo、小蟾属Para Pelophryne和溪蟾蜍属Torrentophryne,湖南省只有蟾蜍属。

外形特征

肩带弧胸型,无肩胸骨,肩胛骨长,前端不与锁骨重叠。椎体前凹型;荐椎通常有骨髁2个,其横突宽大;荐椎前椎骨7-8枚,有些属种的寰椎与第一枚躯椎合并;成体和亚成体均无肋骨。头骨的骨化程度较高。大部分种类头部皮肤与骨骼粘连;鼻骨大而成对,左右彼此邻接。额骨与顶骨愈合成一对额顶骨,于颅骨背中线互相缝合。舌长,椭圆形,舌端无缺刻。瞳孔一般为圆形。指间无蹼,趾间具蹼,关节下瘤显著。皮肤粗糙,具耳旁腺。后肢发育较差,常常以爬行作为主要运动方式,不善跳跃。

成体多营陆栖穴居,常见于潮湿环境,如农田、树林、草丛或水域及其周边地区。卵一般为深棕色,排列成2~3行于圆筒状胶质卵带内。体外受精,水中孵化,也有少数种类在水外孵化,幼体水中生活,变态后上陆。染色体2n= 22。

蝌蚪有唇齿和角质颌,出水孔单个,位于体左侧,属有唇齿左孔型,仅胎生游蟾( Necto-phrynoides vivipara)为体内受精,卵胎生。

分布

蟾蜍科是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了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南极洲以外)的蛙类。

蟾蜍是适应力很强的动物,可以生活于密林、高山、草原、甚至荒漠。蟾蜍科中超过一半的种类都属于同一个属,这个属的成员几乎遍及本科的所有分布区,而在北方则是本科的代表。

分属

巴尔胎生蟾蜍属

斑蟾属

斑足蟾属

蟾蜍属扁蟾属

小丛蟾属

硕足蛙属

劳蟾属

平滑蟾属

黑昧蟾属

默蟾属

游蟾属

N胎生蟾属

利比里亚胎生蟾蜍属

对趾蟾属 奥索蟾属

浆蟾属

厚蹼蟾属

水蟾属

钩吻蟾属

埃塞俄比亚胎生蟾蜍属

前舌蟾属

沃蟾属

分类

大蟾蜍

大蟾蜍体形很大,雄性体长达10-11厘米。皮肤甚粗糙,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瘤粒。背面暗褐色,腹面乳黄色。雄性不具声囊。白天藏 匿在石块下或洞穴中,夜间外出捕食昆虫、蠕虫、软体动物等,在消灭害虫方面对人类大有好处。在华北地区,每年约在三四月间产卵;卵多成双行,排列在长条卵带内,卵带缠绕在水草上,卵数可达6000枚。受精卵两周后孵化。冬季群集于河底泥沙中越冬。分布几乎遍及中国各地。

花背蟾蜍

花背蟾蜍,也名芮氏蟾蜍。和大蟾蜍相比,体型较小,体长平均在6厘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达8厘米。背面多呈橄揽黄色,有不规则的花斑,在分散的灰色粒上有红点,腹面乳白色。雄性的喉下有一内声囊。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和内蒙古一带。

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头部具有黑色骨质嵴。它不但治灭大量田间有害昆虫,且能消灭大量白蚁。分布于华南一带。

农作物的影响

蟾蜍非常贪食,人们用其来消灭害虫,但是也带来了一些生态灾害。澳洲引进了海蟾蜍来防治蔗田的害虫,但是海蟾蜍却对当地生态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海蟾蜍排挤本土的龟蟾类,捕食当地的小动物,其分泌的毒素又对想捕食它们的当地的捕食者造成了威胁,海蟾也被引进了其它很多种植甘蔗的热带地区,大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