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3 08:51
血(拼音:xuè、xiě),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祭祀的器皿中盛着牲畜血的样子,本指祭祀时向神灵敬献的牲畜血,后来泛指人和动物的血液。血由血液引申为有共同祖先的,又比喻刚强、热烈。
血液,用现代科学的定义解释是:“流动于人或高等动物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的红色液体,由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构成,起着输送养分、激素给体内各组织,收集废物给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作用。”用人或动物体内的血作对象是不便于造字的。上古时代,人们很早就饲养了猪牛羊等家畜。杀牲时,让血流到盆里,可供祭祀和食用。就从这一角度造字。“血”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图1、2)下部是一个带座的器皿,像个小盘;“皿”形中有一个小圆圈,代表血液(图1);稍后,小圆圈省简为一个短竖(图2)。先民对血本身有一种崇拜感。《说文解字》解释说:“血,祭所荐牲血也。”血是祭祀时献给神灵的牲畜的血,这反映了古人用血来祭祀神灵的习俗。甲骨文中的“皿”是烘托条件,既显示鲜血的液态,又表明可以盛之奉祭。这里的血通常是牛羊等牲畜的血,后来泛指血液。其实,“血”的本义包括人血和牲血。
进入西周,短竖变作短横,表示器皿的弧线多数不再向上伸展,而变作趋于低平的浅弧。表示器座的两条竖线间,或填加一二横画为饰(图3、4);篆文(图5-8、10)基本沿袭西周金文;入汉,短横拉长(图11);至东汉(图12、13),拉长了的横开始向右高左低之势转变,发展成楷书中的上撇,器皿两端下折线与底部横线碰接,为汉后楷书继承。
血是红色液体,故用来指红色。如白居易《琵琶行》:“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血色罗裙即红色罗裙。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人,性格刚强正直。因此“血”又用来比喻刚烈、刚强。如“血性”“血气方刚”。成语“兵不血刃”,意思是兵器的锋刃上不沾血。这个血字指沾血,带有动词性质。屠杀必流血,故血字又有杀伤、杀害义。如班固《封燕然山铭》:“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又如“血案”,指凶杀案件。
由血液的本义引申,“血”可以用来指血统、血缘,表示有亲属关系的人。古代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讲究的就是血统、血缘,尤其是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宗族的人。
(以上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血(xuè)、血(xiě)
血是古入声字,现代分化出xuè和xiě两个读音。无论读哪一个音,“血”都是指人或动物的心脏和血管里流动的红色液体。它们的读音差别,只是习惯造成的文读和白读之分。读xuè是入声字演变的结果;而xiě则是北京人在口语中逐渐形成的读音。
凡是“血”作为语素构成双音节词或多音节的成语,一律读xuè。前者如“血液”“血色”“血丝”“血脉”,后者如“血肉相连”“血盆大口”“血肉横飞”“血雨腥风”(注:成语“一针见血”读yì zhēn jiàn xiě,可能是因为此成语来源于群众口语)。凡是“血”单独使用的,一律读xiě,如“流了一地的血”“脸上血淋淋的”。这就是说,在书面语中读xuè,在口语中读xiě。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血债要用血来还。”按照上文的读音方法,前一个“血”是语素,读xuè,后一个“血”是单独成词,读xiě。
【卷五】【血部】呼决切(xuè)
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凡血之属皆从血。
【译文】血,祭祀时献给神明的牲畜的血。从皿,一象血形。大凡血的部属都从血。
“祭所荐牲血也”注:肉部曰:𦝭,血祭肉也。爨部曰:衅,血祭也。郊特牲曰:毛血告幽全之物也。注:幽谓血也。《毛诗》血以吿杀,膋以升臭。此皆血祭之事。按不言人血者,为其字从皿,人血不可入於(于)皿,故言祭所荐牲血。然则人何以亦名血也,以物之名加之人。古者茹毛饮血,用血报神。因制血字,而用加之人。
“从皿”注:皿者,周礼珠槃,玉敦之类。
“一,象血形”注:在皿中也。呼决切。十二部。
【申集下】【血部】血
《唐韵》《集韵》《韵会》竝呼决切,音泬。《类篇》:祭所荐牲血。从皿,一,象血形。《释名》:血,濊也,出于肉,流而濊濊也。《关尹子·四符篇》:一为父,故受气于父,气为水。二为母,故受血于母,血为火。《易·说卦传》:坎为血卦。疏:取其人之有血,犹地有水也。《礼·中庸》: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又《大戴礼》:血者犹血。注:血,忧色也。
又《山海经》:俞者之山有木曰白咎,可以血玉。注:谓染玉可以作光彩。
又《诗·郑风》茹藘疏:陆玑云:茹藘,一名地血。
又《韵补》:胡桂切,叶音惠。刘向《九叹》:晋申生之离谗兮,荆和氏之泣血,吴子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横废。
又《毛诗古音考》:音綌,鼠思泣血,无言不疾。宋玉《高唐赋》:弭节奄忽,蹄足洒血。举功先得,获车已实。
❶首笔撇从竖中线上端起笔。❷“皿”,横段起笔于横中线;框中两短竖分写竖中线左右;末笔横长。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