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漂杵

更新时间:2022-01-16 16:17

血流漂杵:发音 xuè liú piāo chǔ。

典源

《尚书》卷十一〈周书·武成〉~60~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既生魄,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王若曰:「呜呼!群后,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至于大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以抚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惟九年,大统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厎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将有大正于商。』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予小子既获仁人,敢只承上帝,以遏乱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肆予东徵,绥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王。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周。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

示例

汉·贾谊《益攘》 :“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一回:“ 若崩厥角齐稽首,血流漂杵脂如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差役便把他按倒在地,褪下裤子,当街打了五十小板子……当时把他打得血流漂杵。”

成语故事

《尚书·武成》中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朝歌附近的牧野进行一场恶战,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漂杵。孟子认为这样描写夸张过度,武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不会滥杀无辜,纣王残暴,士兵会纷纷起义,不会有这样激烈的战斗。

【成语故事】

公元前11世纪(具体年代目前尚无定论,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是前1046年),周部落首领姬发(就是后来的周武王)趁商朝军队征伐东夷后防空虚之机,率兵讨伐商王帝辛,很多小的诸侯国纷纷响应,联盟大军在孟津会师之后继续东进。伐纣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一座又一座商朝城池,来到距商朝都城朝歌只有七十里的牧野。联军在这里召开了誓师大会,列举了帝辛的种种罪状,号召全体将士齐心协力,推翻帝辛的残暴统治。

山雨欲来之时,帝辛却还在朝歌城摘星楼上和宠妃饮酒取乐。相传,帝辛晚年,贪图享乐,不问国事,任由几个奸佞小人把持朝政,欺下瞒上,迫害忠良。这时忽然听到周军进攻的消息,帝辛一时之间慌了手脚,那些平日里只知道溜须拍马祸国殃民的无耻之辈,此时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帝辛冷静下来,才想起来自己的主力部队还在东夷前线,虽然捷报早就传回来了,但是大军调动绝非一日之功。远水解不了近渴,匆忙之间帝辛想到了多年来的战俘和奴隶,他马上下令,将这些人编为军队,开赴牧野战场。

牧野之战拉开了大幕。改朝换代总得有几场关键战役,而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改朝换代的第一战,它的结果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

据《史记》记载,周军有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周军加上其他方国的军队,总兵力估计不会超过十万。而被帝辛驱赶到牧野前线的商军有七十万(一说十七万)。无论如何,仅就军队人数比较,显然是帝辛占上风。然而致命的一点是,帝辛的部队主要由其他方国的战俘和老年奴隶组成,军心涣散,战斗力很差,他们甚至还盼着周军赶快来解放他们。这样一来,胜负的天平就发生了倾斜。

果然,等两军冲锋的号角一想起来,以周军为首的部落联军精神抖擞,如虎入羊群般杀入商军阵中。而商军士兵本来心中就不情愿,到了生死关头,更不会去为帝辛卖命,纷纷倒转矛头,反戈一击,冲向商军的大部队。一场混战开始了,很多人尚在犹豫之中,已作了周军刀下之鬼;更多人在大部队的冲击践踏之下丢了性命。结果商军大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据《逸周书·世俘》记载,武王伐纣,共击毙商军和商的属国军队约十八万人,生俘三十三万人。虽然用 “血流漂杵”来形容有些夸张,但当时的惨烈血腥景象也由此可见一斑。

帝辛逃回朝歌,知道大势已去,末日不远,就蹈火自焚了。商朝就此灭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