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0 17:21
行唐县,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区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处北纬38°20′34″~38°42′39″,东经114°09′56″~114°41′52″,总面积966平方千米,辖15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23年末,行唐县总人口为451908人,常住人口为372779人。
据南王庄、南贾素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聚居,劳动生息。
尧自唐(今定州北唐城村)赴平阳即帝位(前2357年),南行历该地,因名南行唐。夏、商、周分属并州、冀州。
春秋时,属鲜虞国。战国初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前296年)后,属赵国。
周赧王二十四年(前291年),建南行唐城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割真定地置南行唐县,治所在今故郡村,属钜鹿郡。胡亥元年(前209年),武臣立为赵王,属赵。西汉初,属赵国恒山郡。文帝时改恒山为常山郡,属常山。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夏,改常山郡为中山国,属中山。东汉因之。三国时魏改南行唐属常山国。晋及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均属常山郡。北魏去“南”字为行唐县,属恒山郡。
齐永明八年(490年),行唐改置唐郡,县治移至夫人城(今曲阳县石城一带)。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郡废,县治复归。熙平中移治犊乾城,即今龙州镇。
隋,属恒山郡。
唐,因之。长寿二年(693年),周改为章武县。神龙元年(705年),复名行唐县。大历三年(768年),于行唐置诋州,辖灵寿、曲阳、行唐。大历九年(774年),州废,县属恒州。天祐四年(907年),又改行唐为章武县。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复名行唐县。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改行唐为永昌县。后汉乾佑元年(948年),复名行唐县。
民国17年(1928年)废道,属河北省统辖。民国27年(1938年),晋察冀边区建立,属冀西区,同年秋,划归冀西区三专区。民国29年(1940年),改属冀西五专区。1941年,属保定道。民国32年(1945年),晋察冀区第四专区。民国35年(1946年)改属冀晋区第三专区。民国36年(1947年),又改属四专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河北省定县专区。
1954年,撤销定县专区,改属石家庄专区。
1958年,并入新乐县。
1962年,复置行唐县。
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为石家庄地区,行唐隶之。
2023年2月,撤销上方乡,设立上方镇。
2009年底,行唐县辖15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30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龙州镇玉城大街17号。
行唐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区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处北纬38°20′34″—38°42′39″,东经114°09′56″—114°41′52″,呈西北东南向不规则的长方形状,长53千米,宽26千米,面积966平方千米。东隔沙河与保定市曲阳县相望,南与正定县、新乐市毗邻,西与灵寿县交界,北与保定市阜平县接壤。南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50千米,北距北京240千米。
行唐县属太行浅山区,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呈阶梯分布,由低山、丘陵、平原三种地貌组成。最高点为西北部九口子乡与阜平县的界山卧长顶,海拔960米;最低点为东部北高里村,海拔75米,相对高差885米。
1、低山区
团山——黄龙港——秦台——北城寨一线西北部为低山区,面积379平方千米,包括上阎庄乡、九口子乡全部及口头镇部分村庄。区内有山峰39座,海拔在960~225米之间,山体近东西走向,呈向东倾斜逐步平缓收敛的阶梯状态。
2、丘陵区
北龙岗——赵阳关——上碑——南翟营一线西北部为丘陵区,面积224平方千米,包括北河乡全部及玉亭、上方、上碑、翟营、城寨各乡大部和南桥镇一部分村庄。区内有山峰6座,海拔225~150米之间。地势平缓,土层20~50厘米,沟谷埋深2~3米。土层薄,质地粘重,蓄水能力较差。
3、平原区
北龙岗——赵阳关——上碑——南翟营一线东南部属平原区,面积422平方千米,为新生界第四系太行山前洪积冲积扇黄土平原。海拔75~150米之间。质地适中。
行唐县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东靠沙河,西界磁河,境内有郜河、曲河,还有流域大于30平方千米的6条河(沟):江河、黄龙港、饿公河、库儿沟、龙门沟、庙岭沟。
郜河属沙河支流,为境内最大的河流。源于县境西北部的西平峰山、鳌鱼山一带,向东南流经县城东折到北高里村东南汇入沙河,途经九口子、口头、上方、城寨、上碑、市同、行唐镇、只里、独阳岗9乡镇71个村。全长69.4千米,河床宽50-350米,流域面积484.9平方千米。上游建有口头水库。水库以上27.6千米,有3条较大支流,河道坡度大,河床窄,岩石裸露,水流湍急;水库以下38.8千米,有江河等4条支流汇入,河床较宽,多沙滩漫道。结冰期为12月至次年2月,属季节性河。汛期洪水很大。民国28年(1939年)洪水流量高达1865立方米/秒。
沙河:古称派河,为季节性河流,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北的孤山脚下。
曲河:曾名海子河。源于行唐北部芦家庄、普塔石一带。
磁河:原名磁水,为行唐、灵寿、正定三县界河。
行唐县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区。春、秋、冬三季主要受来自西伯利亚、蒙古冷空气的影响,天气晴朗,光照充足;夏季受南方暖温气候影响,空气湿润,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450.4毫米。2020年平均气温13.6℃,比上年低0.2℃,较历年平均气温高1.0 ℃。全年降水量438.2毫米,比上年减少80.4毫米,较历年平均降水量少48.7毫米。
春季(3-5月),冷热变化无常,气温平均每天上升0.32℃。1970-1980年,风次占全年风次的41.6%,多为偏北大风。风雪稀少,降水量(1954-1983年)平均值为50.4毫米。
夏季(6-8月),气温急剧增高,6、7、8月分别平均为24.6℃、26.6℃、24.3℃(1970-1983年)。偏东南风较多。降水量占全年的66-77%。
初夏干旱,降水量仅平均8.8毫米。主要灾害为暴风雨、冰雹、干热风,1970-1983年14年中暴雨89次、冰雹65次,12年有干热风,6年有大旱。
秋季(9-11月),气温变化较快,从10℃降到0℃,一般为32-36天,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占全年的13-18%,主要灾害为低温、阴雨霜冻,1970-1983年14年中,低温连阴雨出现35次。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干寒少雪,常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大风侵袭。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2℃、-4.8℃、-1.7℃.极端最低值分别为-19.7℃(1970年12月25日)、-20.7℃(1978年2月12日),降水量仅占全年的2-3%。
铁矿:主要是磁铁矿,矿体呈似层状产于片麻岩中,矿石品位30—40%,经过选矿可达60%以上,地质总储量114.5万吨。集中分布于上闫庄米家庄、蒋家峪,口头镇北高家庄、寺北沟,九口子乡上南庄等地。
硅石:主要是石英岩和脉石英。地埋浅,多呈浅表埋藏;品位高,SiO2含量96%以上,总储量997万吨,主要分布于城宅乡张家庄、城宅,口头镇梨沿庄、西石邱等地。
云母(白云母、碎云母):经国家建材地质勘探队勘探,总储量约500万吨,矿石含矿率70%以上。主要分布于口头镇霍家庄、梨沿庄、苏家庄至杨下口一带。
钾长石:多呈现伟晶岩脉产出,主要化学成分:K2O含量8—10%,Na2O含量2.6%,SiO2含量65%以上,Al2O3含量18%以上,总储量约1050万吨,主要分布在:上北庄、寺北沟、东玉女、西玉女等地。
矿泉水:矿址位于该县北部山区距县城30千米的云雾山中,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主要元素含量接近或优于世界驰名的法国埃维昂矿泉水,经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主任、地矿部原部长朱训审查,为“偏硅酸低钠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可直接装瓶饮用或作为饮料基液开发利用,日流量180立方米。
其他主要矿产资源还有:石炭岩,总储量1.2亿吨;白云岩,总储量2467万吨;硅线石,储量300万吨;蛭石,总储量约400万吨;大理石,总储量1210万立方米;各种花岗岩900万立方米,膨润土储量600万吨,建筑沙总储量约1亿立方米。(资源时间统一截至2010年)
水资源较为贫乏,地表水丰水年总量为2.2亿立方米,枯水年为1.3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平均8806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7926万立方米。
截至2022年,行唐县居民总户数161348户,年末总人口为454512人。其中,男性人口为230864人,女性人口为223648人,男女性别比为103:100。全年出生人口2559人,出生率为 5.62‰;死亡人口3185人,死亡率为7.01‰;自然增长率为-1.38‰;年末城镇人口95835人。全县常住人口372173人,城镇化率47.61%。
2023年末,行唐县居民总户数161842户,年末总人口为451908人。其中,男性人口为229608人,女性人口为222300人,男女性别比为103:100。全年出生人口2632人,出生率为5.81‰;死亡人口3954人,死亡率为8.72‰;自然增长率为-2.91‰;年末城镇人口116804人。全县常住人口372779人,城镇化率48.58%。
2023年,行唐县实现生产总值152.9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46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23.64亿元,下降1.1%;第三产业增加值78.84亿元,增长5.4%。人均生产总值41058元,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2.9:15.8:51.3。
2023年,行唐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2.9亿元,比上年增长3.1%,占GDP的比重为60.81%;民营经济上缴税金5.85亿元,比上年提高19.3%,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80.29%。
2023年,行唐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60.8%。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建设项目投资同比下降55.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1.7%。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7.6 %;第二产业(全部为工业)投资同比下降51.1%;第三产业(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62.9%。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95个,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2个。当年完工项目68个。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3个,比上年下降53.0%,完成投资同比下降58.8%。
2023年,行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63元,比上年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926元,增长7.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9:1。
2022年,行唐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66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农业产值31.33亿元,增长9.5%,畜牧业产值39.4亿元,下降1.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81亿元,增长10.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3.51亿元,比上年增长8.3%。
2022年,行唐县粮食播种面积81万亩,比上年增加0.23万亩;粮食总产量35.9万吨,比上年增产0.59万吨。夏粮总产14.1万吨,增长0.14 %;秋粮总产21.8万吨,增长2.66 %。红薯产量3.3万吨,比上年上升6.39%;红枣产量8.45万吨,比上年增长6.4 %。蔬菜播种面积8万亩,比上年增加4016.4亩,增长5.3%,总产量29.3万吨,增长4.2%;油料播种面积6.31万亩,比上年增长0.5%,总产量1.59万吨,增长1.8 %;鲜果产量13.68万吨,增长11%。肉类、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达到3.3万吨、8.5万吨和29.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1.2 %、17.55%和7.85%。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7.1%。
2022年,行唐县全年人工造林面积0.2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05.54万千瓦,比上年增加6.24万千瓦。实际机耕面积58.4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达75%;当年机械播种面积89.67万亩;机械收获面积87.16万亩。联合收割机3356台。农村用电量19006.79万千瓦时,增长14.43%。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5719吨,同比下降3.2 %。
2023年,行唐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7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33.30亿元,增长8.8%,畜牧业产值40.77亿元,增长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51亿元,增长7.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5.69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80.7万亩,比上年增长0.1%;粮食总产量36.1万吨,比上年增长0.5%。夏粮总产14.3万吨,比上年增长1.3%;秋粮总产21.8万吨,比上年减少0.01%。红薯产量3.3万吨,比上年增长1.5%;红枣产量8.53万吨,比上年增长1%。蔬菜播种面积8.44万亩,比上年增加4496.7亩,增长5.6%,总产量31.4万吨,增长7.1%;油料播种面积6.31万亩,比上年增长0.1%,总产量1.63万吨,增长2.5%;鲜果产量14.17万吨,增长3.6%。
2023年,行唐县肉类、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达到3.6万吨、8.9万吨和3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9%、3.8%和1.8%。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7%。
2023年,行唐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06.77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13万千瓦。实际机耕面积53.2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达89.6%;当年机械播种面积89.21万亩;机械收获面积87.56万亩。联合收割机2362台。农村用电量51679.7万千瓦时,增长7.95%。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4806吨,同比下降5.8%。
2022年,行唐县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1.78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3.6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增加值增长9.1%,实现利润下降100.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122577万元,增长2.64%,增加值下降6.4%。年末,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3家。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78亿元,同比增长15.2%。
2023年,行唐县工业完成增加值18.5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3.97亿元,比上年下降2.46%,增加值增长0.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123548万元,同比下降5.94%,增加值同比下降2%。年末,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5家。
2023年,行唐县限额以上贸易企业40家,其中批发业4家,零售业23家,住宿业3家,餐饮业10家。限额以上实现零售额为41648万元,增长22.49%。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5.84亿元,增长12.5%。批发和零售实现增加值10.84亿元,同比增长9.2%,住宿和餐饮实现增加值16007万元,同比增长10.3%。
2023年,行唐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27676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4953万元,增长9.0%;上划中央收入24934万元,增长21.4%;上划省级收入7789万元,增长24.6%。全部税收收入64861万元,同比增长14.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3171万元,下降1.3%,其中:节能环保支出12313万元,下降46.3%;卫生健康支出30260万元,下降6.8%;教育支出66065万元,下降17.2%;科学技术支出6693万元,增长30.8%;农林水支出74922万元,增长14.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064万元,增长2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876万元,增长7.6%。
2023年末,行唐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7.42亿元,比年初增加30.59亿元,增长10.2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31.79亿元,比年初增加27.43亿元,增长26.28%。
2023年,行唐县完成邮政业务量6649.87万元,同比增长14.5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10660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379617户,其中2G移动电话用户数34728户,4G移动电话用户数269795户,5G移动电话用户数144368户。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390277户。电话普及率达到部86.4/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部84/百人。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数116686户。
截至2022年,行唐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4所,在校生82872人。普通中学14所,招生7846人,在校生25387人,毕业生6698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565人,在校生1698人,毕业生235人;小学61所(195个教学点),招生4063人,在校生34180人,毕业生6718人;全县幼儿园273所(其中独立幼儿园82所),在园人数12310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生78人;完全中学2所(高中招生1209人,在校生3877人,毕业生1145人;初中招生730人,在校生2468人);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中在校生1225人,小学在校生1649人)。年末教师6190人。其中:普通中学教师1815人,小学教师2721人。
2023年末,行唐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4所,在校生66550人。普通中学14所,招生8187人,在校生25083人,毕业生8476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839人,在校生2006人,毕业生506人;小学61所(197个教学点),招生3631人,在校生27466人,毕业生6366人;全县幼儿园271所(其中独立幼儿园82所),在园人数11647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79人;完全中学2所(高中招生1619人,在校生4127人,毕业生1280人;初中招生729人,在校生2369人);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中在校生1663人,小学在校生2264人)。年末教师5934人。其中:普通中学教师1752人,小学教师2441人。
2023年,行唐县事业单位管理人才46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到4980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109人。
2023年,行唐县共有文化馆1个,体育场馆数3个(不包括学校),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6.8万册。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21314户。
2022年,行唐县共有卫生机构407个,床位数1859张。医院、卫生院28 个(含10个民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868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1140人。农村有卫生室的村数321个,占总村数的97%,乡村医生588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55‰,婴儿死亡率3.05‰,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传染病发病率1.16‰。
2023年,行唐县共有卫生机构415个,床位数2108张。医院、卫生院25个(含8个民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730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1226人。农村有卫生室的村数321个,占总村数的97%,乡村医生579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27‰,婴儿死亡率3.27‰,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传染病发病率5.90‰。
截至2022年,行唐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9490 人,比上年末增加 358 人,收缴养老保险金1881.31万元, 931831人次领取养老保险金,累计发放12117.92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544人,比上年末增加481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392人,比上年末增加 92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201人,比上年末增加 883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8465 人,比上年末减少 6208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 18591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5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26012人,比上年末增加75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7687人,比上年末增加 676人。全年发放城镇低保金236.98万元,为0.56万人次城镇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发放农村低保3195.88万元,为12.50万人次提供了生活保障。
2023年末,行唐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7816人,比上年末减少1674人,收缴养老保险金2821.64万元,948510人次领取养老保险金,累计发放15054.4364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282人,比上年末增加2654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517人,比上年末增加74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655人,比上年末增加 1454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1556人,比上年末减少 6909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9382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1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25823人,比上年末增加213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8841人,比上年末增加1154人。城乡低保制度逐步完善。全年发放城镇低保金218.72万元,为0.52万人次城镇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发放农村低保2918.20万元,为11.60万人次提供了生活保障。
城区南距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25千米,东距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北京—港澳高速公路(G4)15千米。京赞公路、宝平公路大致自东北—西南向横贯全境,无繁公路自东南—西北向纵穿行唐县;朔黄铁路、北京—昆明高速公路(G5)穿境而过。
2022年,行唐县交通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3.33亿元,同比下降2.3%。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1642.467 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5.45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 1.714公里/平方公里。其中高等公路165.629公里,县级公路 58.877公里,乡级公路 419.457公里,村级公路 998.504 公里。营运性货车7829辆,货车司机9637名,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周转量5368万吨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 5277.2696万人公里,营运性客车235辆。
2023年,行唐县交通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5.16亿元,同比增长3%。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33.227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5.45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9公里/平方公里。其中高等公路140.172公里,县级公路54.142公里,乡级公路419.315公里,村级公路1219.598公里。营运性货车8375辆,货车司机9230名,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周转量42358万吨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2185.95万人公里,营运性客车216辆。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行唐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曾有道教和回教,加之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成为儒、释、道俱全的宗教体系。在党的宗教政策推动下,行唐县信教群众达10700余人,占行唐县人口总数的2.5%,分布在15个乡镇251个村。据考,东魏天平、北齐天保年间,行唐县即有佛教活动,现具有出土文物有铭文的最早的为北魏永平三年。据清县志载,当年行唐县建有较大规模的寺院54座,各种庙宇数以百计,且多建于唐、宋、元时期,尤以元代为盛,今仍存封崇寺、香莲寺、琉璃庙和阿牟院遗址等佛教建筑,见证了行唐古县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
基督教于1916年传入行唐县,并建教堂一座,由中、英、美神职人员任教,主要活动在上碑、南桥、贝村等地。1929年教徒发展到42人,“文化大革命”中教徒受到冲击。通过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于1983年宗教活动转入正常,并于1985年在城南新建基督教堂一所。2005年教徒已发展到9430人,占行唐县信教群众的88%,分布在15个乡镇,有103个聚会点,成为行唐县规模最大的宗教群体。天主教于清光绪年间传入行唐县,并建教堂,1928年教徒发展到332人。日寇侵占行唐后,教堂被毁。新中国成立后,教堂逐渐修复,教徒发展到500余人,但“文化大革命”中被取缔。1980年后恢复活动。有教徒257人,有欢同、上龙门、习村教堂和西瓦仁活动点。
“龙”地文化
包括唐尧访贤在箕山、玉皇大帝出上方、朱棣清凉寺镇龙、康熙御封龙兴米、乾隆题诗在箕山等,无不与象征帝王之龙的传说有关。
行唐方言在方言区划上属北方方言中晋语区的张呼片与冀鲁官话石济片的过渡带。
行唐方言大致可分为四个(或五个)区域。覆盖行唐县面积百分之八十以上,即从西北山区直到东部平原的绝大部分地区,通行的是行唐的主体方言;东南部即县城以南从北高里向南沿磁河北岸向西延伸一块不算小的地方,使用的则是非常切近新乐口音的方言,如果细化的话,这个“新乐口音区”还可一分为二,即以习村为中心的“只里音区”与以安香为中心的“安香音区”,虽然都近新乐口音,但细听还是有区别的,分为两个语音区亦可;北边是切近曲阳口音的一小片地域,大概也只有团山、孤山、西石邱及再向南的水泉、科头等几个村庄,人们用语言交流时除没有那么频繁而浓重的“儿化”倾向外,语调是与曲阳话大体相似的;还有一个更小的语音区,是翟营乡西部的南霍营,人们使用的是灵寿口音。
香莲寺:始建于宋宣和年间,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位于县城龙州大街中部路南,坐北朝南,占地6000平方米。修复后的香莲寺为钢混仿古建筑,褐色布瓦顶,红墙,红柱,红门窗,端庄,典雅。门口为硬山式建筑,一大两小三个拱门,均为木制红漆,正中拱券门上方镶有“香莲寺”3个金色大字,大门两侧楹柱中的楹联书有“香飘佛国,蒙熏十方法界,莲开净土接行六道众生”。大雄宝殿为歇山式重檐建筑。正门上方挂金字匾额一块,上面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的“大雄宝殿”四个大字,殿内所有圣佛都是铜质金身。
城隍庙:始建于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为境内规模较大的一座古建筑。
琉璃庙:始建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因外部装饰全部采用琉璃构件而得名。
升仙桥:坐落在旧县城西门外护城河上,始建于唐代。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重修,是一座并列砌筑的单孔弧敞肩石拱桥。长15.3米,宽6米,桥面到河底高4.7米,主拱劵用20道单劵并列砌筑,现存跨径11.3米,中间高2.7米。主拱两端各负小劵,用8道单劵砌筑,跨径2.45米,拱矢0.5米。大劵和小劵的劵脸右石上均有雕刻。升仙桥与赵州安济桥、永通桥结构基本相似,被誉为安济桥的姊妹桥。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封崇寺:位于行唐县城龙泉中学院内,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隋、宋、明代均曾重修,其天王殿、大殿两座木构建筑保存完好。大殿高约9米,面积169.5平方米,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琉璃瓦歇山顶为砖木结构。该寺原名道济院,宋雍熙时高僧崇辨有道颇著灵迹,宋主封之,始更今名,是中国珍贵的古代建筑,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两岭口摩崖石刻:在两岭口村东北阿牟院遗址,东侧的一块长4.5米、高2.5米的巨石上,雕刻石龛54个,佛像56尊,左侧刻有“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岁次辛卯”,是河北省首次发现的有具体纪年的金代石刻,为研究金代石刻艺术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标尺。
郭文奇
郭文奇,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河北行唐人,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
2020年6月30日,行唐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0年12月,被授予“第二届河北省文明县城”称号。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2月1日,被表彰为“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0月9日,入选河北省县级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