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7-23 11:52
行己,汉语词语,拼音:xínɡ jǐ,注音:ㄒㄧㄥˊ ㄐㄧˇ 释义:立身行事。
谓立身行事。
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
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北史.卷六四.柳虬传》:机立身行己,本以宽雅流誉,至于登朝正色,可谓不违直道。
唐 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愈不肖,行能诚无可取,行己颇僻,与时俗异态,抱愚守迷,固不识仕进之门。
宋 陆九渊《与徐子宜书》:兄质性笃厚,行己有耻,不至有是。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先生貌臞气清,行己素峻洁,其才虽高,然坦易洞朗,破去厓岸,豪杰皆慕与之交。”
清 钮琇《觚賸续编·简公雪冤》:士人行己,贵乎立品,即小可以见大,即穷可以徵达。
清 李盘《与李仲林》:凡立身行己,利物济人,皆吾本分内事,即便磨竭终身,必不改柯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