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9 14:10
行童,汉语词语,拼音是xíng tóng,意思是供寺院役使的小和尚。
唐 李商隐 《杂纂》卷上:“奸污僧尼骂行童。”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 松围老人 谓余言, 东坡 倅 钱塘 时, 聪 方为行童试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秀才看了寺外景,早喜;入寺来谒,知客令一行童引随喜,陡然顿豁尘俗之性。”《西游记》第三九回:“前日在敕建 宝林寺 ,又新收个挑担的行童道人。”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曾在皇觉寺高彬和尚那做过50天的行童。后来因为灾荒,寺庙的租子收不上来,僧人只好分头到各地去化缘。朱元璋也手捧瓦钵当了一名如同叫化子的游方和尚。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8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