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20:49
《行香子·冬思》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早期创作的酬赠词作。此词上片追忆与友人陈襄探梅寻春的浪漫情景,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与陈襄的深情厚谊;下片继续回味自己与友人游赏时两人吟咏酬唱的情形,抒写自己对杭州友人的相思之情。全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不仅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而且流露出对西湖自然景物的热爱。词中多用忆旧和对照眼前孤独处境的穿插对比写法,触目兴怀,感想当初,因此显得情真意切,诗意盎然,含蓄蕴藉,韵味深长。
行香子1·冬思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2。情何限3、处处消魂4。故人不见5,旧曲重闻。向望湖楼6,孤山寺7,涌金门8。
寻常行处9,题诗千首,绣罗衫10、与拂红尘11。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12,江边柳,陇头云13。
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襟的时候,和老朋友携手到城外游赏。回忆旧地,处处黯然伤神,无限愁苦。去年的同游之人已不在眼前,每当吟诵旧曲之时,就想起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那些诗酒游乐的地方。
那时游乐所至,都有题诗,不下千首;到如今这些诗上都已落满了灰尘,得用绣罗衫去拂净才能看清。自离开杭州后有谁在思念我呢?当然是友人了。还有西湖的明月、钱塘江边的柳树、城西南诸山的名胜景物呢!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宋制,知州知府总掌郡政,又设通判监政,共商和裁决管内大事。当时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是苏轼的至交诗友。他们都是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排斥出朝,外任地方官职的。这年十一月,苏轼因公到常州、润州视灾赈饥,姻亲柳瑾附载同行。次年正月过丹阳(今属江苏),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与柳瑾相别。据宋人傅藻《东坡纪年录》,此词是苏轼“自京口还,寄述古作”,则当作于二月由京口至宜兴(今属江苏)途中,返丹阳之时。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对杭州诗友的怀念之情。上片前四句追忆作者与友人陈襄江村寻春事,引起对友人的怀念。其时苏轼作有《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诗,陈襄的和诗有“暗惊梅萼万枝新”之句。词中的“梅雪飘裙”即指两人寻春时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裙。友情与诗情,使他们游赏时无比欢乐,消魂陶醉。“故人不见”一句,使词意转折,表明江村寻春已成往事,去年同游的故人不在眼前。每当吟诵寻春旧曲之时,就更加怀念了。作者笔端带着情感,形象地表达了与陈襄的深情厚谊。顺着思念的情绪,词人更想念他们在杭州西湖诗酒游乐的地方——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等风景胜地。
词的下片紧接着回味游赏时两人吟咏酬唱的情形:平常经过的地方,动辄题诗千首。“寻常行处”用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字面,“千首”言其多。他们游览所至,每有题诗,于是生发出下文“绣罗衫、与拂红尘”之语。“与”字下省去宾语,承上句谓所题的诗。这里用了个本朝故事。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上说,魏野曾和宼准同游寺庙,各有题诗。数年后两人又去故地重游,只见寇准的题诗被人用碧纱笼护,而魏野的题诗没有,诗上落满了灰尘。有个同行的官妓很聪明,上前用衣袖拂去尘土。魏野说:“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此处以狂放的处士魏野自比,以陈襄比寇准,表示尊崇。宋时州郡长官游乐,常有官妓相从。“绣罗衫”一句呼应陈襄前诗,也就是唤起对前游的回忆。词意发展到此,本应直接抒写目前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了,但作者却从另一角度来写。他猜想,自离开杭州之后是谁在思念他。当然不言而喻应是他作此词以寄的友人陈襄了。然而作者又再巧妙地绕了个弯子,将人对他的思念转化为自然物对他的思念。“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不是泛指,而是说的西湖、钱塘江和城西南诸名山的景物,本是他们在杭州时常游赏的,它们对他的相忆,意为召唤他回去了。同时,陈襄作为杭州一郡的长官,可以说就是湖山的主人,湖山的召唤就是主人的召唤,“何人”二字在这里得到了落实。一点意思表达得如此曲折有致,遣词造句又是这样的清新蕴藉,借用辛弃疾的话来说:“看使君,于此事,定不凡。”(《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这是苏轼早期的作品之一,它已突破了传统艳科的范围,无论在题材和句法等方面都有显而易见的以诗为词的特点。这首词写得情真意挚,写法上能从侧面入手,词情反复开阖,抓住了词调结构的特点,将上下两结处理得含蓄而有诗意。词中今昔对比、物是人非之感表现得极为恰切、自然,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陈如江《东坡词》:“此词之特色,全在借人映己手法,即将自己肚肠,置对方腹中,通过对方如何思念自己,从而表达自己怀忆友人的感情,全词因此显得灵动,富有情韵。”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