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芬草堂

更新时间:2024-09-23 22:29

衍芬草堂是浙江省海宁市境内文物保护单位,全天开发。

衍芬草堂简介

衍芬草堂位于浙江省海宁市硖石街道河东路66号,西北距茅桥25米,为清代藏书家蒋光焴的藏书处。蒋氏历三代得各种珍本、善本达数千万卷,聚藏“衍芬草堂”中;另有明本、抄本及书画、古砚等分藏于思不群斋、宝砚斋等建筑中。 衍芬草堂坐东朝西,前临市河,共有两条轴线,南轴线有临街房、“衍芬草堂”、“颐志居”、“思孔室”、“北苑夏山楼”,北轴线有“五砚斋”、“思不群斋”、“双峰石室”、厨房等。南侧有附房。轴线以高墙分隔,中有弄堂贯通。每幢房屋之间也以风火高墙阻隔,墙上设釉陶花窗。建筑独成院落,给人以高墙深院的感觉,体现出古藏书楼特色。其结构严谨,讲究装饰,尤以“双峰石室”前砖雕台门最为精致,并镌有“清芬世守”匾。原来的藏书主要存放在“衍芬草堂”和“思不群斋”楼上,“衍芬草堂”储宋、元名刻;“思不群斋”储明本、善本、抄本。“北苑夏山楼”以储宋著名山水画家董源《夏山图》而命名,《夏山图》今为上海博物馆镇库之宝。

蒋氏藏书来源

蒋氏藏书自始祖蒋开基起,经其子蒋星纬、蒋星华,大集于蒋光焴。蒋光焴(1825-1892),字寅昉,号吟舫,海宁硖石人。工诗文,善书法,著有《敬斋杂著》、《名讳辨》及诗、小说1卷。蒋氏历三代得各种珍善本十余万卷,聚藏于衍芬草堂中。太平天国战乱时,蒋光焴为避战乱将万卷古籍移藏于海盐南北湖蒋氏丙舍“西涧草堂”。后又将藏书分装50余箱、16个橱溯长江而上,辗转江汉间,历时三年,待江浙平定后,才运回硖石。抗战期间又几度易地迁藏,最后迁至上海,藏于某银行保险库中8年,才得以完好保存下来。1952年初,蒋氏家族将藏书悉数捐献国家,分藏于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

历史前沿

衍芬草堂建于清乾隆(1736-1795)中叶,初为典当。1978年因开掘市河拆掉临街房屋及五砚斋。思孔室、北苑夏山楼、思不群斋三座建筑改造为居民住宅;衍芬草堂、颐志居在20世纪80年代县区划办公室借作办公和宿舍用房,被拆改门窗。1990年区划办迁出,1991年,衍芬草堂和颐志居两幢建筑由文化部门接管;双峰石室一直为蒋氏后人居住。1999年上半年旧城改造,思孔室和北苑夏山楼遭拆除,思不群斋、双峰石室及南侧附房划归文化部门,2001年进行全面维修,并在内部布置《蒋氏藏书沿革》、《鱼米之乡》、《皮影戏》等专题陈列,对外开放。

蒋光焴享年67岁,一生为收藏、呵护这数十万卷图籍,耗尽了心血。最为世人称道的是清咸丰七年(1857),太平军兵临江南之际,他撇舍家产,把60多箱橱藏书迁移海盐澉浦的西涧草堂,不久,又携书辗转至武昌,在江汉一带流徙了六七年,于同治三年(1864)把这批藏书一册无损地运回硖石。光焴卒后,子孙又珍护其藏书,在抗战中几经迁移,最终得藏于上海中国银行保险库。

衍芬草堂藏书于解放后捐献国家,其数量之多,名列全国前茅。古籍珍本如宋刻小字本《晋书》、宋刻《律·附音义》、宋拓《忠义堂颜帖》等,都早已影印。

衍芬草堂是清末浙江规模较大,藏书较丰富的藏书楼之一。1984年10月,“衍芬草堂”单体建筑被公布为海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公布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