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渔鼓

更新时间:2023-07-27 17:24

衡阳渔鼓是一种流行于湖南衡阳和湖北天门等地区的传统曲艺形式。因其独具特色的伴奏乐器是渔鼓而得名。它的历史悠久,广泛传播。衡阳渔鼓曲目内容十分丰富,有“唐三千,宋八百”之说。据衡阳艺人说,若以每晚演唱两小时计算,曲目不重复,可唱十多二十年之久。若分门别类,可分为大传、私访、小记三类。“大传”是从《水浒》、《三国》、《西游记》等书中取材;“私访”主要是演唱明君清官微服私访、除暴安良的故事;“小记”则是各种题材的小型曲目。

历史渊源

渔鼓起源,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即道士为传道或化募时所唱的歌曲。渔鼓袭用道情的形式,演变而为富有娱乐性、知识性的说唱艺术。清初,衡阳著名学者王夫之曾写过《愚鼓词》27首,以抒发对清朝政治的不满。愚鼓即今之渔鼓,兴起于清初,盛行于清末。主要是衡阳、常德、邵阳、湘西等支派,同源异流,曲词、唱词格式基本类似。20世纪50年代以来,衡阳渔鼓有较大的发展。60年代以来进行了音乐革新,吸取了当地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的音乐成分,增加了数板、散板、垛板等板式变化,增加了二胡、中胡、高胡、月琴、三弦等乐器,突破了一人独唱的格式,成为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多人演唱的形式,运用了二部和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艺术特色

演唱形式

衡阳渔鼓以唱为主,道白为辅。全篇唱词分为“引诗”、“正词”、“锁口”三个组成部分,唱词有4句一节的七字句和上下句反复的十字句两种格式。所谓“引诗”即开场诗,多为 4、6、8句,。“正词”即唱词的主体、结构多是二、二、三的七字句式,间而也有三、三、四的十字句式。有平腔、悲腔两个曲调。“锁口”即结尾,多用 4句唱词结束全篇,也有穿插使用曲牌的。演唱形式有坐唱和站唱两种。

伴奏乐器

除渔鼓、简板外,有的还加用小铙。传统的曲调平板单调,演唱长篇唱词显得表现力不够丰满。渔鼓演唱比较灵活,除某些较短的曲段有固定曲词外,长篇均无固定唱本,只有四字一句的“桥路本”,记录故事情节概要,演唱时靠艺人临场发挥,随口编唱,对情节与人物逐一进行深刻细致的描绘,增加浓墨重彩的渲染,以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衡阳渔鼓是在山野抒情小曲及宗教歌曲影响下形成的渔鼓调,属单曲体板腔结构,为起、承、转、合四句式和微调式。其演唱方式较为简便,早年由一人抱鼓击节多角演唱,前奏、间奏及说白停顿处均可配击渔鼓,造成气势,轻重疾徐,有抑扬顿挫之妙。民国初年加入了月琴、云板,主唱者手弹月琴,伴奏者敲拍渔鼓、云板,还可对唱、伴唱。后来又加入了二胡、三弦、竹笛和电声等乐器,有多人分角演唱。渔鼓唱腔是由道士腔发展演变而来,因情节变化而派生出“道情”、“正腔”、“悲腔”、“垛板”、“散板”等几种唱腔,按字行腔,字少音多,唱词不同,行腔亦异,

唱腔古朴、深沉、优美。

唱腔特色

衡阳各县市渔鼓的唱腔又各具特色,衡山渔鼓融入了皮影戏曲调,常宁渔鼓融入了丝弦小曲,祁东渔鼓则融入了祁剧唱腔。因此,衡阳地方渔鼓很受当地群众欢迎。现代渔鼓还增加了现实生活题材的曲目,思想性和艺术性日益提高。最突出的要算祁东渔鼓,表演已经戏剧化,运用对唱、表演唱、渔鼓小品、戏剧演唱等多种演唱方法。以渔鼓调为主,大胆汲取祁剧、地花鼓及祁阳小调的艺术精华,生、旦、净、丑各显本色,唱、拉、念、做随机应变,连服装道具、舞台、布景等都充分运用到渔鼓演出之中,使观众耳目一新,适应了老百姓娱乐生活多样化的现实需要。

传统曲目

衡阳渔鼓传统曲目以长篇、中篇为主,多为历史题材、侠义故事和民间传说。流行较广泛的有《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樊梨花征西》、《薛刚反唐》、《郭子仪征西》、《残唐五代》、《宏碧缘》、《粉粧楼》、《五女兴唐》、《杨家将》、《下南唐》、《万花楼》、《五虎平西》、《五虎平南》、《慈云走国》、《金鞭呼家将》、《金台平阳传》、《济公传》、《水浒传》、《岳飞传》、《天宝图》、《地宝图》、《剑侠奇情图》、《穿针线》、《三合明珠剑》、《七侠五义》、《孟丽君》、《八窍珠》、《二度梅》、《三门街》、《七剑十三侠》、《明英烈》、《彭公案》、《施公案》、《万年青》、《日月图》、《龙凤镜》、《昭君和番》、《三国志》、《红丝带》、《绿丝带》、《两国和》、《兰桂打酒》、《合同记》、《瓦车莲》、《碧玉簪》、《陶澍访江南》、《莲花厅》、《芭蕉记》、《红袍记》、《彭大人私访广东》、《彭大人私访江西》、《访华容》、《访九龙山》、《双巧配》等。现代曲目以反映劳动模范事迹的《齐昌栋》影响较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