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于令

更新时间:2024-07-17 12:44

袁于令(1592-1672年),本名原晋,字昭令,小字韫玉,号吉衣主人,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末清初戏曲家、小说家。

人物生平

出身于名门望族,明代仅是贡生,未曾出仕。少负才名,放浪不羁,致力于传奇创作。明末膺岁贡,入国子监读书。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占北京时,滞留于京师。清兵入关后,即降清,任工部虞衡司主事、营缮司员外郎等职,曾为苏州士绅代写降表进呈,因此顺治五年升任荆州知府。顺治十年(1653)被参罢官,便侨寓江宁,后寄居会稽,落魄以终。

明末,他倾向于东林党,而且祖上累世为官;清朝定鼎,很快就仕于清,所以颇受时人非议。袁于令是相当有个性的人物,据尤侗《艮斋杂说》记载,他在荆州时,一天长官问:“闻贵府有三声。谓围棋声,斗牌声,唱曲声也。”袁于令则说:“下官闻公亦有三声。”这“三声”是“算盘声、天平声、板子声。”据此可见其机智与正直的品格。明末写有抨击魏忠贤及其党羽的《瑞玉记》传奇,当时即以词曲擅名。所作传奇有《西楼记》《金锁记》《珍珠衫》《鹔鹴裘》《长生乐》等。尤以《西楼记》成就较高,影响较大,袁于令颇以此作自负。他还写有杂剧《双莺传》。一般认为,他是长篇小说《隋史遗文》的作者(或说是评改者)。《新传奇品》评其作如“海鹤鸣秋,声清影淡”。晚年侨居会稽。“吴门袁氏”为吴县刻书世家,从明正德年间就开始刻书。袁于令本人的刻书室名“剑啸阁”,刊刻戏曲小说多种。

轶事典故

明末为生员。居苏州因果庵,因恋一妓,为革去学籍。清顺治二年,(公元一六四五年)清兵南下,吴地豪绅挽于令草降表进呈。因功,授荆州知府,十余年未有升迁。某日,监司谓于令云:“闻君署中有三声,弈棋声,唱曲声,和骰子声”。于令遽答云:“闻公署中亦有三声,天秤声,算盘声,和板子声”。监司大怒,立免其官。年逾七十,尚勉为少年态,喜谈闺闱事。晚年,寓居会稽,忽染异疾,不食二十余日而死。于令工曲,师叶宪祖,所作有杂剧《双莺传》,传奇《西楼记》《金锁记》《玉符记》《珍珠记》《肃霜裘》(以上五种合称《剑啸阁传奇》)《长生乐》及《瑞玉记》(均曲录)。其中以西楼记最著名,筠廊偶笔云:一日出饮,归,月下肩舆过一大姓门,其家方燕宾,演霸王夜宴。舆人曰:“如此良夜,何不唱‘绣户传娇’语,乃演千金记!箨庵狂喜,几堕舆”。可见在当时流行之盛,亦作通俗小说,有隋史遗文十二卷六十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作于崇祯时。

出版图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