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6 14:56
海河东岸坐落着一幢德式外观的小洋楼,红色的陡坡屋顶,扣钟状的采光亭。这座小洋楼就是袁世凯旧居,天津仅存的一幢十六至十八世纪德式风格的小洋楼。
袁世凯的政治生涯是在天津起家。袁世凯在天津建造了大量豪宅。但是,最为特殊的就是坐落在海河东路与民主路交口的德式小洋楼。从海河对岸观看,宅邸最引人注目的是
四周墙身托起的又高又陡的双坡顶,以及在屋顶上建造的那座采光亭。据介绍,这种造型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在德国建筑风格中进行演化,变为有外棱的“扣钟”。这种造型简洁活泼,确立了德国建筑独特的历史地位。
今天,我们走进这幢小洋楼,仍然可以体验到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小楼内部结构包含了许多中世纪遗风,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显赫一时,他是北洋军阀的首领,辛亥革命后窃取了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后来又恢复帝制,受到民众的声讨。他和他的一些亲族,借助它的势力,在租界内建造多处公馆。在租界就有两处袁氏公馆。一处是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旧居(现民主道42号)。另一处就是前面提到的“袁氏宅邸”。
据称,位于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原奥租界金汤二马路)的这幢袁氏旧宅,是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不久,以低价从奥租界购得,委托德国和英国建筑师设计建造的,据说此地“贵不可言、风水极佳”。该建筑于1917-1918年建成,建筑落成后,袁世凯已经去世两年了,与其说是袁氏不如说是“袁氏后人”更为准确。
也有人说,袁氏宅邸是袁世凯的族侄袁乃宽的寓所,此人不仅与袁世凯有族系关系,也是袁世凯政治上的亲信。1910年后,他历任天津知县、拱卫军军需总长、镶红旗蒙古副都统、筹备煤油矿主办。1915年积极为袁世凯称帝进行活动,袁世凯死后,他闭门深居。1923年任高凌蔚内阁农商总长,1924年去职,在天津作寓公。
这幢建筑为一座欧洲古典式三层楼房,他是中世纪“罗马风格”的演变,融合了日尔曼民族的建筑手法,红色的陡坡屋顶正脊中间建扣钟状式采光亭,系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圣玛利亚大教堂”穹顶建造,而外形又比意式建筑增加一道反向曲线,形成德国建筑的独特风貌,门廊方柱与圆柱相结合,在天津建筑中颇为难得,主楼东侧二楼上有拜占廷风格的小尖穹顶与塔楼相互映衬,为德国民族建筑风格。院内还建有后花园,园内有假山、游廊、钓鱼亭台、花窖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幢楼内建有“隐身处”和“脱身处”。隐身处的位置是在二楼右侧拐角处有一个小门,门内有钢筋混凝土楼梯,上可到楼顶、下可直通地下室。若关上小门则找不到上楼和通往地下室的楼梯。“脱身处”是在三楼凉亭旁设有一铁楼梯,可直通后花园余门,从此门可脱身逃跑。在海河综合开发改造中,此建筑已被重新修复,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河东路与民主路交口
乘车线路:可乘640路、802路、841路等公交在民主道站下。
(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开始主张建强国、创建强大的中央政府等,但后来在杨度等立宪人士的鼓惑下复辟称帝被推翻。